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9)
2023(6197)
2022(4908)
2021(5056)
2020(3942)
2019(9041)
2018(9179)
2017(14428)
2016(9557)
2015(11298)
2014(11736)
2013(10455)
2012(9932)
2011(8945)
2010(9701)
2009(8410)
2008(8434)
2007(8104)
2006(7482)
2005(7182)
作者
(24727)
(20399)
(20376)
(19847)
(13047)
(9740)
(9476)
(8037)
(7985)
(7830)
(7061)
(6956)
(6671)
(6558)
(6514)
(6450)
(6368)
(6220)
(6206)
(5958)
(5704)
(5134)
(5022)
(5011)
(4892)
(4733)
(4635)
(4400)
(4325)
(4219)
学科
教育(22744)
(22410)
经济(22368)
管理(22191)
(19899)
(16177)
企业(16177)
中国(15828)
技术(12883)
理论(11247)
教学(11054)
(8399)
(8325)
方法(6916)
(6306)
学法(6041)
教学法(6041)
研究(6033)
技术管理(5981)
(5759)
农业(5716)
(5556)
数学(5534)
业经(5411)
学校(5148)
数学方法(5078)
发展(5007)
学理(4940)
学理论(4940)
思想(4940)
机构
大学(128066)
学院(118860)
研究(48025)
(36406)
管理(35543)
经济(34979)
教育(34854)
(30720)
中国(30171)
(29869)
师范(29726)
理学(28321)
科学(28081)
理学院(27843)
管理学(26948)
管理学院(26702)
(24513)
师范大学(24470)
(22881)
研究所(21702)
北京(21569)
中心(20757)
技术(20564)
职业(18602)
(18350)
(18024)
(17572)
(16581)
业大(14969)
(13656)
基金
项目(68027)
研究(62076)
科学(53517)
基金(41216)
教育(39466)
(34383)
国家(33876)
社会(33253)
社会科(30999)
社会科学(30990)
编号(29496)
成果(29292)
(29239)
科学基金(27233)
(26812)
课题(25652)
(22239)
基金项目(20055)
规划(18124)
项目编号(17770)
重点(17475)
(16962)
资助(16702)
(16683)
大学(15965)
研究成果(15946)
(15698)
(15653)
教育部(15285)
(15258)
期刊
教育(64618)
研究(53586)
(49677)
经济(49677)
中国(44647)
技术(19473)
学报(16304)
职业(16039)
(15987)
(15065)
科学(14958)
管理(14896)
大学(14871)
农业(11422)
(10617)
论坛(10617)
学学(10511)
图书(10446)
技术教育(10327)
职业技术(10327)
职业技术教育(10327)
(9655)
金融(9655)
高等(9292)
高等教育(7916)
书馆(7768)
图书馆(7768)
(7154)
财经(6938)
科技(6897)
共检索到221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简称STEM)教育是由美国发起、主导并正在兴盛于世界各国的一场教育运动。它的提出,主要因应于国际竞争、社会高科技的发展等对人才的需求。这决定了其功利主义特点。因此,当我们思考STEM的教育价值时,必须将其功利主义框架转化为知识创造框架,追寻STEM的知识价值和教育内在价值。在此意义上,先于STEM而产生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STS)教育,更具学术的背景和基础,可以作为改造STEM教育的合理框架。此外,我们还应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陶阳  莫纳·格里森  
相较于中国儿童史而言,西方儿童史研究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加国儿童与教育史学者格里森教授长期致力于深入理解儿童在教育等专业实践下以及学习中的具身化经验,尤其擅长运用微观叙事结合宏观叙事的混合写作方法,从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中吸收和改造理论视角,对自传、口述、信函等史料展开解读。同时,格里森重视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对关于儿童的理论预设和方法途径进行反思和创新,比如其所提出的关系性、情境化、差异性的儿童主体性概念。她认为,历史学者可以在理论和方法创新上更为大胆,并且要对现实困境和问题保持关切和参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艾兴  赵瑞雪  王芳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十分重视对"教学型"教职的制度设计及师资培养,一是为了突破长期存在的"重学术,轻教学"的困境;二是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参与晋升"教学型"教职的教师需要在教育领导力、教学创新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严格的晋升制度审查决定着教师能否成功晋升这一职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要充分重视教职设置的科学性,通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教育领导力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获得,以此促进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萍  李琼  
本文是两位中国学者就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副主任林·古德温(A.Lin Goodwin)展开的学术对话。在对话中,古德温教授畅谈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驻校教师培养项目的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古德温教授认为,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不应以牺牲教育理论的学习为代价,而应以"整合性"和"基于实践的问题导向"为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和组织的核心原则,帮助师范生形成"关于实践的理论"。古德温教授还分析了当前美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对以大学为主的专业教育模式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认为大学专业教育的模式应该超越"学术性"和"实践性"之争,更好地发挥教师培养的主体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炎军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学学术发展具有典型性。在国家层面借助模仿性同形和规范性同形推进教学学术制度化发展的背景下,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主要通过强制性同形和规范性同形来构建组织内的教学学术制度。学校借助引入教学型职称以及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强制规制教师的教学学术行为。同时,通过在学校战略中凸显教学学术、设置教学学术的发展与奖励项目、构建教学学术的共同体网络来培养教学学术的习惯与价值规范。通过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经验的学习,我国高校要推进教学学术制度化建设需要做好三个方面: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教师的教学学术投入,建立教学学术的能力发展规范体系,模仿传统学术规则提升教学学术的合法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吉春  宋婧  
