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3)
- 2023(11037)
- 2022(9281)
- 2021(8685)
- 2020(6954)
- 2019(15296)
- 2018(14949)
- 2017(28283)
- 2016(15293)
- 2015(16204)
- 2014(15354)
- 2013(14562)
- 2012(13029)
- 2011(11698)
- 2010(11722)
- 2009(10964)
- 2008(10401)
- 2007(9139)
- 2006(8139)
- 2005(6907)
- 学科
- 济(52412)
- 经济(52352)
- 管理(43266)
- 业(40735)
- 企(32017)
- 企业(32017)
- 方法(20309)
- 农(18658)
- 数学(17856)
- 数学方法(17593)
- 财(15975)
- 中国(15463)
- 贸(13530)
- 贸易(13526)
- 易(13201)
- 业经(12934)
- 农业(12135)
- 制(11446)
- 学(11175)
- 策(10451)
- 地方(10150)
- 务(9471)
- 财务(9451)
- 财务管理(9434)
- 环境(9305)
- 银(9088)
- 银行(9053)
- 企业财务(8919)
- 技术(8693)
- 行(8635)
- 机构
- 学院(205591)
- 大学(201225)
- 济(83945)
- 经济(82297)
- 管理(76970)
- 研究(70679)
- 理学(66897)
- 理学院(66185)
- 管理学(64979)
- 管理学院(64619)
- 中国(52452)
- 科学(43970)
- 京(40910)
- 农(39433)
- 财(38787)
- 所(35830)
- 业大(33087)
- 研究所(32736)
- 中心(31926)
- 农业(31344)
- 江(30530)
- 财经(30384)
- 经(27666)
- 范(26605)
- 师范(26250)
- 院(26012)
- 经济学(25286)
- 北京(25154)
- 州(23991)
- 经济学院(22812)
- 基金
- 项目(141135)
- 科学(110941)
- 基金(102114)
- 研究(101292)
- 家(90739)
- 国家(89955)
- 科学基金(76376)
- 社会(65146)
- 社会科(61676)
- 社会科学(61662)
- 省(55907)
- 基金项目(53620)
- 自然(50038)
- 自然科(48919)
- 自然科学(48903)
- 自然科学基金(48033)
- 划(47390)
- 教育(46429)
- 编号(40886)
- 资助(40641)
- 成果(32140)
- 重点(32006)
- 发(31010)
- 部(30299)
- 创(30079)
- 课题(28559)
- 创新(28067)
- 科研(27360)
- 国家社会(26735)
- 计划(26230)
共检索到300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箫轲
在"积极和平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日本的ODA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呈现出由"经济开发型"向"战略支持型"转变之势。新一轮调整在援助目的上更加注重对日本外交、安保的支持效应,在援助领域上解除了对支援他国军队的限制,在援助对象上突破了发展中国家的界限,更看重对日本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安倍政府此轮调整的主要战略考量是,基于ODA自身战略功能的扩大,从而使之服务于日本"正常国家"化的战略目标,并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来制衡中国。对于中国而言,日本更具针对性的ODA增加了周边外交的复杂性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竞争压力,需要通过树立亲疏远近的外交意识,打造援助—投资范例和适度扩大军事援助来进行积极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亮
"积极和平主义"被安倍内阁定位为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基本理念,意指日本要从一直以来的"热爱和平"、"支持和平"国家转变为积极"缔造和平"的力量。但其本质是安倍借和平之名行修改宪法、扩充军备,行使集体自卫权之实和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重要抓手。它具有理念的偷换性、目标的两全性及路径的危险性这三重特性,意味着日本战后安全政策的巨大转变,势将进一步导致本已陷入僵局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子英 曾艺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人口发展挑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生育率持续降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力资源供给后劲不足,人口发展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设计和实施一揽子激励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和挑战,剖析制约我国人口生育的现实因素,并梳理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对于完善我国促进积极生育的财税政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鉴于女性职业焦虑、经济负担和儿童照料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应保障女性劳动权益,给予雇佣企业财税支持;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加大育儿补贴力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健全托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积极生育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永勇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应由短期内的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中长期的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需错配。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改变传统的依靠大规模投资刺激有效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思路,转向增加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针对当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应在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负担、培育社会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金华
为应对2008年以来不断恶化和蔓延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政策,包括增加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降低利息率的货币政策、扶持部分支柱产业的产业政策等等。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2016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将提高到3%,在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通过发行储蓄国债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是弥补财政赤字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储蓄国债不仅发行规模小,而且计划完成率不高。从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发行规模下难以完成发行计划的根本原因,同时从营销渠道、托管模式及监管等环节,分析影响储蓄国债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储蓄国债 积极财政政策 发行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爱林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5年多来,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淡出,未来2-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新一轮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实施。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背景 内容 成效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陈姿璇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改革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而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非农部门转移,如何使农村转移人口更有效地融入城市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成为评价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目前河北省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质量的现状,指出了影响社会融合质量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的从教育培训、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河北省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转移人口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治芳
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试论述了开展老年教育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重要意义,从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及其他老年教育四个层面上描述了当前山东省的社区老年教育实施情况,并结合上述状况提出山东省老年教育的发展任务。
关键词:
老年教育 积极老龄化 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慧 刘旭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疑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明显表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应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就业的主要渠道,相信会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积极就业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积极就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华炳
积极财政政策来源于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 ,这一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调整。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理论 财政政策调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慧英 卓凌
日本对华援助是在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要促进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相处的背景下产生的,20多年来,日本对华“援助”在中国大地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谱写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国内情况的变化,中日关系在逐步倒退。日本开始改变初衷,即对华援助从过去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转向以政治利益为目的。日本对华ODA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援助”金额逐渐减少,而且,日本政要多次表示对华经援“总有一天要毕业”。日本方面出现了与初衷不同的做法,给两国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 对华ODA 调整原因 中日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熙德
日本于1979年底确立了对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资金的方针。当时日本的决策依据主要有三:一是基于地缘政治考虑,欲藉此加强对华友好关系;二是从对外经济需求出发,期待以此开拓中国市场;三是鉴于中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潇
发展援助对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逐渐由接受援助国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对外援助国。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开始对政府发展援助(ODA)进行改革。在政府开发援助预算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日本对华ODA在援助金额、援助方式、重点支持领域、地区分布等方面正处在调整时期,并且受日中关系波动起伏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 政府发展援助 对华ODA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易平 冯馨蔚
中美贸易摩擦前,日本对华政策以强硬为基调;中美贸易摩擦后,日本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因此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中日关系有所回暖。然而,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会遇到两大难以逾越的障碍,即政治总体保守化和日美特殊关系。日本政治总体保守化主要表现为: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和保守势力在日本政坛的影响持续扩张,日本未出现类似欧美等国的政治极化现象,而且,中国崛起后,日本国民心态也趋于保守化。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日美两国已经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建立起了较为牢固的特殊关系,特别是在军事安全方面,日美之间的关系已经高度制度化了。因此,在日本政治总体保守化的趋势未能扭转和中美关系的未来尚未确定的情况下,日本对华政策调整的前景不甚乐观,中日之间很可能继续保持"政冷经热"的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