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9)
2023(8683)
2022(7852)
2021(7556)
2020(6323)
2019(14838)
2018(14879)
2017(28965)
2016(15897)
2015(17999)
2014(17899)
2013(17754)
2012(16118)
2011(14434)
2010(14133)
2009(12793)
2008(12160)
2007(10353)
2006(8863)
2005(7504)
作者
(45709)
(37783)
(37527)
(35742)
(24071)
(18126)
(16993)
(15038)
(14333)
(13412)
(13059)
(12494)
(11882)
(11776)
(11640)
(11516)
(11405)
(11335)
(10727)
(10653)
(9461)
(9107)
(9013)
(8502)
(8468)
(8437)
(8391)
(8278)
(7602)
(7514)
学科
(59840)
经济(59775)
管理(45101)
(41825)
(35327)
企业(35327)
方法(29786)
数学(25737)
数学方法(25444)
(15652)
中国(14455)
(14299)
(14126)
业经(13368)
地方(12258)
理论(10682)
农业(10400)
(10376)
(10326)
贸易(10322)
(10007)
技术(9777)
环境(9712)
(9498)
(9386)
财务(9329)
财务管理(9315)
教育(8893)
企业财务(8761)
(8530)
机构
大学(221507)
学院(219356)
管理(90689)
(80777)
理学(79548)
经济(78898)
理学院(78688)
管理学(77316)
管理学院(76940)
研究(70556)
中国(50343)
(47363)
科学(46594)
(36264)
业大(35666)
(35664)
(35438)
研究所(32612)
中心(31768)
(29995)
北京(29771)
财经(29386)
(28922)
农业(28757)
师范(28660)
(26780)
(25877)
(25012)
技术(23381)
师范大学(23301)
基金
项目(158284)
科学(123142)
研究(114834)
基金(113869)
(99427)
国家(98602)
科学基金(84400)
社会(69607)
社会科(65838)
社会科学(65820)
(62217)
基金项目(61770)
自然(56741)
自然科(55371)
自然科学(55357)
自然科学基金(54348)
(52593)
教育(52125)
编号(47502)
资助(46824)
成果(38104)
重点(34880)
(34215)
(32924)
(32924)
课题(32020)
创新(30597)
科研(30506)
项目编号(29585)
大学(29348)
期刊
(85030)
经济(85030)
研究(61679)
学报(37704)
中国(37310)
科学(33516)
(32960)
管理(31833)
大学(27803)
学学(26176)
(25262)
教育(24608)
农业(23748)
技术(18436)
(15255)
金融(15255)
业经(14526)
财经(13380)
图书(13349)
经济研究(12899)
理论(12140)
科技(11747)
(11554)
实践(11522)
(11522)
(11130)
问题(11097)
情报(10413)
技术经济(10259)
(10129)
共检索到30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洪巨  陈杭  武兴德  
研究表明,培育“硒芽菜”所选用的Na2SeO3的最佳浓度为1×10-6~20×10-6,在此范围内芽菜所积累的硒量与浓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绿豆芽Y=-0.1193+0.9272X,r=0.9886;苜蓿芽Y=2.5095+3.6637X,r=0.9831。苜蓿芽硒的积累量大约为绿豆芽的5倍。“硒芽菜”的感官品质和对照相比无差异,且具有栽培普遍、周年供应等优点,可作为一种良好的硒补充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玉霞  王慧敏  吕英华  刘巧玲  杨军方  
采用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硒素吸收累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小麦抽穗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叶面喷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对硒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最大,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进行叶面喷硒(0~100mg/L)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能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含硒量,且小麦籽粒含硒量随着喷硒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喷硒效果以灌浆初期最好,其次是抽穗期,灌浆中期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初期进行叶面喷硒,喷硒浓度以40mg/L为宜,每公顷用液量750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海峰  高炳德  樊明寿  白艳姝  
采用田间试验、化学分析、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喷施硒肥与种施硒肥基础上进行了2年的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规律及硒肥效应的研究,为内蒙古自治区富硒马铃薯的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生育期间,全株硒素含量变化在0.037~0.084 mg/kg,峰值出现在出苗后65 d。各器官全生育期平均含量顺序是:叶0.137 mg/kg,茎0.063 mg/kg,块茎0.031 mg/kg。块茎中硒浓度变化在0.026~0.038 mg/kg。马铃薯全株及块茎硒素吸收累积量分别用一元三次式和Logistis方程可理想的模拟,全株硒素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40 d(块茎形成期),块茎硒素最快累积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翠翠  常介田  赵鹏  
以京欣一号西瓜为试材,用0(清水对照),0.5,1.0,2.0,4.0,8.0 mg/L Na2SeO3喷施叶面,定期采样监测西瓜叶片和果实中硒、镉和铅等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研究叶面喷施硒肥后重金属镉和铅在西瓜生物体内的积累和代谢机制,以及硒对重金属镉和铅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西瓜坐果期叶片喷施Na2SeO3,叶片有机硒含量最高,对硒吸收能力最强。4.0 mg/L Na2SeO3处理叶片镉含量最低,对镉抑制效果最好,2.0 mg/L处理对铅抑制效果最好,2.0~4.0mg/L处理对丙二醛(MDA)积累抑制效果最好。1.0~8.0 mg/L Na2SeO3处理西瓜果实中硒的积累量均与对照差异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段玉  妥德宝  李焕春  刘梅  靳存旺  李瑛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甜菜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吸肥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甜菜产量,制约甜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依次为N>P>K。干物质日积累规律为:苗期增长缓慢,叶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80,125 d达到最大值,在60~80 d时,块根的日积累量超过叶。氮的吸收速率,全株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叶片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100,160 d达到最大值,氮的累积总量在叶中较多。磷的吸收速率,叶片表现为出苗后40~80 d最快,块根在40~120 d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磷在叶和根中的累积量分别在出苗后80,120 d达到最大,80d之后根的累积量超过叶。对于钾,叶在出苗后40~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梦阳  段先琴  赵永国  危文亮  
