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3)
2023(11588)
2022(9560)
2021(8515)
2020(6475)
2019(14401)
2018(14024)
2017(26444)
2016(14087)
2015(15242)
2014(14680)
2013(14204)
2012(13250)
2011(12136)
2010(12195)
2009(11105)
2008(10485)
2007(9123)
2006(8374)
2005(7567)
作者
(38382)
(31883)
(31876)
(30020)
(20275)
(15159)
(14334)
(12356)
(12191)
(11233)
(10874)
(10703)
(10094)
(9879)
(9834)
(9777)
(9513)
(9291)
(9270)
(9124)
(7780)
(7774)
(7627)
(7396)
(7221)
(7052)
(7014)
(6988)
(6424)
(6321)
学科
(62061)
经济(61996)
管理(40693)
(35618)
(27461)
企业(27461)
中国(23492)
地方(21146)
(18469)
方法(16433)
环境(16055)
业经(15792)
数学(13339)
数学方法(13217)
(12701)
农业(12520)
(12452)
(11802)
(11267)
地方经济(11128)
(10775)
金融(10774)
(10675)
(10672)
银行(10663)
贸易(10662)
(10431)
(10213)
(9574)
(9421)
机构
学院(193678)
大学(187878)
(79980)
经济(78166)
管理(71613)
研究(69601)
理学(60558)
理学院(59825)
管理学(58909)
管理学院(58548)
中国(52635)
科学(41117)
(40541)
(36739)
(33747)
中心(31752)
研究所(30224)
(29770)
(29486)
财经(28500)
(28238)
师范(28007)
(26063)
(25815)
业大(25610)
北京(25512)
(24670)
经济学(24552)
农业(22544)
师范大学(22330)
基金
项目(128834)
科学(103124)
研究(98716)
基金(92122)
(79473)
国家(78761)
科学基金(68404)
社会(64863)
社会科(61522)
社会科学(61507)
(52119)
基金项目(48634)
教育(44153)
(43246)
自然(41208)
编号(40401)
自然科(40221)
自然科学(40216)
自然科学基金(39430)
资助(34903)
(34454)
成果(32088)
重点(29521)
课题(28923)
发展(28218)
(27725)
(27489)
(27348)
国家社会(26965)
创新(25671)
期刊
(98594)
经济(98594)
研究(60969)
中国(42169)
(29214)
管理(27373)
(26827)
科学(26409)
学报(25300)
教育(24072)
农业(20240)
(19953)
金融(19953)
大学(19753)
业经(18944)
学学(18590)
技术(16142)
经济研究(15711)
问题(13849)
财经(13365)
(11697)
(10646)
(9957)
商业(9937)
现代(9929)
资源(9367)
(9120)
科技(9042)
(8690)
论坛(8690)
共检索到300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常志平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风险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期因素,"碳中和"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共同愿景,其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在于城市治理。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为依托的智慧城市建设是重要抓手,已经成为国内外推进"碳中和"目标达成的未来可行性路径。本文分析当前城市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难题,并在借鉴欧盟等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就"碳中和"视角下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颖  
现代城市治理是一个多元参与、理性协商的过程。社会组织作为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载体,虽然在推进城市治理创新、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和满足社会公众服务需求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良性协作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结构不均衡的状况日益凸显、独立地位自治能力亟需增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因此,可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的统筹性、实现组织机制的导向性、坚持公共服务的独立性、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性等途径来促进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艳  郑贺允  葛力铭  
在我国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突破"碳锁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政策影响碳排放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能够通过优化技术选择、提升财政扶持力度和提高生活质量三方面促降碳排放,但产业协调对碳排放的影响尚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会随着不同的区域位置、不同投入程度的创新驱动要素、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资源种类的资源型城市而产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更能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文章扩充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碳排放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政策对碳排放的传导途径,对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浒  李琦  承继成  
“数字城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字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将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综合决策、技术集成的需求 ,是一个理想的平台。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并在研究数字城市产生背景、国内外现状之后 ,提出了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市研究框架。并对数字城市所包含的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小庆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数字城市的内涵及功能,建立从城市基础数据资源到宏观政策法规的数字城市系统模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方法与工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钢华  
2012年,在《可持续旅游杂志》(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创刊20周年的主编社论(editorial)中,比尔·布兰威尔和伯纳德·莱恩(Bill Bramwell&Bernard Lane)两位主编对创新性的可持续旅游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评论。其中,两位教授在预测可持续旅游研究领域新兴的发展趋势时指出,可持续旅游的治理(governance of sustainable tourism)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因为这一议题开启了关于企业与活动(enterprises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琰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影响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安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城市首当其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本文就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如何通过低碳生态发展之路来达到碳减排进行了系统论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旭东  
<正>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升级。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新的着力点,也成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艾健明  
针对当前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建设问题。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注重诚信、强调与员工的和谐关系、倡导创新、关注公司社会责任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恰好是良好公司治理所能达成的目标,也是公司社会责任所关注的内容,因此,可持续发展与良好的公司治理有着相对一致的内涵,并可借鉴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可构建一套内生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制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新明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地解决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满足公众和社会利益,以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晓云  王赟潇  
本文在揭示封闭式与开放式住宅区不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对两种建设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开放式住宅区在土地资源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更有效,更加符合当前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当在考虑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逐步推广开放式住宅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晓云  王赟潇  
本文在揭示封闭式与开放式住宅区不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对两种建设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开放式住宅区在土地资源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更有效,更加符合当前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当在考虑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逐步推广开放式住宅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继远  张军民  
本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住区环境创造的客观要求 ,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创造的观念、方法与措施。文章指出 ,城市住区环境创造应以人为本 ,达到空间环境充足、生态环境优良、视觉环境优美、文化环境典雅、人文环境高尚、智能环境先进 ,使人、空间和环境有机结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海平  陈应东  钱海忠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数字环境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在剖析数字环境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建立数字城市的模式和框架结构,并阐述了其相关技术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的是探讨在数字环境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