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
2023(623)
2022(505)
2021(415)
2020(399)
2019(780)
2018(651)
2017(1330)
2016(634)
2015(739)
2014(716)
2013(719)
2012(778)
2011(622)
2010(601)
2009(570)
2008(536)
2007(521)
2006(492)
2005(458)
作者
(2110)
(1823)
(1703)
(1596)
(1094)
(833)
(804)
(687)
(686)
(603)
(590)
(583)
(582)
(577)
(566)
(555)
(513)
(498)
(483)
(443)
(434)
(426)
(426)
(420)
(405)
(388)
(363)
(363)
(357)
(357)
学科
(2364)
经济(2360)
管理(2027)
(1793)
(1510)
企业(1510)
中国(1023)
(945)
(912)
金融(912)
方法(886)
(867)
银行(866)
(842)
数学(784)
(777)
数学方法(769)
(715)
(616)
财务(616)
财务管理(616)
企业财务(596)
地方(595)
(546)
业经(494)
(475)
(474)
农业(470)
及其(423)
体制(413)
机构
大学(8744)
学院(8467)
研究(4108)
(4006)
经济(3909)
中国(3564)
管理(3303)
理学(2737)
理学院(2704)
管理学(2634)
管理学院(2614)
科学(2395)
(2098)
(2066)
(2005)
中心(1923)
(1903)
研究所(1849)
(1592)
农业(1452)
业大(1428)
北京(1385)
财经(1352)
(1332)
(1271)
(1258)
(1243)
研究院(1200)
(1197)
科学院(1169)
基金
项目(5966)
科学(4810)
基金(4564)
(4260)
国家(4231)
研究(4063)
科学基金(3571)
社会(2604)
社会科(2493)
社会科学(2493)
自然(2422)
自然科(2369)
自然科学(2367)
自然科学基金(2323)
基金项目(2277)
(2111)
(1933)
资助(1893)
教育(1783)
重点(1552)
编号(1452)
(1347)
(1267)
成果(1256)
科研(1240)
国家社会(1237)
计划(1216)
(1165)
创新(1117)
教育部(1099)
期刊
(4434)
经济(4434)
研究(3138)
中国(2791)
学报(1804)
(1693)
金融(1693)
(1688)
管理(1678)
(1648)
科学(1501)
大学(1383)
学学(1296)
农业(1044)
教育(892)
经济研究(804)
理论(752)
技术(723)
财经(708)
实践(698)
(698)
(607)
(600)
经济管理(547)
业经(530)
科技(504)
业大(498)
价格(472)
问题(472)
会计(470)
共检索到16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常友  
“稳”是重点,“放”是关键于常友(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院长)如何理解并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我认为,稳是重点,放是关键,稳中有放,放中有稳,二者辨证地统一。首先,稳是重点,该稳的必须稳住。科研院所之所以能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占有一席之地,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的提及率高达77次,这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让人民对未来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与期待。"改革"的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认真落实才是关键。同样,作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会计人也应在实现行业发展新跨越的过程中抓住关键、重点作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金明  
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新的审计报告准则,本文实证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显著提升会计稳健性,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采用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本文的研究既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效果的文献,也为加强对关键审计事项的监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芳  雷亮  
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 关键是科技的竞争, 而科技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的人才流失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威胁。组织和员工之间除了存在雇佣合同, 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本文主要对心理契约的功能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以期说明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因此, 心理契约是稳定人才进而稳定整个员工队伍的关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泓  王东燕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根据《202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测算,我国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自2021年起累计绿色投资需求的保守估计为14.2万亿元人民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推动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等都将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撬动更多元的资金投入。文章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征出发,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角度分析山西发展气候投融资的重点领域,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公众等相关方角度,分析推进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山西发展气候投融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新的职能定位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财政工作的高度重视,赋予了财政工作前所未有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始终处在矛盾的交点。在推进财政改革进程中,安徽省财政部门既注重坚守住"盾",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抵住诱惑、抵住侵蚀,坚守职责,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注重按照制度理财管事;又注重用好"矛",强化责任担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探究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提出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从内涵特征看,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聚焦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重点任务,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淼杰  
中国在未来WTO的谈判中,关键是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相比之下争取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意义可能不是很突出。在未来世界发展格局中,区域合作将会取代全球化。相应地,中国未来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是半球化而非全球化,体现在中国与东盟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因此,应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未来开放的重点与方向,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从开放顺序上看,宜先RCEP,次中欧CAI,再冲CPTPP。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浩波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为基础的全面、全方位的现代化。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区域现代化具有双重嵌入性,是从思想理念现代化到办学要素现代化的综合实现过程。当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存在改革需求与理论支撑、地位作用与支持环境、发展速度与治理水平、结构体系与多样化需求以及质量贡献与社会期待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此,要创新地方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能力、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国际化和信息化双轮驱动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房建磊  赵希勇  
基于根据重点国有林区2010—2017年旅游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技术分析旅游资源质量、基础设施条件、资源投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参与这5个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区之间旅游产业规模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差异;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投入因素对各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正向影响显著;旅游资源质量因素的影响较小;影响不同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关键要素差异较大。最后,提出提升目的地设施服务和资源投入质量;拓宽社区参与渠道;加快引进科技与文创人才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森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做好今年的改革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季成  叶军  
随着人工智能与银行业的深入融合,传统银行业的运营模式正在经历快速的转型升级,促使商业银行加速演进到智能银行新阶段。为实现系统的顺利运行和效能发挥,智能银行需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作为核心大脑的智能引擎,作为养料和支撑的大数据,能够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效能的应用场景,以及能够有效触达场景和执行智能策略的界面端口。在此基础上,智能银行能够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通过智能营销提供个性化的精准营销服务,应用智能投顾开展自动定制的资产配置和交易,运用智能客服为客户提供高效自然的交互体验,基于智能风控重新锻造优化风控系统。尽管智能银行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较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为更好发挥智能银行的作用、加快金融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银行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搭建驱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载体平台,加强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算法的应用和创新,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创新的风险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焕章  王玥  
会计稳健性是衡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依据。2016年新审计报告改革提出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字段,促使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审计报告拥有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及更高的沟通价值。文章实证考察了2016年新准则实施后关键审计事项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数量越多,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就越强。进一步以公司透明度作为调节变量发现,公司透明度在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与会计稳健性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文章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为增强关键审计事项的政策执行及监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