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0)
- 2023(11950)
- 2022(10447)
- 2021(10181)
- 2020(8213)
- 2019(18936)
- 2018(18782)
- 2017(36066)
- 2016(19733)
- 2015(22381)
- 2014(22263)
- 2013(21775)
- 2012(20051)
- 2011(17959)
- 2010(17890)
- 2009(16449)
- 2008(16126)
- 2007(14312)
- 2006(12602)
- 2005(10766)
- 学科
- 济(76490)
- 经济(76314)
- 管理(55008)
- 业(51114)
- 企(43960)
- 企业(43960)
- 方法(35357)
- 数学(28637)
- 数学方法(28225)
- 农(21324)
- 中国(20804)
- 学(20609)
- 业经(18632)
- 财(18104)
- 理论(16403)
- 地方(15364)
- 和(14702)
- 农业(13944)
- 制(13348)
- 教育(13033)
- 贸(12721)
- 贸易(12712)
- 易(12305)
- 技术(11718)
- 环境(11560)
- 务(11466)
- 财务(11398)
- 财务管理(11376)
- 企业财务(10775)
- 划(10589)
- 机构
- 大学(280212)
- 学院(277312)
- 管理(109902)
- 济(102390)
- 经济(99892)
- 理学(95370)
- 理学院(94273)
- 管理学(92490)
- 管理学院(91989)
- 研究(91162)
- 中国(65674)
- 京(60110)
- 科学(58860)
- 财(46914)
- 所(45609)
- 农(42959)
- 研究所(41660)
- 业大(41629)
- 中心(41010)
- 江(39750)
- 范(39558)
- 师范(39216)
- 北京(38099)
- 财经(37971)
- 经(34365)
- 农业(33560)
- 院(33018)
- 州(32944)
- 师范大学(31736)
- 技术(30045)
- 基金
- 项目(190838)
- 科学(148918)
- 研究(141890)
- 基金(136357)
- 家(117948)
- 国家(116877)
- 科学基金(99924)
- 社会(88009)
- 社会科(82318)
- 社会科学(82292)
- 省(74933)
- 基金项目(72669)
- 教育(65625)
- 自然(64479)
- 划(63033)
- 自然科(62942)
- 自然科学(62929)
- 自然科学基金(61756)
- 编号(59738)
- 资助(55543)
- 成果(49626)
- 重点(42196)
- 部(41429)
- 课题(40807)
- 发(40113)
- 创(39232)
- 项目编号(37279)
- 创新(36366)
- 科研(36098)
- 大学(35949)
- 期刊
- 济(115653)
- 经济(115653)
- 研究(81921)
- 中国(52039)
- 学报(46558)
- 科学(41814)
- 农(40314)
- 管理(39669)
- 教育(37797)
- 大学(35155)
- 财(34963)
- 学学(32575)
- 农业(28362)
- 技术(23977)
- 融(19875)
- 金融(19875)
- 业经(18988)
- 财经(18327)
- 图书(18138)
- 经济研究(17391)
- 经(15558)
- 问题(14620)
- 理论(14257)
- 版(13966)
- 科技(13862)
- 业(13508)
- 实践(13248)
- 践(13248)
- 技术经济(12853)
- 现代(12476)
共检索到401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汉
政党是古典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议题。政党社会学可以分为"社会中的政党"与"政党中的社会"两种研究路径。前者关注政党—社会关系,比如政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后者关注政党内部构成的"小社会",即政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前者是政治社会学的路径,后者是组织社会学的路径。政党社会学传统的复兴,需要社会学家关注政党与身份群体的互动关系以及政党在其中所发生的组织变迁。
关键词:
政党社会学 历史传统 研究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汉
政党是古典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议题。政党社会学可以分为"社会中的政党"与"政党中的社会"两种研究路径。前者关注政党—社会关系,比如政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后者关注政党内部构成的"小社会",即政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前者是政治社会学的路径,后者是组织社会学的路径。政党社会学传统的复兴,需要社会学家关注政党与身份群体的互动关系以及政党在其中所发生的组织变迁。
关键词:
政党社会学 历史传统 研究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伟 禹海霞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治以实现其利益和主张,但是在没有政治制度和组织保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政治混乱甚至是暴力革命,而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具有吸纳和同化政治参与、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既扩大中产阶级政治参与又保证政治稳定的目标,必须发挥政党的作用。亨廷顿关于中产阶级政治参与、政党功能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对于今天中国在中间阶层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扩大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实现社会政治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庆兵
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对英、美两国不同的政党认同转换现象进行了经验分析和逻辑分析,认为英国和美国不同的制度结构和政党组织特征形塑了选民的投票行为,使得英国和美国虽然具有相同文化基础,都实行单选区和两党制,但是在选举中政党认同的转换频率却不相同,英国选民的政党认同转换频率明显低于美国选民转换政党认同的频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峰
执政党合法性的维持和增进与不断开发合法性资源紧密相连;同时,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其社会整合具有某种同一性。文章聚焦于对执政党合法性增进、社会整合有效展开具有重要意义的四大要素,即制度、政策、意识形态和组织,分别从制度资源与规范整合、政策资源与利益整合、意识形态资源与价值整合、组织资源与组织整合这四个角度来论述转型期中国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整合。
关键词:
执政党 合法性资源 社会整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永红
