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9)
- 2023(13817)
- 2022(12298)
- 2021(11620)
- 2020(9563)
- 2019(21581)
- 2018(21513)
- 2017(41260)
- 2016(22357)
- 2015(24885)
- 2014(24389)
- 2013(23687)
- 2012(21337)
- 2011(19311)
- 2010(19091)
- 2009(17752)
- 2008(16825)
- 2007(14622)
- 2006(12836)
- 2005(10845)
- 学科
- 济(82155)
- 经济(81969)
- 管理(65162)
- 业(58583)
- 企(50551)
- 企业(50551)
- 方法(38389)
- 数学(31412)
- 数学方法(30995)
- 农(23570)
- 中国(22239)
- 财(21409)
- 学(20902)
- 业经(20539)
- 理论(16963)
- 地方(16909)
- 环境(16654)
- 和(16292)
- 农业(15280)
- 制(15007)
- 务(13996)
- 贸(13926)
- 财务(13922)
- 贸易(13918)
- 财务管理(13899)
- 易(13488)
- 企业财务(13165)
- 划(13157)
- 技术(12997)
- 教育(12517)
- 机构
- 大学(306701)
- 学院(305341)
- 管理(122676)
- 济(113971)
- 经济(111326)
- 理学(106965)
- 理学院(105784)
- 管理学(103805)
- 管理学院(103264)
- 研究(100176)
- 中国(72812)
- 京(65479)
- 科学(64340)
- 财(52312)
- 所(49264)
- 农(47179)
- 业大(46987)
- 中心(45480)
- 研究所(45212)
- 江(43132)
- 财经(42519)
- 范(42124)
- 师范(41754)
- 北京(41416)
- 经(38642)
- 院(37428)
- 农业(36369)
- 州(35429)
- 师范大学(33797)
- 经济学(33123)
- 基金
- 项目(216667)
- 科学(169894)
- 研究(159696)
- 基金(155902)
- 家(135721)
- 国家(134579)
- 科学基金(115576)
- 社会(100008)
- 社会科(93862)
- 社会科学(93833)
- 省(84927)
- 基金项目(83325)
- 自然(75412)
- 自然科(73527)
- 自然科学(73512)
- 教育(73431)
- 自然科学基金(72154)
- 划(71563)
- 编号(66152)
- 资助(63110)
- 成果(53044)
- 重点(48446)
- 部(46821)
- 发(45498)
- 课题(44955)
- 创(44769)
- 创新(41597)
- 科研(41410)
- 项目编号(40946)
- 大学(40397)
- 期刊
- 济(126029)
- 经济(126029)
- 研究(87206)
- 中国(54789)
- 学报(50168)
- 科学(45915)
- 管理(43637)
- 农(42729)
- 财(39042)
- 大学(38292)
- 教育(37559)
- 学学(35796)
- 农业(30003)
- 技术(26204)
- 业经(22716)
- 融(21638)
- 金融(21638)
- 财经(19624)
- 经济研究(19448)
- 图书(17868)
- 经(16706)
- 问题(15913)
- 科技(15904)
- 版(14966)
- 林业(14608)
- 理论(14602)
- 业(14467)
- 资源(13936)
- 现代(13688)
- 技术经济(13591)
共检索到433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煜莹 洪燕真 杨小军 林伟星 陈婕 林晓芸 江海艺
森林生态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森林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性探索一直受到多学科领域众多专家的关注,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实现森林资源优化、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森林系统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森林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森林治理与林业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背景下,梳理与总结森林生态治理的研究,对未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付诸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将从森林生态治理的概念及演化出发,总结相关理论支撑与方法体系,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梳理森林治理在行动主体、政策制度及效益评估等方面研究成果,发现当前森林生态治理文献在研究内容上尚存在盲点和不足之处。基于当前局限提出未来在治理主体方面的研究应逐渐向主体间的互动机制转变,注重治理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交融、本土化提升,强化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探索,进一步丰富森林政策与地方制度关系的研究,建立现代森林治理效益的综合评估框架等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有绪
世界森林植被在地圈、生物圈过程中起有积极的作用,这在近地表大气层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是一些物质的“汇”和能量积聚的“库”,也是另一些物质和能量释放的“源”,而且是大气—植被—土壤系统的生物产显贮库和能量转化的重要通道。世界森林生态系统被认为是适应于由寒冷至热带宽广的气候带,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乔灌木组成,具有最复杂时空结构,最大反馈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也即具较大弹性和稳定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最大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是陆地光合产物的主要部分。它由于其复杂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通道,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生产力,并在生物地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有主要作用。迄今森林生态系统结...