在我国制定碳税立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其制定与实施对我国能源企业产业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参考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碳税法》在碳税与福利规范之间的关系,碳税与其他税种的协调、调整,碳税税收优惠额度以及政府部门的报告义务等方面的实施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传导减排信号的需求、征税的操作性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等因素,为我国未来制定碳税时所要面临的实践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风波  范燕瑞  
国际化战略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迅速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有效路径。笔者就该校国际化战略为切入点,对其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策略、实施现状、国际化特点等展开论述,指出我国大学应该国际化统筹大学发展的战略思路,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化合作机会,谋求实施团队的合作和新人培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谷敏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是加拿大馆藏中文古籍最多的图书馆,"蒲坂藏书"是其最重要的中文收藏。文章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对"蒲坂藏书"的别集存藏情况及其特点进行探讨,并讨论蒲坂藏书之收藏特点:从内容看,"蒲坂藏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与系统性;从版本看,"蒲坂藏书"多善本、多文集在明清时期主要版本,还有一批广东名人题跋批校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谷敏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是加拿大馆藏中文古籍最多的图书馆,"蒲坂藏书"是其中最重要的中文收藏。文章对"蒲坂藏书"中中国地方志之存藏情况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作概要性介绍,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志善本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蒲坂地方志以清代地方志为主,通志与专志各占一半;地方志的地域覆盖面广,以广东方志、山水志为多,也注重对边疆方志的搜集;从版本学的视角看,蒲坂地方志中,明刻本、清代稿抄本、民国初年精抄本较为珍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乐  孙瑞芳  
实地化教育是一种在西方国家兴起的,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加拿大作为最早在K-12学校推行实地化教育的国家之一,已经构建出相对成熟的实施框架和教学体系,而且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将其纳入学校课程。通过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三个实地化教育案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加拿大实地化教育的实施具有强烈的"在地化"特征,并与"向地化"取向保持统一,具体包括本土取向的近身性、场地取向的实践性、成长取向的主体性和问题取向的反思性。此外,它也呈现出"意识化"批判不明显和"学科化"配置不均衡两点不足。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实地化教育的未来发展还将不断调整以应对诸多挑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浊  吴雪萍  
全纳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加拿大作为长期秉持全纳教育理念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其成人教育颇具全纳特色。在全纳视域下,加拿大BC省成人教育项目的设计,受到多元文化理念变化、劳动力市场新需求,以及公民终身学习的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秉持全纳教育理念,加拿大BC省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成人教育项目,可分为以提升成人学历层次为目标的成人基础教育项目,以及帮助成人学员获得各类技能的成人职业教育项目。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加拿大BC省的成人教育项目体现出三个基本特点,即以社区为中心、重视资格认证和关照特殊群体。借鉴加拿大BC省成人教育项目设计与实施的经验,我国相关省市和部门或可通过统筹配置成人教育资源、激发社区内成人教育活力、重视成人学员自身发展需求、加强成人学习成果认证和推动成人教育数字化改革等途径提升成人教育质量与成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结  
[目的 /意义]分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实践,为我国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网络调查、邮件咨询、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其数字人文服务目标、岗位设置、服务实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特点。[结果 /结论]数字人文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新的增长点,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实践探索需要找准定位、明确建设目标,扩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学习、设立相关职位,深化联系、开展多元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William Klepper   李岩   李富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William Klepper  李富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学校中儿童的日益多样化,使得教师教育必须帮助新教师理解如何与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打交道。教师不能想当然地假设每一个孩子都有相似的经历和体验,而要对学生的差异性保持清醒的意识和文化的敏感。多元文化教育更大的使命,是要确保教育实践的公平性,履行教育助推社会公正的使命。因此,为社会公正培养"文化敏感型教师",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议题。文化敏感型教师尽最大努力确保所有学生学业成功,帮助学生发展批判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改变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文化敏感型教师的概念使我们超越了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肤浅定义,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指向这样的方向:教育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活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获得的权利。多元文化教师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