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7)
2023(13812)
2022(12018)
2021(11670)
2020(9570)
2019(22408)
2018(22069)
2017(42616)
2016(23263)
2015(26083)
2014(26050)
2013(25744)
2012(23927)
2011(21763)
2010(21810)
2009(20088)
2008(19466)
2007(16619)
2006(14883)
2005(13356)
作者
(65169)
(54019)
(53390)
(51299)
(34635)
(25563)
(24382)
(21192)
(20594)
(19351)
(18329)
(18252)
(17254)
(17035)
(16729)
(16648)
(16084)
(15773)
(15532)
(15216)
(13412)
(13357)
(12858)
(12275)
(12027)
(11975)
(11929)
(11748)
(10820)
(10604)
学科
(92244)
经济(92135)
管理(66047)
(61177)
(50090)
企业(50090)
方法(41602)
数学(36291)
数学方法(35845)
中国(28335)
(25198)
(23388)
业经(19520)
(19445)
(19303)
贸易(19294)
(18844)
地方(17697)
(17137)
农业(16479)
(15100)
(15046)
理论(14992)
环境(14851)
(14407)
银行(14375)
(13904)
财务(13837)
财务管理(13815)
(13809)
机构
大学(328904)
学院(324755)
(136636)
经济(133766)
管理(130138)
研究(115052)
理学(112370)
理学院(111089)
管理学(109420)
管理学院(108826)
中国(86595)
(71344)
科学(68751)
(61919)
(56873)
研究所(51788)
中心(50966)
财经(49401)
(48048)
北京(46212)
(45980)
(45187)
业大(45072)
(44631)
师范(44332)
(42096)
经济学(41141)
农业(37396)
(37119)
经济学院(37033)
基金
项目(220467)
科学(174691)
研究(164859)
基金(161568)
(139917)
国家(138796)
科学基金(119333)
社会(104375)
社会科(98916)
社会科学(98894)
基金项目(84900)
(82119)
自然(76500)
教育(75529)
自然科(74715)
自然科学(74699)
自然科学基金(73354)
(70750)
资助(67292)
编号(67163)
成果(55862)
(50327)
重点(48947)
(47014)
课题(46328)
(45227)
教育部(43495)
国家社会(43082)
创新(42159)
人文(42014)
期刊
(148084)
经济(148084)
研究(103466)
中国(62288)
管理(47963)
学报(47359)
科学(45892)
(44818)
(43546)
教育(39462)
大学(36423)
学学(33711)
农业(30865)
(29013)
金融(29013)
技术(27164)
经济研究(24267)
财经(23752)
业经(22471)
(20334)
问题(19384)
图书(18114)
(16751)
(16354)
理论(15999)
技术经济(15548)
科技(15253)
世界(15208)
现代(15049)
国际(14678)
共检索到483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城雄  
基础研究作为一个从西方引入的概念,对我国的科技政策和科研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对于基础研究的概念有一个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在梳理基础研究概念在西方产生和兴起过程的基础上,分析新中国与基础研究相关的概念和政策演变过程,并对未来的基础研究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之刚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设想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改革初始时目标虽然不很明确,但确实存在相当务实的态度。十多年来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不只是对传统的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试图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但这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秀菊  张超  任福君  
很多科技发达国家都将科学传播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公众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欧盟框架计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增进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结合: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板块和在非科学传播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本研究通过对欧盟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重大科研项目中开展科学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津培  
基础研究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阐述了基础研究对于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的重要意义;并在系统评价我国基础研究整体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加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评价工作以及建立研究型国家实验室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发福  
中国现行的科技政策是一种刚性很强的技术导向性政策,这对于具有弹性和柔性的基础研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政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于基础研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艳华  李佳  
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将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重点项目突破、瞄准国家目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个阶段。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我国的基础研究政策如何实现了三次目标变迁。结论表明,问题源流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拉力,政策源流的互动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推力,政治源流的变化引领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方向,三者共同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蔺洁  王婷  陈亚平  
通过对拜登政府科技决策机制和基础研究政策的新动向进行分析发现,拜登政府重新审视“科技应有地位”的政策,不仅大幅提升美国科学顾问团队地位,拓展联邦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而且推广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模式来组织基础研究;在政策上,拜登政府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强化应用导向和成果转化导向,并十分重视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而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着经费投入强度较低、战略需求导向布局不足、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人才成长受到制约等问题。对此,我国可积极借鉴拜登政府的有益做法,健全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体系,加强战略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强化基础研究的全创新链条布局,完善基础研究人才的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建元,葛朝阳,陈劲  
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内涵,深入剖析了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常乐  高昌林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与我国当前科技投入强度大致相当的历史时期,美国、日本、韩国的基础研究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总量规模、增长率、强度和份额等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总额、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大力支持基础研究的协同合作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世驰  冯丽颖  李志强  
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基础的财务报告目标,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之争。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决策有用"单一目标为基础,英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以"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双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基础。以"决策有用"目标为导向,实际上是以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为基础;以"受托责任"目标为导向,则是以会计本质的"业绩计量观"为基础。归根结底二者都是以会计本质为基础。从本质与目标的相互关系来看,构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应该放弃目标导向,而以会计的经济学本质为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世驰  冯丽颖  李志强  
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基础的财务报告目标,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之争。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决策有用"单一目标为基础,英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以"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双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基础。以"决策有用"目标为导向,实际上是以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为基础;以"受托责任"目标为导向,则是以会计本质的"业绩计量观"为基础。归根结底二者都是以会计本质为基础。从本质与目标的相互关系来看,构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应该放弃目标导向,而以会计的经济学本质为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 ,赵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军徽  梁帅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中所有论文的元数据,分析中国基础研究领域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的概况。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资助类型的横向比较看,还是从历时性的纵向比较看,在一定程度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水平越高,其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的比例就越低。本文建议,原则上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继续支持和引导以英文发表研究成果,坚持通过国际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在具有中国情境因素或应用导向突出的基础研究领域,鼓励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此外,应大力发展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基础研究的话语权,建立专业的译介队伍,加强对高水平外文科技论文的译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兆友  姜艳华  
基于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实践,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政策企业家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的策略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企业家通过创新政策观念、界定和建构政策问题、推动政策议程建立、评估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等途径,积极促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政策企业家在推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时主要采取借助个人的优势资源、率先进行政策试点、向权力部门提交议案、直接致信政府决策层以及借助公众舆论压力等多种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