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4)
2023(5587)
2022(4583)
2021(4581)
2020(3592)
2019(8470)
2018(8724)
2017(15217)
2016(8679)
2015(9773)
2014(9976)
2013(9238)
2012(8709)
2011(7833)
2010(8658)
2009(8160)
2008(8217)
2007(7495)
2006(7268)
2005(6874)
作者
(22815)
(18846)
(18713)
(18493)
(12152)
(9104)
(8818)
(7373)
(7234)
(7141)
(6543)
(6491)
(6259)
(6158)
(6083)
(5861)
(5666)
(5547)
(5445)
(5434)
(5211)
(4685)
(4539)
(4538)
(4458)
(4420)
(4382)
(4358)
(3988)
(3810)
学科
(29486)
经济(29336)
管理(21104)
(17252)
(16988)
企业(16988)
理论(13579)
中国(11631)
(11376)
教学(11201)
业经(9840)
方法(9751)
教育(9726)
(9310)
(8945)
(8484)
(8158)
(8069)
学法(6992)
教学法(6992)
(6699)
银行(6698)
体制(6557)
(6475)
(5968)
金融(5967)
地方(5727)
企业经济(5604)
农业(5482)
(5424)
机构
大学(117346)
学院(114881)
(41954)
研究(41865)
经济(40698)
管理(38241)
中国(33188)
理学(30803)
理学院(30365)
管理学(29656)
管理学院(29406)
(26535)
(25991)
科学(23786)
(21861)
(21076)
师范(20907)
(20659)
中心(19515)
财经(18144)
研究所(17939)
北京(17884)
教育(17404)
(16961)
师范大学(16876)
(16161)
(15303)
(14772)
(14756)
技术(14446)
基金
项目(63347)
研究(54326)
科学(49177)
基金(42062)
(34954)
国家(34498)
社会(33246)
社会科(29973)
社会科学(29962)
教育(29365)
科学基金(29328)
(25295)
编号(24901)
成果(23890)
(21034)
基金项目(20838)
课题(19074)
资助(17004)
(16672)
自然(15933)
自然科(15513)
自然科学(15509)
自然科学基金(15240)
项目编号(15029)
(14955)
重点(14893)
(14681)
规划(14004)
大学(13798)
教育部(13399)
期刊
(59183)
经济(59183)
研究(46608)
中国(38101)
教育(36365)
(22273)
管理(18002)
学报(15333)
(14805)
科学(14401)
(14044)
金融(14044)
技术(13465)
大学(13012)
学学(10819)
财经(10488)
职业(10125)
图书(9566)
(9195)
农业(8900)
经济研究(8400)
业经(8060)
书馆(7274)
图书馆(7274)
问题(7249)
(7111)
论坛(7111)
技术教育(6606)
职业技术(6606)
职业技术教育(6606)
共检索到21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海  张利华  
本文着重探对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 ,注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创新性、开放性和求实性是搞好这门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为一门为硕士生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有着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特点,即教学目的的达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该课程的定位不应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与否,而应该把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教学内容改革的“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尚花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在该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紧紧把握“四个结合”,有利于理论的灌输,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志刚  
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改革应当首先认清其特点。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本课不仅层次高、特色浓、理论深、涉及广,而且困惑多、难度大。因此,在教学技巧上应当突出重点、讲清要点、触及热点、化解难点,作到务实管用。在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措施上,一是要体现高层次性,讲出特色;二是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采取“讲一、学二、考三”的教学管理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和检测;四是力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形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伟男  王晓斌  
笔者就如何组织好硕士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并认为把社会主义应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作为教学重点 ,通过历史与现实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 ,结论与原因结合 ,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以达到“解惑、育人”的效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定鑫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坛乃至论坛中,社会主义具体理论形态的称谓似乎已经是个不成问题的定论。其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中那些多年形成的称谓习惯已经存在一些尴尬或"不便"。应该将"空想社会主义"、"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各具本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分别调整为"社会主义先驱"、"经典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将"列宁主义"从"苏联式社会主义"中单列出来并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区分开来。可以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简约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或"社会主义学"。作这些调整并非玩"名分"上的"游戏",而关涉对既有社会主义观念作出一种"理念"上的更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相志  
作者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潜心教学使硕士研究生思想状况发生较大变化的过程总结,提出大学生不是不愿意上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上政治理论课,要使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有效果、受欢迎、“入耳”、“入脑”,任课教师应努力做到四个到位:即,对课程特点的认识要到位;对教学的投入要到位;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到位;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研究与追求要到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宁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在空军雷达学院硕士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组织等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钱宗起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各级领导务必坚持马克思主义,努力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庆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孟庆学任何一门科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黄晓野  
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的曲折过程。值此《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发40周年之际,总结提炼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贡献和中国改革开放对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能够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该文简略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以及国际共运史的主要实践,着重研究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经济转型的开局——农村改革的宏大实践及其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千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系统地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其价值和意义超越了中国本土,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达到全面小康。这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创造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发展是在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转换时提出的,建设一个有诚信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任何改革都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设计方案,以科学发展观评判结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它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晶  
"农民与农业问题"一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非常重视并被经常讨论的话题。马克思认为,探讨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离不开对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考察,构建美好的未来社会,同样也离不开对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都十分关注农民与农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振兴理论,实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新阶段对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更好解决的全新尝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晶  
"农民与农业问题"一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非常重视并被经常讨论的话题。马克思认为,探讨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离不开对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考察,构建美好的未来社会,同样也离不开对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都十分关注农民与农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振兴理论,实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新阶段对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更好解决的全新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