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6)
2023(5220)
2022(4258)
2021(3984)
2020(3384)
2019(7781)
2018(7627)
2017(13676)
2016(7033)
2015(7950)
2014(7562)
2013(7521)
2012(7120)
2011(6300)
2010(6411)
2009(5595)
2008(5406)
2007(5094)
2006(4521)
2005(3928)
作者
(19446)
(16307)
(16124)
(15407)
(10560)
(7840)
(7418)
(6269)
(6207)
(5919)
(5576)
(5532)
(5514)
(5178)
(5170)
(5070)
(4977)
(4710)
(4504)
(4494)
(4069)
(3962)
(3880)
(3825)
(3765)
(3756)
(3674)
(3425)
(3292)
(3286)
学科
(30658)
经济(30640)
管理(16182)
(14387)
(12356)
贸易(12349)
(12058)
中国(11271)
(11049)
地方(11027)
方法(9816)
(9804)
企业(9804)
(9534)
数学(8713)
数学方法(8641)
(7911)
出口(7905)
出口贸易(7905)
(7497)
农业(6553)
技术(6353)
业经(5898)
(5291)
关系(4991)
(4955)
金融(4954)
地方经济(4858)
环境(4679)
财政(4608)
机构
大学(91276)
学院(90410)
(39499)
经济(38668)
研究(36592)
管理(31830)
中国(27835)
理学(26136)
理学院(25736)
管理学(25325)
管理学院(25114)
科学(21794)
(20598)
(18016)
(17888)
中心(16842)
研究所(16075)
(15413)
(15166)
(14381)
北京(13377)
财经(13257)
业大(12854)
(12806)
经济学(12769)
师范(12700)
(12127)
(12125)
(11935)
农业(11692)
基金
项目(62147)
科学(48278)
研究(47899)
基金(43114)
(38281)
国家(37980)
科学基金(31400)
社会(29677)
社会科(28183)
社会科学(28179)
(24078)
基金项目(22584)
教育(20812)
(20577)
编号(19058)
自然(18649)
自然科(18134)
自然科学(18125)
自然科学基金(17767)
资助(17175)
成果(15694)
(14909)
重点(14409)
课题(14018)
(13639)
(13471)
国家社会(12846)
创新(12785)
发展(12117)
(11949)
期刊
(46096)
经济(46096)
研究(30404)
中国(26408)
教育(14066)
(14010)
学报(13969)
(13247)
科学(12960)
管理(12840)
大学(11036)
学学(9779)
农业(9618)
(9543)
金融(9543)
技术(9116)
(8553)
国际(7759)
经济研究(7359)
图书(7297)
业经(6904)
问题(6717)
科技(6655)
财经(6272)
(6270)
论坛(6270)
(6017)
书馆(5641)
图书馆(5641)
(5564)
共检索到157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钟雄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制造工厂,区域经济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应借鉴国际一流湾区的先进经验,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以制造业升级为核心,从模仿创新、跟随式创新、结构性创新向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全域创新转变,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并壮大新经济、新动能,建设世界知名的"科技湾区",成为新的亚洲价值链(制造+科技)中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文韵  蔡松锋  肖敬亮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迎来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以及世界级城市群。目前,大湾区内部发展仍面临创新驱动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中心-边缘城市极化发展以及城市间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必须坚持开放与融合的区域制度创新之路,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和加强创新网络,打造出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江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粤港澳三地间已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经济体量,多元体制互补的优势直接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达6669万,经济总量近1.4万亿美元。凭借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网络和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间将形成1小时经济生活圈。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三地间的合作和联系,建立迅速高效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如何更好地全面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化贸易竞争,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GDP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2019年2月,我国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十一个方面对未来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区域未来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等诸多领域努力的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侨予  郑天祥  
"粤港澳大湾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澳门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然而,澳门自身的条件劣势及外部冲击都给澳门融入大湾区发展之路设立了重重险阻。本文研究分析澳门在面临大湾区建设中遭遇的瓶颈、自身存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探索澳门如何精准发展城市定位,寻求与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共建共赢之路,推动澳门更好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梦婕  
在国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汕头经济特区提出打造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本文从汕头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着眼,提出从创新、开放、生态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昭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吸引就业的重要源泉。中山市是典型的"工业大市",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产业是中山市的经济命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面向未来大湾区的发展需要,2019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起点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群。面对新时期来自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环境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要求,中山市制造业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达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湾区建设将会给中山市制造业带来加快生产要素进入制造业领域、制造业进一步分化优化和发展、多层次参与大湾区分工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等机遇,也会给中山市制造业带来协同发展困难、经济交流的困难和深度融合的困难。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内产业趋同的现状,提出中山市制造业从选准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转型升级政策、建立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机制等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国荣  
<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耕耘,“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中长期股权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而专门设立,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自2014年成立以来,丝路基金始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按照市场化、
关键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淼杰  梁庆丰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本文从国际国内的横向对比和历史纵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大湾区发展的四个重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笔者为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以期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能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耿  
2019年春节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首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近期(到2022年)及远期(到2035年)发展目标。这是大湾区在中国新的发展阶段上的新起点,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开放合作新局面的重要里程碑。《规划纲要》把大湾区11个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珠海、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中每一个城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娟  黄嫣然  阳屹琴  
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专利权(申请权)转移、许可现状及地域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的专利转移、许可较为活跃,为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创新支撑,但与湾区内高校雄厚的研究实力以及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需求还不相匹配。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提高高校的高价值专利产出,完善高校的专利转化运用机制,营造良好的专利转移、许可环境,充分利用湾区进一步优势资源,为湾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泉和动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雪松  黄雯  杨阳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存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但当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障碍,行业同质化竞争和区域发展不平衡3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组建"中央政府"牵头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促进和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找准各自定位,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人员的自由流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此前的6月28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份协议是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和CEPA升级,或可视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的"礼包"。作为"礼包",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此前的6月28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份协议是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和CEPA升级,或可视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的"礼包"。作为"礼包",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胜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又在党的十九大期间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要通过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层面,包括广东方面,香港方面,澳门方面共同努力,一定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更好,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大湾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九大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正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历经近40年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