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2)
2023(10797)
2022(9187)
2021(8815)
2020(7272)
2019(17084)
2018(16904)
2017(30024)
2016(18112)
2015(20553)
2014(20511)
2013(19242)
2012(18076)
2011(16728)
2010(17670)
2009(15723)
2008(15618)
2007(14220)
2006(12920)
2005(11884)
作者
(51646)
(42934)
(42825)
(40716)
(27802)
(20562)
(19597)
(16718)
(16682)
(15951)
(14722)
(14645)
(14219)
(14035)
(14003)
(13597)
(13053)
(13034)
(12705)
(12574)
(11201)
(10921)
(10778)
(10107)
(9925)
(9864)
(9802)
(9716)
(8978)
(8947)
学科
(59968)
经济(59898)
管理(46173)
(43240)
(36836)
企业(36836)
方法(26956)
教育(23430)
数学(23079)
数学方法(22475)
中国(22238)
理论(17746)
(17570)
(17487)
(14635)
(13787)
业经(13192)
技术(12942)
教学(12856)
地方(11897)
(11454)
农业(11319)
(10657)
贸易(10648)
(10369)
(9982)
(9866)
(9350)
银行(9305)
(9259)
机构
大学(249834)
学院(246344)
研究(93017)
(87699)
管理(86084)
经济(85342)
理学(73295)
理学院(72312)
管理学(70353)
管理学院(69887)
中国(62862)
科学(58258)
(55908)
(48497)
研究所(44266)
(43708)
(43410)
师范(42952)
(41658)
(41644)
中心(40205)
教育(39444)
业大(36747)
北京(36262)
师范大学(34687)
农业(34441)
技术(34021)
(33839)
(32579)
财经(31877)
基金
项目(159675)
科学(125647)
研究(121363)
基金(109991)
(97339)
国家(96378)
科学基金(80340)
社会(70353)
社会科(66249)
社会科学(66230)
教育(65776)
(65144)
(57508)
基金项目(55617)
自然(52758)
编号(52392)
自然科(51567)
自然科学(51546)
自然科学基金(50630)
成果(46912)
资助(46833)
课题(41314)
重点(38406)
(36434)
(35321)
(34127)
(33698)
项目编号(31553)
创新(31491)
教育部(31308)
期刊
(99534)
经济(99534)
研究(82745)
教育(68031)
中国(64127)
学报(41111)
(39363)
科学(37373)
管理(34483)
大学(31601)
(30378)
学学(27984)
技术(27861)
农业(27173)
(21082)
金融(21082)
职业(18802)
财经(15560)
经济研究(15388)
(15090)
业经(15054)
(14049)
论坛(14049)
图书(14018)
(13467)
问题(12241)
技术教育(12224)
职业技术(12224)
职业技术教育(12224)
(11928)
共检索到391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琼  陈佑清  
面对实践主导形态的转变,我们需要关注"知识型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型实践能力"是指个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与行动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转变忽视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培养理念、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提升课堂教学的发展功能等均具有现实意义。培养"知识型实践能力",学校教育需要将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由时空上的"平行推进"转为"双向互动",密切两方面的联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国斌  李颖辉  
培养人是教育的价值规定与实践内容,而使人成之为"人"正是其全部价值意义的核心表达。在任何的教育实践中,"人"都理应处于最高的价值位序,都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归根结底,实现人的主体、自由与完整的发展,正是教育的人学宗旨。"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但强调了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规定性,而且彰显了对"人"的人学关怀。在当代,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异化现象,偏离了"育人为本"的实践基点与人性使命。要回归"育人为本",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教育宗旨,就需要不断夯实教育的人性基础,积极推进教育的自我变革与实践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邝丽湛  
认为教育实践自身所具有的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等表征对教育硕士培养具有特殊的价值。要充分发挥教育实践的功能就应该把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硕士生的学位课程,把行动学习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把教育基地作为教育实践的情境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莉莉   焦红强   朱佳萍  
新质生产力拓展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揭示了区别于传统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动能,体现出“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本科教育目标具有耦合关系,职业本科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创新资源、产业升级动能、技术迭代支撑、人才资源跃升。职业本科院校应围绕国家人才战略凝练职业本科办学理念,围绕新兴产业、颠覆性产业布局专业体系,围绕前沿科技企业开展科教融汇,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拓展人才跃升通道,围绕数字技术培育新质教育力,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中,找准目标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剑锋   畅立丹   许倩婷   念潮旭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逻辑起点,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双师型”队伍的根本基础;但是,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特征不明、主体不强、总量不足、保障不力的困境。应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指引,结合职普融通、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强化技术师范院校建设、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参与培养、采用项目制或委托制针对性培养等方式提升职教师资培养的量和质,实现学历培养产教双能、岗位培训全程贯通、服务地方常态练兵,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国际交流,改革职教师资招生制度、资格技能认证制度、标准建设制度等,系统推进职教师资培养水平,服务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蒙成  
指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遭遇的诸多困难并分析了原因:对实践能力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相适应;学位论文写作沿袭学术性论文的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得不到有关单位的支持等。为有效落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对策:应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界定为有理论深度的实践;努力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学位论文写作应指向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还应致力于建设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静娟  赵珊珊  
知识自主建构取向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实现这一教学设计的策略至少有三个层面,即教学目标的重新审视:课程内容标准与学习目标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内容的深度统整:书本知识与学生起点相链接的结构化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创生:探究问题取向与形成性评价的兼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涛  齐丹丹  齐航  
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型创业人才。加强知识型创业人才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创业困境的根本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知识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知识型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从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题体系建设、实现路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知识型创业人才培养最为有效的途径。以项目为导向的基于专业教育的P-CCDO知识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能力提升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促进知识型创业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计拓  
<正>法治人才培养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高校法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法治人才的重要职责,为此,坚持创新高校法学教育策略以增强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法治实务部门输送应用型人才,是各法学院需坚决落实和完成的重要任务。《法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书由林丁、李石松和图雅著,在深入探究法学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法学教育教学体系各环节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志华  
实践能力是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目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实施体系的构建上、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和活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诸多缺失。我们应当以人的发展视角全面的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回归生活,提供有效的活动资源;遵循实践能力发展规律,促进学校实践活动高质高效的进行;提供管理政策上的支持,确保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莉萍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与企业也越来越需要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各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从目前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覃玉荣  
从我国物流产业和物流工程人才结构短缺的现状出发,探讨了物流工程实践型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及其教育培养问题,首先结合物流工程的行业特征给出了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物流工程实践型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内涵阐释,最后结合物流工程行业特征、我国物流专业教育状况等构建了物流工程实践型人才能力结构的教育培养体系,从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科研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庞兴军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大学生了解生命教育、提高生命价值、拓展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谢伟光  王慎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法具有深刻的生成逻辑和丰富的价值意蕴,对讲好思政课具有重大意义。其生成逻辑表现为:在课程逻辑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其必然性;在教法逻辑上,独白式教学的单一性决定其必要性;在学情逻辑上,对象与学科的统一性决定其可能性。价值意蕴在于: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筑牢信仰之基;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锻造时代新人;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促进教学相长;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于无声处化人。实施对话式教学法的主要路径是:教——预设理论框架,加强引导总结;中介——设置良好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学——积极发言倾听,协同共建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