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0)
2023(10865)
2022(9744)
2021(9351)
2020(7929)
2019(18489)
2018(18426)
2017(35093)
2016(19547)
2015(22479)
2014(22555)
2013(21815)
2012(19794)
2011(17542)
2010(17643)
2009(15600)
2008(14862)
2007(12735)
2006(10885)
2005(9243)
作者
(55626)
(46067)
(45972)
(43634)
(29310)
(22277)
(20922)
(18328)
(17502)
(16429)
(15943)
(15380)
(14582)
(14548)
(14205)
(14075)
(14074)
(13671)
(13095)
(13072)
(11532)
(11311)
(11291)
(10482)
(10337)
(10327)
(10258)
(10086)
(9328)
(9213)
学科
(72921)
经济(72848)
管理(52316)
(48299)
(41072)
企业(41072)
方法(38609)
数学(34154)
数学方法(33536)
(17890)
中国(17686)
(17601)
(16413)
理论(15664)
业经(15099)
地方(14183)
教学(12417)
(12277)
贸易(12271)
(12259)
技术(12053)
(11894)
农业(11769)
环境(11383)
教育(11288)
(10796)
财务(10728)
财务管理(10711)
(10655)
企业财务(10163)
机构
学院(269462)
大学(266769)
管理(106985)
(96499)
经济(94182)
理学(94034)
理学院(92963)
管理学(90776)
管理学院(90326)
研究(85896)
中国(60797)
科学(57638)
(56785)
(43302)
(42529)
(42345)
业大(42214)
研究所(40099)
中心(39008)
(37848)
(37640)
师范(37240)
北京(35776)
财经(35054)
农业(33490)
技术(32888)
(31925)
(31663)
(31651)
师范大学(29916)
基金
项目(192583)
科学(150436)
研究(140066)
基金(137014)
(120014)
国家(119019)
科学基金(102141)
社会(83317)
社会科(78802)
社会科学(78781)
(77495)
基金项目(73554)
自然(69413)
自然科(67814)
自然科学(67803)
教育(67480)
自然科学基金(66510)
(65217)
编号(58754)
资助(57514)
成果(46819)
重点(43716)
(41587)
课题(41361)
(40102)
(39862)
科研(37324)
创新(36972)
大学(36277)
项目编号(35990)
期刊
(98174)
经济(98174)
研究(74524)
中国(48712)
学报(44130)
教育(41048)
科学(40391)
管理(38046)
(36910)
大学(32907)
学学(30741)
(29837)
技术(27320)
农业(26533)
(16656)
金融(16656)
业经(16096)
财经(15743)
经济研究(15446)
图书(15191)
(13908)
科技(13663)
(13228)
理论(12991)
职业(12685)
技术经济(12646)
资源(12624)
问题(12611)
实践(12233)
(12233)
共检索到37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晓平  
“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院校应该在三个方面作实质性的区分:一是基础性特征,主要是关于学生、学者、知识的特征;二是制度性特征,主要是指法律规范下高等院校自治制度的特征;三是产出性特征,主要是指不同类别院校产出的知识、课程、人才、社会服务成果的标志性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勇  闵维方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包括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显性特征包括外部贡献特征和内部建设特征,隐性特征(办学理念)有以下特征: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具备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并以此服务于社会的多种职能;奉行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我国应加强对研究型大学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内部环境的建设,以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远雷  
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类大学具有其重要的“类”的共同特征。本文提出,研究型大学具有双层特征: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研究型大学的内在特征是其之所以为研究型大学的本质所在,中国要建设自己的研究型大学,关键在于学习研究型大学本质的内在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寿德  李垣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国情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有其自己的办学传统及特色。本文以公开发表的评价报告为基础,结合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概述了研究型大学五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我国创办研究型大学的参照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霞  
大学研究型教学之"研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是研究领先的、研究取向的,也可以是研究为本的,或研究支持的。不同的涵义揭示了研究型教学中"研究"的不同侧重点。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广义地而不是狭义地理解"研究";建立研究与教学源与流的联系;创造、设计和组织特定的条件和框架;使研究与教学互动和融合,形成"研究-教学-学习"的联接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贵春  
什么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根据对国际国内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分析与山西大学的实践,我认为,研究教学型大学应该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为主旨的高水平大学,归纳起来,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特征。一、由研究教学型的大学文化所引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林  刘念才  
本文在借鉴美国卡内基研究型大学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以促进高校创新定位、加快研究型大学特色化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建构定量、多指标、可重复检验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分类标准,给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分类名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乐平  罗丹  
以《中国大学评价2008》所列的36所研究型大学为样本,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群体研究生教育两个主体的若干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以期从一个方面反映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为调整和优化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结构提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赛先  沈红  
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群体具有其独特性,而最突出的应该是他们的学术性特色。本文作者认为,这种学术性特色不仅体现为学生群体构成的学术性,还体现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培养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学术性,即入学选择标准的学术性、培养导向上的学术性和毕业鉴定上的学术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张荣华  
中国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成果研发和高端科研人才引培的重要源泉。高端科研人才是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的领军人才。研究型大学在引才聚才过程中存在体制性障碍和人为制约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型大学的引才困境,究其根源是忽略高端人才自身特征和人才工作规律所致。研究型大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理清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工作思路,充分考虑高端科研人才的特征,明确目前人才引进的误区,最大发挥引进高端科研人才的效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红  
新型研究型大学已在国内兴起,相关研究不少,但在某些理论问题和建设成效的研究上仍显不足。首先辨析如新、型、内在特征、持续发展等主要概念;研究新型研究型大学体现在教学、科研、服务三项职能上的内在特征:培养学生为创新者,开展三导向下的三类研究,以培养的创新者和三类研究成果贡献社会;然后分析新型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如创新者的培养过程有待贯通,以战略为导向的开创研究尚未推动,社会服务并未起到引领作用,大学内外部都难以坚持办学初心;最后提出,将培养创新者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成为“国之重器”落实到科研行动中,将办学初心融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日常建设里,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持续独特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林海  张红霞  
使用SERU问卷对全球12所研究型大学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呈现如下特点:在课堂讨论上较为保守,师生互动明显不足,在学业学习习惯的遵守上表现较好,课堂学习时间投入较多,课外学习时间投入较少,批判性思维和推理的参与明显较弱。聚类分析表明,中国、韩国和南非的大学生在学习参与方面的特征接近,欧洲和美洲的大学则构成另一群体,反映文化对于学习行为的深层次影响,且上述两类大学在观念性学习参与行为上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小撑  阎亚军  
高职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的合作,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新亮点。双方有共同的合作基础,培养人都是其根本目标,社会服务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双方合作具有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促进双方学生合作,增强合作创业可能;形成教师合作团队,提高教学、科研和成果的推广水平;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增加对投融资的吸引力,提高创业与成果转化概率。双方合作一般借助课程专业、基地平台、师资队伍等载体来实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本文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奖的起源、发展、类型、功能、标准等的系统研究,探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激励的核心制度和功能建构,总结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建设的理念、经验和措施,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志英  
开放教育本科实践性环节教学是“试点”研究课题中一个难点。文章在分析现行实践性教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型实践教学,即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行业实际问题分析,然后以调查报告、论文等为载体记录实践成果。并对这种实践模式的作用、教育理念以及发展策略作出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