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6)
2023(4922)
2022(4128)
2021(3800)
2020(3153)
2019(7363)
2018(7215)
2017(14213)
2016(7330)
2015(8122)
2014(7926)
2013(8112)
2012(7451)
2011(6656)
2010(6590)
2009(5996)
2008(5809)
2007(4769)
2006(4249)
2005(3788)
作者
(19289)
(16230)
(16110)
(15224)
(10558)
(7567)
(7530)
(6218)
(6167)
(5781)
(5523)
(5412)
(5259)
(5054)
(4918)
(4849)
(4840)
(4764)
(4745)
(4603)
(4173)
(3806)
(3731)
(3719)
(3588)
(3582)
(3553)
(3465)
(3324)
(3264)
学科
(26124)
经济(26088)
(23772)
管理(22697)
(17544)
企业(17544)
方法(10667)
中国(8418)
数学(8131)
数学方法(8016)
(7300)
(7258)
业经(7182)
(7089)
服务(6574)
(6559)
贸易(6555)
工作(6387)
(6290)
(6268)
技术(6000)
理论(5697)
(5117)
地方(5065)
服务业(5038)
农业(4847)
(4792)
银行(4783)
(4757)
金融(4757)
机构
大学(103746)
学院(99828)
管理(41876)
(41424)
经济(40455)
理学(36032)
理学院(35661)
管理学(35260)
管理学院(35043)
研究(32987)
中国(24124)
(21472)
(19634)
科学(18259)
中心(15836)
财经(15591)
(15507)
(15056)
(14667)
师范(14555)
(14221)
研究所(13908)
北京(13255)
(13100)
经济学(12820)
业大(12608)
(12215)
师范大学(11987)
(11812)
财经大学(11770)
基金
项目(69730)
科学(56103)
研究(54755)
基金(51448)
(44473)
国家(44069)
科学基金(38207)
社会(36402)
社会科(34475)
社会科学(34467)
基金项目(27334)
(25748)
教育(24312)
编号(23135)
自然(22550)
(22157)
自然科(22090)
自然科学(22087)
自然科学基金(21700)
成果(20180)
资助(19399)
(15978)
国家社会(15705)
(15522)
项目编号(15357)
重点(15321)
(15201)
(14455)
创新(14363)
教育部(14291)
期刊
(44506)
经济(44506)
研究(30491)
中国(20401)
(14852)
管理(14844)
学报(13603)
教育(12904)
科学(12646)
图书(12272)
(11097)
大学(10609)
学学(9242)
书馆(8751)
图书馆(8751)
(8746)
金融(8746)
财经(7504)
技术(7457)
农业(7302)
经济研究(7281)
业经(7195)
情报(6724)
(6633)
问题(5994)
(5582)
理论(5520)
(5493)
论坛(5493)
实践(5117)
共检索到151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华宝  
目前对于"知识服务"概念的解读多数是以"知识"为突破口,通过"知识"的属性来解读"知识服务"的内涵。文章侧重于将"知识服务"作为一个整体放入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来解读,突出其对知识经济社会的信息支持和智力支持,强调其时代特征、知识含量和社会责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司马瑞  柴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付八军  
自主创新型大学与自力更生的大学是创业型大学的两个可替换性概念。缘于西方语境对于“创业型”本身的非歧视性原则,创业型大学这个更具进取性的概念首先登场。但是,为了避免在我国语境下出现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各种理论误解,可以从两个可替换概念的角度来理解与建设创业型大学。基于自力更生与自主创新两个层面的深化改革,意味着中国大学必须依靠自己,放弃对政府“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进而主动创新与变革,面向社会与市场而不仅仅围绕政府办学,最终间接或者说逆向实现大学的自主办学。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陷入改革的深水区与冰冻期,而导致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办学自主权问题。依此逻辑,在西方已经成为共识的创业型大学建设正是中国大学突破办学困境的前进方向,可谓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启蒙运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毅,吴小武  
对我国抽样应用中两个基本概念的再认识李毅吴小武ABSTRACTThispaperreviewstheearlydevelopmentofsamplingwithemphasisontheba-sicconecptsandideassuchaspopu...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显示经济指标时常常用“百分点”这个术语,如增长几个“百分点”或下降几个“百分点”。何谓“百分点”?它与“百分率”有何区别呢?百分点与百分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百分率又称百分比,一般用来表示一个数值占另一个数值的比例或数值的增减幅度。如198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18 100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为8950亿元,占49.45%,百分率在这里用来表示比例。又如198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0.7%,百比率在这里用来表示增长幅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榕  
目前,理论界关于“涉外税收”和“国际税收”这两个税收概念,在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方面仍然存在分歧。本文作者在回顾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应从主体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界定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从客体即课税对象的角度来界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并据此重新界定了“涉外税收”和“国际税收”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分析了这两个税收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探讨了涉外税收和国际税收学科的研究体系范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教学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现有的回答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基于教学行为本身做出回答。本文采用相似性概念比较的方法,将教学与教唆、讲述、灌输、训练与条件反射做出语言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教学是一个道德概念,教学行为负有劝学的责任与尊重学习者理智的道德内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华明  姜亚铭  
“注册资金”与“注册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华明,姜亚铭注册资金和注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法律含义却大不相同:一是两者的来源构成不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3五条规定:“注册资金是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所有的财产的货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以时代特征为纲,分析了"新图书馆运动"时期与21世纪不同的时代主题,论述了在不同的时代主题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不同表述与区别。在新的时代主题背景下,图书馆将高扬"普遍服务"理念之大旗,将为每个社会成员服务作为目标,在进一步做好到馆读者的服务工作基础上,大力开展为不到馆读者服务的工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雍君  
财政学这一古老而极具时代意义的学术领域,两百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大批学者,其中的一些顶尖学者(大师)为创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荣誉学部委员何振一研究员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学界最早系统阐述的"社会共同需要论",为中国的财政学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孙志梅  
将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在具体的会计目标定位上必然涉及到许多相关因素。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谁,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也就是存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异质性和其信息需求的异质性。本文正是从这样两个异质性展开,对几个相关概念加以区分,进而挖掘会计目标的内涵,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行剖析,并阐释了会计目标实现的内含假设和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定位,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了多视角分析,从而丰富对会计目标的理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志烨  
马克思把抽象劳动看成了标量 ,但抽象劳动本身是矢量。抽象劳动在一定路径上的人类劳动力耗费量与这种耗费的净效果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是两个不同的量 ,此二量可依次规定为价值Ⅰ与价值Ⅱ。价值Ⅱ只有“增值”而无“增殖”。非劳动生产要素包括物化劳动 ,可以增殖价值Ⅰ ,创造价值Ⅱ ,但不能创造价值Ⅰ。由于劳动与非劳动生产要素都能增殖价值Ⅰ ,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正当的。此外 ,本文还认为 ,还抽象劳动的矢量性本来面目 ,无论在理论面还是现实面都有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力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史际春  
在市场化改革中,竞争法作为市场经济乃至社会的高级行为规范,已悄然在中国崛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来看,至少有滥用实力、附加不公平交易条件、不当奖售、通谋招投标等几种行为,依国际惯例应属于反垄断法或反对限制竞争法所调整的对象。同时,反垄断法呼之欲出。为此法学家和立法者对有关垄断、限制竞争行为及其立法进行研究,提出诸如“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等概念和相关的一些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