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3)
2023(7534)
2022(5769)
2021(5163)
2020(3824)
2019(8940)
2018(8176)
2017(14408)
2016(7679)
2015(8460)
2014(8241)
2013(8186)
2012(7715)
2011(6966)
2010(6979)
2009(6529)
2008(5162)
2007(4169)
2006(3902)
2005(3747)
作者
(20234)
(16763)
(16395)
(15965)
(10344)
(8021)
(7626)
(6473)
(6398)
(6016)
(5785)
(5665)
(5377)
(5280)
(5252)
(5114)
(4960)
(4874)
(4822)
(4745)
(4121)
(3945)
(3928)
(3864)
(3860)
(3823)
(3742)
(3659)
(3404)
(3352)
学科
(29581)
经济(29565)
(24714)
金融(24714)
管理(23712)
(21794)
银行(21787)
(21249)
(20074)
中国(17905)
(17072)
企业(17072)
环境(12155)
中国金融(10964)
(9652)
(9361)
地方(9266)
方法(8835)
业经(8551)
数学(7869)
(7827)
数学方法(7788)
(6781)
财务(6767)
财务管理(6755)
(6650)
企业财务(6528)
(6472)
(6003)
贸易(5994)
机构
学院(96512)
大学(94709)
(44277)
经济(43407)
研究(36254)
中国(35966)
管理(35275)
理学(29199)
理学院(28890)
管理学(28482)
管理学院(28304)
(21311)
(19787)
中心(19742)
科学(19341)
(17106)
(16625)
财经(16244)
银行(16058)
(15550)
研究所(15385)
金融(15245)
(14916)
(14834)
(14724)
经济学(14576)
(14494)
(13575)
经济学院(13115)
人民(12979)
基金
项目(64748)
科学(51372)
研究(49728)
基金(47058)
(40479)
国家(40130)
科学基金(35001)
社会(32548)
社会科(31074)
社会科学(31066)
(26002)
基金项目(24630)
教育(21735)
(21522)
自然(20912)
自然科(20430)
自然科学(20429)
自然科学基金(20066)
编号(19447)
资助(17916)
(15908)
重点(15353)
成果(15162)
(14999)
国家社会(14112)
创新(14079)
课题(13852)
(13700)
(13425)
发展(13283)
期刊
(47982)
经济(47982)
研究(32565)
(27931)
金融(27931)
中国(24101)
(16429)
管理(13943)
学报(13529)
(13299)
科学(12486)
教育(11057)
大学(10535)
学学(9675)
技术(8634)
农业(8205)
经济研究(8179)
财经(7813)
业经(6942)
(6748)
国际(6302)
理论(6200)
(5820)
实践(5689)
(5689)
中国金融(5269)
问题(5171)
图书(5026)
(4849)
世界(4574)
共检索到166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政委   钱立华   方琦   尹春哲   徐金  
2023年以来,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都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2023年10月30—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为绿色金融发展再次注入强大动力。随着广义绿色金融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国内外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市场和相关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呈现出全球转型金融持续推进、可持续债券市场稳步增长、全国碳市场价格持续提升、自愿减排市场迎来发展机遇、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等五大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2015年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中国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201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12月,在中国的倡议推动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孟禹   郭凯   张莹莹  
本文基于2006年-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和验证了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碳排放水平下,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以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绿色金融可以同时通过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助力经济低碳转型。但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在高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的调节机制没有发挥出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为负向,在低碳排放地区能源结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发挥了正向的调节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刚刚落幕的G20杭州峰会上,我国倡导的绿色金融理念被首次纳入G20议程。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将绿色金融列为战略性优先事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用更低价格、更长期限、更多元的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不仅是中国在经济转型中的有益经验,也将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21世纪前半叶,绿色低碳注定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宏大工程。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守护人类共同居住的环境、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绿色金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国银行业开始尝试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的探索和实践,一时间,绿色金融业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大建  
以各种金融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或者说,以金融手段促进美丽中国的实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也付出了环境方面的沉重代价。在面对转型和发展双重问题的今天,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基本内涵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各种金融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翊高  
城市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自确定"30·60"目标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正加快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湘潭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全国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拥有华菱湘钢、湘电集团、江南机器、江麓军工等大型国有工业企业。早在2014年,湘潭市就开始探索低碳转型之路,亚洲开发银行通过技术援助项目的方式,支持湘潭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设计。2021年9月末,湘潭市绿色贷款余额158.99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6.99%,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3.25个百分点,湘潭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表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新平  
2017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抢抓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机遇,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组织体系、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绿色产融结合的有效路径,为绿色金融支持资源富集区域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新疆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旸  薛杨阳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了浙江、广东、江西、贵州、新疆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本期专题邀请来自央行、试验区、金融机构和学界专家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总结和交流实践经验,分析各地区与相关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宣传绿色金融的理念、工具与方法,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速经济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把握新一轮经济金融发展机遇、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既是全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平衡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经济必然催生绿色金融。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也是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廖理  马骏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浙江、江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起东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复杂性和广泛性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014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95%可信度)。气候变暖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升温幅度的提高,其可能性、严重性和不可逆性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显著减排,只有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才能实现《巴黎协定》1.5摄氏度温控目标。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决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剑鲲  
问题传统企业如何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潮流中寻找发展空间,把握绿色机遇?2008-2009年可谓"多变之秋":全球经济危机、出口下滑、奥运会成功举办、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农地入市、全球气候大会、小岗村60%土地实现流转……这些表面看似毫不相关事情都在推动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那就是商机无限的绿色产业。首先,要有破有立,唯有破旧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月超  秦捷  
环境作为平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允许企业获得与保护环境相关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收益和利益,防止负面的环境影响。特别重要的是,在扩大环境活动的基础经济中,现代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达到消耗自然资源的最优比例。文章致力于绿色技术的应用问题和决策方向在我国工业中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后工业以及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绿色化经济问题,需要进行绿化过程,绿化进程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分析绿色经济形成的国际和区域条件,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色经济活动领域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证实,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过渡应基于绿化流程向提高生产能力经营理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曹明弟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愈加严重,各种环境问题频发,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对于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利用金融杠杆原理保护环境的"绿色金融"产业随之出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始终坚持在各个层面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经过近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国内绿色金融取得了蓬勃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绿色金融的大步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