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5)
- 2023(7964)
- 2022(6479)
- 2021(6372)
- 2020(4903)
- 2019(11421)
- 2018(11440)
- 2017(20477)
- 2016(12138)
- 2015(13606)
- 2014(13468)
- 2013(12657)
- 2012(11630)
- 2011(10760)
- 2010(10937)
- 2009(9834)
- 2008(9583)
- 2007(8876)
- 2006(8043)
- 2005(7111)
- 学科
- 农(48515)
- 济(42992)
- 经济(42960)
- 业(35245)
- 农业(32484)
- 管理(21242)
- 教育(19829)
- 业经(16407)
- 中国(16289)
- 企(14378)
- 企业(14378)
- 发(12370)
- 农业经济(12357)
- 地方(11710)
- 方法(11538)
- 发展(10939)
- 展(10817)
- 数学(10050)
- 数学方法(9921)
- 村(9420)
- 农村(9399)
- 学(9127)
- 理论(9027)
- 制(8972)
- 财(8348)
- 土地(7866)
- 策(7796)
- 建设(7383)
- 技术(7241)
- 体(7170)
- 机构
- 学院(159458)
- 大学(156471)
- 济(57828)
- 经济(56359)
- 研究(56124)
- 管理(54940)
- 理学(48051)
- 理学院(47418)
- 管理学(46537)
- 管理学院(46212)
- 农(45790)
- 中国(37822)
- 京(34295)
- 农业(34262)
- 科学(33199)
- 范(32538)
- 师范(32416)
- 教育(29555)
- 业大(29200)
- 所(27185)
- 中心(26391)
- 江(26283)
- 师范大学(26018)
- 研究所(24637)
- 财(24012)
- 北京(21481)
- 农业大学(21437)
- 州(20521)
- 技术(19226)
- 院(19183)
- 基金
- 项目(103896)
- 研究(87689)
- 科学(83263)
- 基金(70719)
- 家(59686)
- 国家(58833)
- 社会(53641)
- 科学基金(50120)
- 社会科(49907)
- 社会科学(49895)
- 教育(45972)
- 省(44515)
- 编号(41037)
- 基金项目(37794)
- 划(37071)
- 成果(34667)
- 课题(29952)
- 自然(28838)
- 农(28208)
- 自然科(28067)
- 自然科学(28064)
- 自然科学基金(27560)
- 资助(26259)
- 年(25594)
- 发(25461)
- 部(24583)
- 重点(23937)
- 性(23409)
- 规划(23112)
- 创(21847)
共检索到24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志辉 杨卫安
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离农"与"为农"的悖论,表现为教育功能、发展取向和主体意愿上的对立。悖论的存在既源于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又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消解农村教育"离农"和"为农"悖论的逻辑前提是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确立系统化思维方式。走出"离农"和"为农"逻辑困境后,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应该定位在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上。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离农 为农 城乡一体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军
在我国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向农"与"离农"的价值悖论旋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以及设计主体和实施主体价值取向相背离使然。消解农村职业教育价值悖论的关键在于系统化地理解"向农"与"离农"取向,将人的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基点,多元动态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经过长期努力,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走进新时期,农村教育面临着新任务、新预期、新挑战,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实现研究取向、政策取向、实践取向上的新超越。在研究取向上,确定非单一学科取向,认识到农村教育是一个研究领域,农村教育概念是多学科取向的概念,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政策取向上,认识到倾斜性政策话语在政策执行中的随意性风险,承认资源生均平等政策话语在政策建构中的阶段性意义,推动积极差异政策话语作为政策创新的取向选择。在实践取向上,系统反思农村教育实践认知劣势思维的危害,认识到农村教育仿城化实践的局限,推动农村教育实践的特征思维转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毕晓红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7月发表的《致全省农民朋友的第二封公开信》中明确规定被确定为贫困县、贫困乡的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小学生每学期95元;初中生每学期155元。波阳是个贫困县,实施“一费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农民群众反映强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乡村教育具有特殊的文化责任,这一责任是它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依据。教育的"乡村意识"不只属于乡村教育,实际也属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不能只有公共性和标准化,而应包含比城市教育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处于两种视野中,前者立足于"农村视野",而后者则立足于"国家视野"。在政策设计层面,两者处于分离和脱节之中。乡村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均衡和标准化,而乡村建设则是以致富和发展为目标。事实上,不仅乡村教育缺少"乡村责任",而且乡村建设同样缺少"教育意识"。乡村教育在政策设计中被赋予"扶贫对象"的身份和处境,而不是作为乡村建设的动力和主体。农村学校实际处于乡村建设之外,没有赋予任何乡村义务和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海燕 高书国
农村教育,是农村地区面向区域内多种人群传递普遍性与地域性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地区多种产业协调发展,培养具备现代生产生活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之人的社会活动。我国农村教育具有乡村性、多样性、多元性和自治性四个特征,其发展模式主要为人口流动型、政府主导型、文化内生型和产业聚集型四种类型。未来,农村教育规模及结构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为:2030年前教育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2025年城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时期,2030年我国将出现"教育逆城镇化现象"。
关键词:
农村社会转型 农村教育 教育城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刚 曲铁华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出现了两种价值取向的嬗变,即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本主义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时至今日,两种价值选择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陷入片面性和工具性。重构的理路在于将城乡教育发展纳入一体化发展格局,走"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时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乡村少年全面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石献记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已达到新的历史高位,因应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新要求,转向高质量发展将是我国农村教育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集发展理念、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为一体,整体指向优质且公平、提质又增效的农村教育供给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承载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价值。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性在于形成对发展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基础上,遵循合乎发展逻辑的路径指引。首先,聚焦学理研究,理论引领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其次,实施内部变革,整体提升农村教育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最后,组织外部保障,构建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价值理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姜超 邬志辉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是人们对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念选择,在内容上既要强调"普适性",更要强调"特殊性";在功能上既要发挥"愿景性",更要反映"现实问题";在主体上既要考虑"全社会",更要考虑"教育圈";在来源上既要追求"现代",也要强调"传统"。农村教育现代化应该秉持尊重、自主、包容、正义和绿色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指向了农村教育对象、农村学校管理、城乡教育关系、农村教育行政和农村教育发展模式,构成了具有前后逻辑和层次逻辑的有机整体,有助于指导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现代化 教育理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水山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建立健全了比较完整的新中国农村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城乡适用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正如"三农"问题一样,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存在的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全部得到圆满解决。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时,必须整体考虑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正确分析农村教育、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和规律,这是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哲学思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乐天
本文结合2003年1月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的信息资料,综合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农村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全民教育运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所取得的新进展及仍然面临的挑战,并对新世纪国际社会致力于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行动议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全球化 农村教育 农村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剑 冯建军
随着“三农”问题被提上日程,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也表现出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我们知道,在新兴的工业文明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业文明而成为社会主导的背景下,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成了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这种趋势也日益明显地反映到农村教育当中。我国农村教育实现城市化究竟是忧还是喜?是机遇还是陷阱?利弊权衡本身,也是一项重大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王荣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区域统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项关键举措。这两项举措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突出重点,解决问题,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改革税收金融体制,解决历史留下的债务问题;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能;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教育的治理制度;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建立现代教育的市场制度;完善立法司法体系,强化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通过这些措施,调整和完善两项举措,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税费改革 以县为主 体制 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