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8)
2023(6211)
2022(5241)
2021(4552)
2020(3813)
2019(8549)
2018(8406)
2017(16033)
2016(8309)
2015(9381)
2014(9525)
2013(9668)
2012(9506)
2011(8828)
2010(9269)
2009(8746)
2008(8520)
2007(7782)
2006(7385)
2005(6903)
作者
(27594)
(23608)
(23296)
(22192)
(14989)
(11019)
(10413)
(8956)
(8906)
(8508)
(8432)
(7824)
(7785)
(7570)
(7559)
(7243)
(6830)
(6820)
(6691)
(6334)
(6099)
(5822)
(5677)
(5527)
(5409)
(5307)
(5188)
(4875)
(4804)
(4591)
学科
(63280)
经济(63237)
管理(22139)
(20273)
方法(20167)
数学(17730)
数学方法(17452)
地方(16448)
(14799)
企业(14799)
(13454)
中国(12542)
地方经济(12250)
(10828)
业经(9814)
农业(8363)
(8296)
(8046)
经济学(7514)
环境(7512)
(7495)
金融(7494)
(6869)
技术(6753)
(6468)
银行(6447)
(6427)
(6241)
(6129)
理论(6124)
机构
大学(140548)
学院(137692)
(68726)
经济(67530)
研究(55442)
管理(48708)
理学(41267)
中国(41118)
理学院(40711)
管理学(39818)
管理学院(39562)
科学(33711)
(30186)
(29310)
(28906)
研究所(26627)
中心(23458)
经济学(23080)
财经(22957)
(22811)
(21545)
(20705)
经济学院(20411)
北京(19456)
(19426)
业大(18948)
(18166)
师范(18008)
农业(17642)
科学院(17615)
基金
项目(86641)
科学(68618)
基金(64028)
研究(61357)
(56528)
国家(56144)
科学基金(47254)
社会(41077)
社会科(39082)
社会科学(39070)
基金项目(32490)
(32477)
自然(29234)
自然科(28566)
自然科学(28552)
自然科学基金(28033)
(27696)
资助(27175)
教育(26182)
编号(22322)
(20357)
重点(19960)
成果(19376)
(19200)
国家社会(18177)
(17559)
创新(16687)
发展(16484)
(16256)
教育部(16218)
期刊
(82897)
经济(82897)
研究(46495)
中国(27384)
学报(22788)
(21403)
科学(21323)
(20290)
管理(20003)
大学(16972)
学学(15902)
经济研究(14584)
农业(13730)
财经(12361)
技术(12291)
(12152)
金融(12152)
(10828)
统计(10509)
问题(10425)
业经(9803)
技术经济(9797)
教育(8933)
(8896)
决策(8135)
世界(8076)
(7790)
科技(7563)
图书(7382)
国际(7101)
共检索到22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科技进步”一词,乃“科学技术进步”之简称。“科技进步”即包含‘硬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含‘软科学技术’的进步,既包含与生产规模变动无关联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包含与生产规模变动有关联的科学技术进步。当今,在我国,不论在政界还是在学术界,人们广泛谈论“科技进步”。报告、文件、报纸、杂志上都常见“科技进步”这一名词。然而,人们在运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现对《“科技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一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作下述补充: 在计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S_t)时可能出现各种情况,现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对各种情况的解释列于表1: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津  李胜武  
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吕津,李胜武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随之而来的是怎样定量测度、评价科技进步的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科技进步问题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彭江平  
以Cobb -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 ,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资金产出弹性系数α值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β值 ,并尝试性地运用回归———经验加权和法测算了湖南省“七五”、“八五”、“九五”(头三年 )等不同时期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简单、实用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嘉新  
产业革命后,英国工人生产率的提高使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其它国家。从此对于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如何测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璞  张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成福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概念。农业科技进步是指人类对原有农业技术的改造、革新或研究开发出新的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包括技术进化、技术革新、管理水平、决策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绍森  胡德龙  
在回顾文献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进步主要由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单位能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程度等五个主要因素来反映。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年至2007年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预测至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到60%左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西明  
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源自经济学家对生产函数的研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科技进步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2—2003年期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智勇  黄鹤羽  
本项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对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算,以寻求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计量的新途径。研究结果指出,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为22%,在15%~25%取值区间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秋霞  高齐圣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改革的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