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6)
- 2023(14795)
- 2022(13172)
- 2021(12330)
- 2020(10613)
- 2019(24756)
- 2018(24822)
- 2017(48292)
- 2016(26603)
- 2015(30256)
- 2014(30820)
- 2013(30611)
- 2012(28284)
- 2011(25591)
- 2010(25643)
- 2009(23862)
- 2008(23728)
- 2007(21141)
- 2006(18256)
- 2005(16261)
- 学科
- 济(106135)
- 经济(105992)
- 管理(79656)
- 业(74621)
- 企(62437)
- 企业(62437)
- 方法(51715)
- 数学(45183)
- 数学方法(44683)
- 财(29919)
- 农(28649)
- 中国(26438)
- 制(24091)
- 学(23933)
- 业经(23048)
- 地方(20704)
- 贸(19529)
- 贸易(19523)
- 易(18941)
- 务(18852)
- 财务(18772)
- 财务管理(18727)
- 农业(18662)
- 企业财务(17717)
- 理论(17398)
- 和(16995)
- 银(16616)
- 环境(16561)
- 银行(16555)
- 技术(16023)
- 机构
- 大学(387736)
- 学院(384505)
- 管理(151604)
- 济(151564)
- 经济(148019)
- 理学(131313)
- 理学院(129828)
- 管理学(127576)
- 研究(127411)
- 管理学院(126880)
- 中国(94038)
- 京(82432)
- 科学(80661)
- 财(71499)
- 农(65358)
- 所(65323)
- 业大(59791)
- 研究所(59448)
- 中心(57915)
- 江(57044)
- 财经(56869)
- 北京(52092)
- 农业(51480)
- 经(51418)
- 范(50288)
- 师范(49790)
- 院(45990)
- 州(45830)
- 经济学(45367)
- 财经大学(42121)
- 基金
- 项目(260715)
- 科学(203183)
- 研究(189231)
- 基金(187810)
- 家(163587)
- 国家(162244)
- 科学基金(138227)
- 社会(117012)
- 社会科(110731)
- 社会科学(110700)
- 省(102557)
- 基金项目(100628)
- 自然(90938)
- 自然科(88709)
- 自然科学(88683)
- 教育(87250)
- 自然科学基金(87087)
- 划(86238)
- 编号(78113)
- 资助(77617)
- 成果(63925)
- 重点(58347)
- 部(57651)
- 发(54830)
- 创(53641)
- 课题(53633)
- 科研(50175)
- 创新(50123)
- 教育部(49084)
- 大学(48726)
- 期刊
- 济(166635)
- 经济(166635)
- 研究(111642)
- 中国(73450)
- 学报(63364)
- 农(58857)
- 科学(57041)
- 财(55910)
- 管理(53436)
- 大学(47245)
- 学学(44453)
- 教育(41684)
- 农业(40060)
- 技术(33033)
- 融(31570)
- 金融(31570)
- 财经(27664)
- 业经(26985)
- 经济研究(25515)
- 经(23436)
- 问题(21997)
- 业(20678)
- 图书(19606)
- 理论(19184)
- 技术经济(18921)
- 版(18678)
- 科技(18354)
- 实践(17597)
- 践(17597)
- 商业(16937)
共检索到557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梳理了"研究生院"与"研究生院制度"的内涵,并从理论上理清了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确立以及发展的历程,并对我国现行"研究生院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从组织结构的视角来完善研究生院制度,进而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我们的主要努力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晓峰
作者介绍了日本实行“研究生院重点化”的背景,并以东京工业大学和名古屋大学为例说明研究生院重点化的实施情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东
中美研究生院评估制度的分析和比较朱晓东研究生教育是世界各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研究生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调查和评估在各国也显得尤为重要。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经济困难、高校经费紧张、学费大幅度上涨,立法机构、校董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玲芳
回顾并阐述了研究生院的创建及研究生院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本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对研究生院制度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研究生院的产生是研究生教育内在的规律性要求,研究生院制度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作风,研究生院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具体培养单位的缩影。提出了若干加强研究生院建设的建议,旨在为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
研究生院 内涵 制度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廖晓玲 董维春
分析了美、日、德三国的研究生院制度,对中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进一步明确设研究生院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研究生院在博士生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促进研究生院的体制创新和结构多元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玲芳
作者着重从宏观层面比较与分析了中、美两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特点和影响研究生院制度的诸因素 ,并对两国的研究生院制度作了初步总结 ,以期对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完善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研究生院制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其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理清了研究生院制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美日研究生院制度的发展状况,将其作为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借鉴:以研究生教育目标为中心探讨多样化的研究生院制度实现形式是我国研究生院制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变革现有的研究生教育组织结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灿 王传毅
本研究通过对56所研究生院高校制定的导师评价制度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导师评价制度主要集中于导师遴选阶段,能否具有导师资格主要基于职称、学历等条件;获得导师资格后,评价主要集中于科研成果,对教学、指导工作的评价重视不够,对导师立德树人的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落地落实不够。建议对导师遴选的评价从关注身份条件转向关注能力,同时以档案袋的方法加强对导师指导过程及成效的评价。
关键词:
导师评价 计量分析 档案袋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东芳 沈文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张,源自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开始在欧洲各国扩散。在制度扩散的过程中,欧洲各国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建立了适合各自国情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异质性的研究生院制度。尽管如此,研究生院制度在宏观上仍存在某些明显的同质性。研究生院在欧洲的建立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博士教育的绩效,同时创造了有利于跨国别、跨机构、跨学科合作的学术训练环境,体现了博士教育的结构化趋势。我国的博士教育改革应当顺应这一趋势,适当强化研究生院在博士教育组织与管理当中的统筹与协调功能,在推动学术训练的制度化、博士教育的国际化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院 制度扩散 博士教育 结构功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今雅
本文以兵库教育大学为例对日本创建"教师专业研究生院"的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入学考试和学位授予、管理和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日本的"教师专业研究生院"充分体现了其专业特色,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日本“ 教师专业研究生院” 教育硕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兴华 麦瑞思·内拉德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院在同一名称下分化出多元功能,形成了各自的结构:都高度重视招生、学位授予和就业,但程序与侧重点不同;都关注和支持研究生多元性、学业表现、导师指导与师生关系、教育质量监控和国际化,但介入与支持方式明显不同。此外,两国研究生院的内部权力结构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也有差异。上述差异主要源于政府与大学关系的不同: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集中,大学受政府垂直管理、直接影响,功能与结构的同质化程度高;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分散,大学主要受市场驱动,功能与结构的多元属性明显。
关键词:
研究生院 组织角色 机构功能 府校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齐欢
研究生院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齐欢摘要本文根据系统论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当前在研究生院建设中研究生院的组织结构、处长作用的发挥、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研究生院的校际交流问题以及研究生院工作人员提高研究能力等问题。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绍梁
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制度在应答研究生教育发展所面对的时代新要求方面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把高等学校研究生院仅仅确定为学校内部的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院的地位及其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高校研究生院的性质。真正形成全校办研究生教育的机制,是研究生院制度创新的重要目标。为此,应将研究生院从繁琐的事务堆中提升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并在校内对有关方面(基层和其他部门)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高层次(包括水平和地位)管理机构。而人才培养机制和办院模式的创新则是研究生院制度创新的重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闫飞龙
在考察日本教育硕士研究生院发展历程的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探讨了评价标准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的实际,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门性评价制度、选择与制定以"实践性教育"为主的评价标准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硕士研究生院 评价制度 评价标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1978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组建了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