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2)
- 2023(5477)
- 2022(4830)
- 2021(4645)
- 2020(3785)
- 2019(8607)
- 2018(8715)
- 2017(16507)
- 2016(9424)
- 2015(10528)
- 2014(10370)
- 2013(10182)
- 2012(9866)
- 2011(8871)
- 2010(8746)
- 2009(7966)
- 2008(8175)
- 2007(7336)
- 2006(6631)
- 2005(5710)
- 学科
- 济(35620)
- 经济(35472)
- 管理(21839)
- 业(21144)
- 企(17930)
- 企业(17930)
- 方法(14926)
- 农(11027)
- 学(10752)
- 数学(10709)
- 数学方法(10530)
- 中国(9804)
- 理论(9306)
- 业经(9214)
- 财(9133)
- 地方(9009)
- 和(8283)
- 农业(7432)
- 教育(6553)
- 制(6197)
- 务(5617)
- 财务(5611)
- 财务管理(5605)
- 融(5510)
- 金融(5503)
- 企业财务(5309)
- 环境(4901)
- 贸(4703)
- 贸易(4702)
- 经济理论(4664)
- 机构
- 大学(134607)
- 学院(131050)
- 济(47456)
- 研究(47283)
- 经济(46307)
- 管理(45327)
- 理学(39040)
- 理学院(38399)
- 管理学(37522)
- 管理学院(37273)
- 中国(34241)
- 科学(31135)
- 京(29399)
- 所(24573)
- 财(23715)
- 农(23695)
- 研究所(22545)
- 范(21770)
- 师范(21550)
- 中心(21158)
- 江(20699)
- 业大(19937)
- 财经(18908)
- 农业(18774)
- 北京(18356)
- 师范大学(17713)
- 经(16993)
- 院(16751)
- 州(16215)
- 经济学(14874)
- 基金
- 项目(87828)
- 科学(68704)
- 研究(64471)
- 基金(63067)
- 家(55354)
- 国家(54840)
- 科学基金(46048)
- 社会(41251)
- 社会科(37602)
- 社会科学(37587)
- 省(34228)
- 基金项目(33922)
- 教育(30409)
- 自然(29841)
- 划(29601)
- 自然科(29106)
- 自然科学(29098)
- 自然科学基金(28585)
- 编号(26450)
- 资助(25012)
- 成果(23338)
- 重点(19888)
- 部(19564)
- 发(18802)
- 课题(18713)
- 创(17816)
- 科研(16920)
- 大学(16890)
- 教育部(16608)
- 创新(16578)
共检索到197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小丽
正确理解"社会"概念,无疑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思想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国内学界围绕"社会"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吉登斯在评述传统社会观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求解,提出"社会"概念的四因素说。对此,文章从经济哲学视角出发指出"社会"概念的本质规定是经济—生产关系;吉登斯所谓的社会空间、"所有权"、"制度丛结"和社会认同这四个因素都只是"社会"概念的外在影响因素。两种"社会"概念之间的差异源于分析"社会"的方法论的差异。就方法论而言,既不能把不同层次的社会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次的社会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本质抽象层面的社会规定。就理论与实践意义而言...
关键词:
社会 整体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 吉登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世祯
在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十分必要。我国学术界由于长期忽视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以至于出现诸多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误读与误解,特别是见诸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货币与纸币的关系、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年剩余价值率与年利润率的关系以及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之间的关系等,亟需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学习与研究进行辨正。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文军 卢江
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话题。在对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生产工人从“局部工人”向“总体工人”转变的逻辑。“总体工人”是由片面的“局部工人”社会地结合而成的一个总体性存在,它是在协作之中生成的一种有机的生产关系,它顺利地实现了生产活动在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总体工人”的出场一方面充实了无产阶级队伍、扩大了剥削材料、延展了剥削范围、构筑了严苛的劳动和工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未能实质性地改变阶级关系,“总体工人”依旧是自由的一无所有者、剩余价值的生产者或人格化的剩余劳动时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不仅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参照,也为我们展望人类未来前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向指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峰明
就资本的本性而言,作为一种经济范畴,资本是一种形式规定或具有形式规定性;其中,生产关系构成其本质规定,承载生产关系的种种物质实体则构成其物质规定。资本以实现价值增殖为目的,为此就必须与工人发生雇佣关系,雇佣劳动(制)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内容。雇佣劳动既不同于独立劳动,也不同于合作劳动。为生产而生产、为消费而消费,是资本最为本真的行为特征和规律,由此造成了各种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些问题的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和消除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关键词:
资本 资本特性 资本行为规律 《资本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勋
马克思的自然力理论及其启迪———读《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笔记李成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马克思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所包涵的丰富的理论财富,至今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关于自然力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人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马克思1864年上半年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最后一章的手稿,后来没有收入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这部手稿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最为详尽地论述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和逻辑起点的内涵和本质规定的文本。手稿对商品范畴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问题作了论述,在历史逻辑上确定了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的内在必然性;手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上,对商品范畴从"元素"到"结果"的理论逻辑上作了整体阐释。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完全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马克思1864年上半年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最后一章的手稿,后来没有收入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这部手稿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最为详尽地论述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和逻辑起点的内涵和本质规定的文本。手稿对商品范畴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问题作了论述,在历史逻辑上确定了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的内在必然性;手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上,对商品范畴从"元素"到"结果"的理论逻辑上作了整体阐释。