对油莎豆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及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全生育期内干物质总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绝对增长速率峰值出现在播后44~61 d,峰值出现前所积累干物质主要供应地上部茎叶的扩增,峰值出现后,生长中心逐渐转移到地下部块茎;脂肪总积累量在块茎发育进程中呈不断增加趋势,淀粉相对含量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电镜观察显示油莎豆块茎发育后期脂肪主要通过脂体数量的增加来完成积累过程,而淀粉的积累则通过淀粉粒体积增大及数量增加两种方式来完成;脂肪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油酸相对含量随块茎发育呈递增趋势,但增幅逐渐减小,块茎的充分成熟有利于块茎含油量的提高及油酸的充分转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芳东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年变化及逐年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果实内含胶特性的年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前,果皮和果实含胶率变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果皮和果实含胶率随着果实的生长而迅速提高;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后,含胶率提高缓慢。不同树龄杜仲果皮和果实的含胶率比较稳定。采用高接换雌建园和嫁接苗建园两种方式建立杜仲高产胶果园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君  张润生  段玉  妥德宝  赵沛义  李焕春  安昊  
为进一步提高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钾肥肥料利用率,试验选用油用型向日葵品种S31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向日葵各器官对钾素的吸收、分配、积累规律及施钾肥效。结果表明:向日葵茎、叶的钾素吸收量呈现出相似的"S"型增长趋势,在出苗70d时(终花期)钾素吸收量达到最大值;花蕾的钾素吸收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110d时(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向日葵钾素的日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终花期;OPT处理钾素吸收速率变化幅度最大,最大值为0.194g/(株·d);CK处理钾素吸收速率变化幅度最小,最大值为0.112g/(株·d)。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以苗期最高为52%,到成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扬  刘化龙  杨亮  臧家祥  刚爽  赵宏伟  
试验以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稻品种松粳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寒地粳稻不同群体条件下干物质积累规律,探讨了插秧密度对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插秧密度范围内,松粳6号和松粳9号群体干物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运转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群体密度过大时反而降低。收获指数与抽穗期的稻穗干重和成熟期的整体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的稻穗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稻草干重和稻穗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整株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运转率与成熟期稻穗干重和整株干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松粳6号和超级稻松粳9号的最适插秧密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林生  孔祥生  李友军  吕璞  
以徐薯 18四个世代的脱毒苗为材料 ,研究了它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脱毒甘薯徐薯18薯苗干物质的积累 ,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明显高于对照 ,其分配规律为 :前期以地上部茎叶为主 ,中后期地下部块根积聚迅速增加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脱毒徐薯 18茎尖苗、原原种苗、原种苗、良种苗的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高 5 4.7%、32 .3%、2 7.9%、14.1% ,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 5 3 .6 %、2 3 .9%、2 2 .0 %、12 .4% ,源库关系协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  彭振英  陈高  王莹莹  张斌  毕玉平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学振  施培  单世华  宋宪亮  周治国  
研究结果表明 ,留营养枝对棉花叶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无显著影响 ,但影响主茎的生长 ,使主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早打主茎顶心促进营养枝的生长 ,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留营养枝棉花主茎果枝结铃数量减少 ,平均单铃重略有降低 ,但由于叶枝结铃可以弥补主茎结铃损失 ,群体总结铃数略有增加 ,皮棉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留营养枝早打主茎顶心 ,营养枝结铃数量增加 ,单铃重降低 ,但衣分提高 ,对群体铃数及皮棉产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超  王晋民  魏廷珍  韦梅琴  杨春江  熊辉岩  
【目的】研究青海乐都富硒区主要蔬菜对于硒的生物富集能力。【方法】2010年,以研究区内6种主要蔬菜(大蒜、萝卜、胡萝卜、甜菜、菊芋、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35个植物样品和65个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的硒含量,并依据我国粮食中硒含量生态景观界限值对不同蔬菜的富硒水平进行评价。【结果】青海乐都富硒区6种主要蔬菜的硒含量为1.4~574.9μg/kg,大蒜、萝卜、胡萝卜、甜菜、菊芋、马铃薯6种蔬菜硒含量平均值依次为181.4,103.0,97.8,88.2,119.8和80.3μg/kg,其对土壤硒的富集能力依次表现为大蒜>萝卜>胡萝卜>菊芋>甜菜>马铃薯。6种蔬菜中,有90.4%的大蒜样品达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