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
2023(1196)
2022(856)
2021(529)
2020(283)
2019(615)
2018(686)
2017(1341)
2016(849)
2015(853)
2014(919)
2013(1056)
2012(1053)
2011(1010)
2010(831)
2009(249)
2008(110)
2007(102)
2006(84)
2005(49)
作者
(2563)
(2181)
(2176)
(1994)
(1276)
(1012)
(894)
(887)
(849)
(781)
(744)
(731)
(722)
(712)
(702)
(674)
(670)
(648)
(647)
(623)
(594)
(522)
(517)
(502)
(500)
(487)
(474)
(461)
(443)
(440)
学科
环境(7788)
管理(5609)
(4128)
经济(4128)
(3145)
规划(3074)
环境规划(3067)
(2797)
资源(2769)
生态(2385)
经济学(2043)
(1971)
环境经济(1952)
部门(1563)
门环(1563)
区域(1338)
(1338)
区域环境(1331)
(1210)
(1191)
方法(978)
(941)
企业(941)
数学(933)
数学方法(929)
中国(780)
地方(758)
利用(670)
(664)
发展(658)
机构
学院(11481)
大学(11229)
(5414)
经济(5351)
管理(4702)
研究(4279)
理学(4094)
理学院(4064)
管理学(4011)
管理学院(4002)
科学(3029)
中国(2895)
业大(2480)
(2397)
(2186)
(2032)
中心(2003)
研究所(1951)
农业(1838)
(1769)
经济学(1701)
(1661)
经济管理(1642)
经济学院(1558)
(1536)
(1516)
环境(1488)
实验(1486)
财经(1442)
实验室(1440)
基金
项目(9928)
科学(8131)
基金(7720)
(7067)
国家(7048)
研究(6761)
科学基金(6121)
社会(4513)
社会科(4353)
社会科学(4353)
基金项目(4293)
(4276)
自然(4249)
自然科(4118)
自然科学(4118)
自然科学基金(4032)
(3670)
(2821)
(2578)
资助(2575)
教育(2569)
计划(2450)
重点(2410)
发展(2196)
科研(2172)
(2153)
(2123)
科技(2089)
创新(2069)
编号(2060)
期刊
(4813)
经济(4813)
科学(2406)
学报(2269)
研究(2044)
(1860)
中国(1689)
大学(1611)
学学(1609)
生态(1431)
农业(1325)
管理(1292)
资源(1275)
(936)
林业(913)
(825)
技术(792)
科技(792)
业经(756)
业大(604)
技术经济(589)
经济研究(569)
(561)
环境(553)
中国农业(531)
(529)
金融(529)
问题(523)
自然(486)
农业大学(440)
共检索到14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张雨  谭嫣然  
2021年8月12日,"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适应性设计下的风景园林"2021风景园林国际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风景园林学会亚太气候工作组和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承办。国内外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1000多位师生参会,《中国园林》《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北风景园林》等学术期刊予以媒体支持。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徐强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高翅教授致辞。高翅教授基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目标和古代营城规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张雨  谭嫣然  
2021年8月12日,"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适应性设计下的风景园林"2021风景园林国际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风景园林学会亚太气候工作组和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承办。国内外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1000多位师生参会,《中国园林》《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北风景园林》等学术期刊予以媒体支持。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徐强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高翅教授致辞。高翅教授基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目标和古代营城规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郭文娟  陈嫣蕊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工作组的专访,了解亚太地区各国风景园林应对“双碳”目标的切实行动,将弹性设计与低碳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对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飞凤  
城市风景园林景观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向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所,还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使气温更稳定、空气更湿润。另外,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能融入人文景观,为增加城市文化价值和人文气息提供支撑。园林景观设计囊括多个环节,不仅要着眼整体做好全盘规划,还要注重每个细节,确保低碳理念能够贯彻落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么贵鹏  夏韬  
在第13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研讨会中,与会代表交流了风景园林专业的最新实践和专题研究,体现了以"低碳园林"和"地域创新"为导向的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具有代表性交流项目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得到相关的启示,并对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进行展望和思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志远  史作廷  石敏俊  杨德伟  龙如银  周宏春  林思佳  郭瑞芳  王宇杰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复杂巨系统,要解决"双碳"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站在全局的角度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考虑和规划;而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结构、碳中和起点强度等方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多重阻力和艰巨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等手段,综合考虑减排与增汇两种途径,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从技术、经济、制度三个层面多维发力,逐一突破,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性的能源生产、转化和管理方式转变;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证交易制度;采取经济激励政策,平衡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额,引导资本流向低碳技术领域;着力突破清洁能源利用的瓶颈,切实改变能源结构,全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绿色转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瑞华  邢文迪  刘纬纬  李荣香  
