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6)
2023(7658)
2022(6769)
2021(6182)
2020(5534)
2019(13027)
2018(12726)
2017(24936)
2016(13626)
2015(15096)
2014(15536)
2013(15602)
2012(14794)
2011(13212)
2010(13413)
2009(12597)
2008(12948)
2007(11772)
2006(9793)
2005(8913)
作者
(41192)
(34764)
(34451)
(33227)
(21980)
(16745)
(15956)
(13504)
(12853)
(12347)
(11717)
(11662)
(11077)
(11054)
(10950)
(10897)
(10818)
(10219)
(10051)
(9954)
(8727)
(8537)
(8495)
(7937)
(7892)
(7812)
(7796)
(7766)
(7050)
(6968)
学科
(56674)
经济(56616)
(39003)
管理(38730)
(30560)
企业(30560)
方法(29921)
数学(26873)
数学方法(26598)
(16977)
(15899)
中国(13718)
(13252)
(11382)
财务(11355)
财务管理(11323)
(11026)
农业(10825)
企业财务(10807)
(10725)
贸易(10725)
(10418)
业经(10405)
(9964)
银行(9939)
地方(9893)
(9413)
金融(9409)
(9297)
(8471)
机构
大学(201992)
学院(199754)
(82730)
经济(80969)
管理(75520)
研究(68092)
理学(65029)
理学院(64260)
管理学(62976)
管理学院(62583)
中国(52230)
科学(43002)
(42275)
(40261)
(38485)
(35849)
研究所(32569)
业大(32126)
财经(31924)
中心(31894)
农业(30660)
(30084)
(28951)
北京(26589)
经济学(26181)
(25434)
师范(25149)
(23966)
经济学院(23939)
财经大学(23842)
基金
项目(132265)
科学(103228)
基金(96648)
研究(93044)
(85544)
国家(84847)
科学基金(71488)
社会(58470)
社会科(55475)
社会科学(55456)
(51059)
基金项目(51034)
自然(47493)
自然科(46324)
自然科学(46306)
自然科学基金(45515)
(43707)
教育(43276)
资助(40478)
编号(37121)
成果(30542)
重点(30237)
(30017)
(27833)
(26974)
科研(26271)
课题(25576)
教育部(25346)
创新(25331)
(25198)
期刊
(85238)
经济(85238)
研究(56322)
中国(37069)
学报(35466)
(33786)
(33566)
科学(30743)
大学(26021)
管理(25035)
学学(24698)
农业(22335)
(19539)
金融(19539)
教育(18222)
技术(16311)
财经(15995)
经济研究(14222)
(13644)
业经(13193)
(12398)
问题(11807)
(10909)
统计(10821)
技术经济(10363)
理论(9811)
(9757)
财会(9713)
(9487)
商业(8868)
共检索到29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俞晶晶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笔者认为,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直至转回是一个完整的资产计价过程,贯彻这一过程的理念应该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是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基于此,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值得商榷。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程仲鸣  王海兵  
新准则正式实施的前一年,企业资产减值转回与计提新变化令人感兴趣。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企业存在将计提的减值准备突击转回的迹象,并找到一些新的盈余管理证据。如何防止企业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成为新的课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健明  王孜  
本文以2006年前上市的13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07~2009年新准则实施后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这些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影响,以及资产减值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宏观经济状况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存在正相关关系,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呈负相关关系。禁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没有反映资产价值的双向变化,企业仍可利用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在符合转回条件的基础上应当予以转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清清  
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会计制度中一项规定措施,目前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改善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等建议,旨在加快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完整的会计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妍  李永凤  
新资产减值准则中"(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会影响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文章以沪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长期资产减值并没有因为新规定而减少计提额,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与宏观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变化,但是长期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总体不高。另外,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中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比重最大,其次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胜勇  
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使银行从追求存贷款规模转变为对利润甚至对经济增加值的(EVA)的追求,但是在无法确保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足额计提的前提下,这样的利润导向将很可能是存在偏差的,并会导致银行盲目扩大存贷款规模,出现利润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统一和规范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规定和各银行间政策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循建  
文章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标准及其估计损失与实际损失的差额等方面,说明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促使企业既能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主权,又能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水平,杜绝或尽可能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事情发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小雪  钟翔宇  
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推行,随后逐渐推广到所有公司。这次出台的新准则在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计量、存货管理办法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妮  
文章主要针对新准则中的第8号准则进行了一下新旧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条件下新准则执行中应注意、应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宪英  李洪光  
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遏止利润操纵 ,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收益、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又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周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此次会计准则的重大变革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劲松  管楠楠  
企业已按照制度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尚未明晰,且在计提的具体内容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的计算程序,使企业具有很大灵活处理空间,更为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更多的情况却是成为上市公司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进而粉饰会计报表。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治理与防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一、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含预计净残值等的变更)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转回、冲销等环节,基本上都涉及到对会计损益的影响,同时,它使得资产的计价基础发生重大改变,直接关系到资产的计税基础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此,税法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其中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一、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减值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从上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