商品范畴作为《资本论》始基范畴,完全是由马克思所说的"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全部发展过程决定的,完全是由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专有的特征"决定的。列宁依循马克思的思想精髓和科学方法,创立了以资本集中为始基范畴、以垄断为核心范畴的关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是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列宁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体系的发展,要依循"列宁路径",要避免"布哈林陷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作云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或从总体上来理解的生产关系。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并把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严格区别开来,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也具有形势上的紧迫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作为对人类社会有着至深影响的革命家和科学家,已离开世间整整140年了。时至今日,我们谈论和研究马克思,都要回到《资本论》这一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中去。因为《资本论》实现了对“历史科学”的具体呈现和人类文明的科学书写,它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资本论》直面人们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而深刻洞察到了历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全面剖解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逻辑。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充分表露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他始终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点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并由此提出了摧毁资本机制的颠覆性、革命性方案。《资本论》充分践行了马克思“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革命宣言。《资本论》是宝贵经典,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认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都需要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它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仍对当代世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历史科学 社会革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春玲
与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分析不同,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论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把特定社会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经济研究过程中始终强调社会关系分析,《资本论》中表述的核心范畴和基本原理突出地表明了这一分析主题。社会关系分析使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从现象层次深入到本质层次,为我们洞察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认识经济本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当代,重申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的研究,明确地把社会关系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对于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问题、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极端重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春玲
与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分析不同,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论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把特定社会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经济研究过程中始终强调社会关系分析,《资本论》中表述的核心范畴和基本原理突出地表明了这一分析主题。社会关系分析使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从现象层次深入到本质层次,为我们洞察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认识经济本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当代,重申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的研究,明确地把社会关系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对于经济学能够更好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基于选题、假说、变量、建模、样本以及检验等六个方面,文章对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分析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基本结论是:(1)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排斥矛盾思维,故计量分析难以提出并完成揭示经济变量内在本质的任务和要求;而辩证逻辑的矛盾分析在《资本论》中是一以贯之的,故马克思拒绝在现象层面兜圈子,必然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质为己任。(2)西方经济学基于唯心史观的方法论,必然将驱动经济发展的生理欲望最终归结为主观的"心理因素";而《资本论》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必然将驱动经济发展的社会矛盾最终归结为客观的"社会存在"。(3)就实证过程的起点、对象、路径、任务和目的而言,《资本论》之所以迥异于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方式不同。文章还讨论了有关数学分析的三个困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生平 张晶晶
资本逻辑是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内部联系,它不仅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更是资本本性在全球视域内的必然选择,是增值逻辑和扩张逻辑的内在统一。资本逻辑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核心,通过对其实体形态、关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深度批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这种悖论性的存在根源于资本逻辑本身,是资本二重性的必然结果,成为生产方式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内在弊病,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让资本创造的财富为全体劳动者平等地享有。资本逻辑本身就蕴含着超越资本逻辑的潜在力量,这不仅是资本自反性的必然结果,也是扬弃资本、超越资本逻辑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本质,培育资本的伦理精神和人文情怀,建构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推出千年风云人物或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名列前茅。这种评选活动,不仅反映西方专家学者的意向,也反映更广泛的民意。英国广播公司的评选工作,是通过网上民意测验、根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中的有关理论包涵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本文并不想牵强附会地套用马克思的某些论述来证明其人力资本观 ,而只希望通过分析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其中主要是分析资本特性、资本再生产和资本运动总过程的理论 )和劳动价值论 ,来探讨人力的资本化问题 ,其中将重点论述人力资本的资本特性和人力资本运动总过程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