为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碳税作为公认的碳减排重要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碳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碳税制度,同时为保障碳税在我国合理适时开征,提出废除资源税中有关二氧化碳的税目、适时开征碳关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碳交易制度以及设立节能减排支出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颖  吴杰  范天正  
"3060"碳达峰碳中和(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正是热议话题。2020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简称《碳管理办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焕  钱之凌  徐鑫  
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中国的碳达峰及碳中和,本文使用199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中国整体以及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从国家整体视角,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实现碳减排;(2)从区域视角,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3)从空间视角,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对本地区碳排放存在负向空间直接效应,对其他区域碳排放也存在负向的空间间接效应;(4)从影响路径视角,中国整体和东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部地区能源消耗在影响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技术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可能原因是存在技术减排的反弹效应。西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不是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佳   孙启鹏   高捷   张士行   乔佳璐   李弢  
论文首先以人均GDP、能源强度、客货运周转量、不同运输方式周转量占比为自变量,以交通运输碳排放为因变量构建STIRPAT模型,然后以2030年碳达峰为主要约束条件,以运输能源消耗最小、总运输周转量最大为目标构建运输结构优化模型,采用NSGA2算法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基于熵权-Topsis法选择最佳运输结构,最后进一步求得从现有运输结构到2030年最佳运输结构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下2030年我国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占比分别为13.05%、30.05%、56.52%、0.38%,能源消耗量为19 024.90万吨标准煤,总运输周转量为293 759.86亿吨公里。同等运输周转量下,优化后的运输结构与现有结构相比,能源消耗量减少了30.45%。另外,运输结构优化路径显示,“公转铁、公转水”的最优调整期主要集中于2023—2026/2027年。上述研究对我国低碳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佳   孙启鹏   高捷   张士行   乔佳璐   李弢  
论文首先以人均GDP、能源强度、客货运周转量、不同运输方式周转量占比为自变量,以交通运输碳排放为因变量构建STIRPAT模型,然后以2030年碳达峰为主要约束条件,以运输能源消耗最小、总运输周转量最大为目标构建运输结构优化模型,采用NSGA2算法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基于熵权-Topsis法选择最佳运输结构,最后进一步求得从现有运输结构到2030年最佳运输结构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下2030年我国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占比分别为13.05%、30.05%、56.52%、0.38%,能源消耗量为19 024.90万吨标准煤,总运输周转量为293 759.86亿吨公里。同等运输周转量下,优化后的运输结构与现有结构相比,能源消耗量减少了30.45%。另外,运输结构优化路径显示,“公转铁、公转水”的最优调整期主要集中于2023—2026/2027年。上述研究对我国低碳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向东  冯泽华  
当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正处于攻坚期、窗口期。数字化浪潮下,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层次嵌入国家公共治理全局,形塑了基于数据、面向数据并经由数据的数据治理逻辑。基于碳达峰面临碳治理主体区隔、碳数据质量不高、碳应用停滞不前等系列挑战,必须革新传统治理逻辑和机制体系,数据治理逻辑在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中的价值因而得以证成。数据治理逻辑革新了“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式”的传统范式,深度嵌入了碳达峰治理图景中赋能碳数据获取、管理和应用的全流程、全链条,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三维联动、三方驱动的碳达峰治理架构。须处理好政府管理、市场配置和社会自治的协同嵌套关系,合理界定并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实现碳达峰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建设有为政府推进数字化碳治理方式,通过维护有效市场形塑数字化碳交易模式,通过打造活力社会发展数字化碳普惠机制,以此构筑交织多元、公私有序的碳行动数智体系,赋能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涛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确立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框架。10月26日,国务院在前述意见的基础上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指出,在未来10年内碳达峰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重点要求做好"碳达峰十大行动"。这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日渐完善的标志。《行动方案》对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明确了碳达峰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