关键词:
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曹先磊 何丹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森林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等。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自然资源管理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涵盖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但目前普遍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评估结果存在重复性。因此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时,除要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继续深入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曹先磊 何丹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森林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等。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自然资源管理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涵盖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但目前普遍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评估结果存在重复性。因此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时,除要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继续深入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应根据国情和林情来研究适合社会发展背景的管理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颖 潘静 Ernst-August Nuppenau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无论是对人类的生存还是人类的福利都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目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与热点问题。文章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估理论、方法、现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等。在此基础上指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仍处在不断丰富、完善和扩展的过程中,未来相关研究应关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完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指标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颖 吕洁华
生态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森林在提供林业公共产品方面发挥具大的生态作用。由于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反映的模糊性,目前尚难准确评估其价值。通过对国内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轨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建议国内研究应进一步提升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理论探索,并推进应用成果的转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波 支玲 刑红
概述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体状况,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综述 补偿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利民 沈文星
在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国,人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森林生态十分脆弱、林产品贸易与气候关系被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背景下,文章从林产品贸易与森林资源的关系、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的关系、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的关系及林产品贸易和碳排放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有关林产品贸易和我国森林资源及生态关系文献的研究概况,之后从理论创新、数据类型和概念界定、方程设定和回归估计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特点,最后从林产品贸易和森林资源、生态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前提、研究视角、研究范
关键词:
林产品贸易 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 森林碳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梁文远 李凌超 刘金龙 龙贺兴
森林转型是指一国森林面积由减少到增加的现象。在全球森林总体持续减少的今天,有必要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实现了森林面积的增长。为了总结国际上20多年的森林转型研究的成果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文章梳理了森林转型国家历史经验证据、森林转型产生的路径和目前一般化的理论解释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转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森林转型 产生路径 理论解释框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丛之华 万志芳
对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森林认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着重归纳分析了森林认证的特点、实施的影响因素、森林认证的影响、森林认证与合法性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信任与森林认证关系等方面的成果和主要观点。在评价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志高
根据中国的研究现状,介绍森林认证的内涵及动力机制,论述森林认证的理论基础,分析森林认证对森林经营、各相关利益主体、林产品贸易等的影响;指出目前中国森林认证面临着市场动力不足、认证环境不优、原料来源不洁、认证过程失信等挑战;并提出建立自己的森林认证体系,实现多重国际互认,借森林认证促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梁文远 李凌超 刘金龙 龙贺兴
森林转型是指一国森林面积由减少到增加的现象。在全球森林总体持续减少的今天,有必要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实现了森林面积的增长。为了总结国际上20多年的森林转型研究的成果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文章梳理了森林转型国家历史经验证据、森林转型产生的路径和目前一般化的理论解释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转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森林转型 产生路径 理论解释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维忠 刘胜 杨帆 傅新红
随着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关森林碳汇与反贫困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普遍关注的议题。本文在回顾森林碳汇扶贫提出背景及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扶贫视域下的森林碳汇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认为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森林碳增汇与扶贫的权衡关系是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深入开展森林碳汇扶贫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
关键词:
碳汇 反贫困 生态补偿 综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国双 邹玉友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以及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开展,如何有效推进森林碳汇供需对接已成为森林碳汇研究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从供需视角出发系统地梳理森林碳汇研究前沿观点与成果。研究表明:森林碳汇发挥经济、社会与生态三重效益,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扶贫作用凸显;"京都规则"下森林碳汇需求动力不足,以制度创新助推碳排放企业森林碳汇需求急需探讨;我国森林碳汇供给潜力巨大,森林碳汇供给主体纵向一体化和科学的碳汇计量方法是森林碳汇供给基础条件;森林碳汇市场构建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问题值得思考。
关键词:
森林碳汇需求 森林碳汇供给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维忠 刘胜 杨帆 傅新红
随着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关森林碳汇与反贫困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普遍关注的议题。本文在回顾森林碳汇扶贫提出背景及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扶贫视域下的森林碳汇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认为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森林碳增汇与扶贫的权衡关系是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深入开展森林碳汇扶贫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
关键词:
碳汇 反贫困 生态补偿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