当今世界政党认同面临着挑战和进一步建构的必要。从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角度可以发现,在委托式治理发展中,政党随之产生并成为其运作的主要组织依托,它具有较强的利益代表功能和制度建构功能,这为大众型政党的较高的社会认同奠定了基础。在参与式治理中,政党的代表功能由于受到公民参与和其它代表工具的挑战而日益萎缩,政党日益"国家化",其社会联系和民众认同日趋薄弱,这严重影响了政党及其制度性功能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虽然也面临一些相似和独特的认同挑战,但她始终以引领与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创新功能实现方式,不仅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社会认同,而且为西方政党认同的社会建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甫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经济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经济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它具有两种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当今世界,政党在多数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政党制度实际上已成为衡量和把握世界各国政治秩序的晴雨表。由于政党力量的变化在于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的变化,所以历史上各政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非执政党)都在争取尽可能多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因此,现代政党发展趋势是,政党的社会属性在逐步加强。本文就此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沃纳·普芬尼希 刘鹏
本文探讨了转型的含义,分析了社会民主党的变革,特别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的转型,介绍了这一转型的基本事件、主要人物、背景、原因、结果、及其影响。本文还就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问题做出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
转型 德国 社会民主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亦明 李中平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明确指出,执政党应当加强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才能实现党建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近几年随着博客、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即时通信用户的增长,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朝宗
社会中介组织自治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社会中介组织自治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社会中介组织自治首先必须推行依法治中的治理策略,其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多层次筹资模式,推进社会中介组织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社会中介组织人才建设的力度。
关键词:
社会中介组织 自治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曼琳 尹毅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用发展的思想并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新鲜经验。时代主题所凸现的实质问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执政党如何把握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对于执政党政治运作的价值趋向来说十分重要,对于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性认识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
时代主题 执政兴国 价值趋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唐敏
基于SOR理论构建红色旅游情境下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模型,以问卷工具在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展调研并获取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进一步运用fsQCA方法整合条件因素,探索代际差异下红色旅游对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机制与差异化组态路径。研究表明:第一,红色文化氛围正向影响红色旅游体验,促进政党认同在行为层面的表达。第二,物质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氛围、旅游认知体验和旅游文化体验任意一项因素均无法单独构成政党认同行为的充要条件。第三,红色旅游实现政党认同行为的代际差异显著,红色文化氛围对00后政党认同行为发挥了最核心的作用;红色旅游体验对90后政党认同行为发挥的作用最强;旅游认知体验是80后政党认同行为最重要的条件,物质文化氛围作为核心条件、制度文化氛围作为辅助条件同时存在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大;物质文化氛围是70后和60后产生政党认同行为的核心条件,旅游文化体验同时存在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大。本文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时雨
书名:《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作者:李培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201-7387-2出版时间:2020年11月定价:88元在我国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快社会发展速度,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逐渐开始对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以期能够加快我国社会化建设的速度。合理有效地将社会学理论内容运用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为东亚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一定思考,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金成
<正>社会学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主要用于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促进社会秩序的重建。在社会学传入到中国后,与本土思想和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丰富的成果。但是中国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仍然需要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与思想当中汲取更多学术资源。在这一背景下,景天魁撰写了《中国社会学:起源与延绵》一书,较详细地分析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情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培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社会一步步发展进步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现实的必然需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应该如何顺应潮流进行对应的调整与改变,应当如何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文章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
政党制度 中国 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