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9)
2023(3244)
2022(2725)
2021(2340)
2020(2055)
2019(4549)
2018(4461)
2017(8399)
2016(4522)
2015(5007)
2014(4813)
2013(4770)
2012(4189)
2011(3969)
2010(3973)
2009(3560)
2008(3491)
2007(3029)
2006(2624)
2005(2221)
作者
(13711)
(11449)
(11204)
(10568)
(7066)
(5331)
(5180)
(4433)
(4271)
(3965)
(3834)
(3753)
(3620)
(3503)
(3430)
(3409)
(3391)
(3357)
(3324)
(3136)
(2847)
(2820)
(2657)
(2560)
(2545)
(2506)
(2463)
(2444)
(2351)
(2338)
学科
(17974)
经济(17966)
管理(14575)
(13946)
(12396)
企业(12396)
方法(9564)
数学(7911)
数学方法(7841)
(5262)
业经(4814)
(4514)
技术(4505)
理论(4066)
(3846)
中国(3543)
(3409)
(3375)
教育(3335)
(3167)
贸易(3167)
农业(3153)
技术管理(3130)
(3081)
(3044)
财务(3043)
财务管理(3041)
环境(2933)
企业财务(2912)
(2667)
机构
大学(68720)
学院(67437)
管理(27916)
(25758)
经济(25272)
理学(24866)
理学院(24588)
管理学(24228)
管理学院(24096)
研究(20949)
(13922)
科学(13760)
中国(13735)
(12570)
业大(11802)
(10249)
(10144)
(10123)
农业(10059)
师范(10048)
(9816)
研究所(9607)
中心(9421)
财经(8621)
师范大学(8237)
北京(8104)
(7858)
经济管理(7665)
经济学(7574)
(7414)
基金
项目(48984)
科学(39421)
基金(36442)
研究(35271)
(32227)
国家(31952)
科学基金(27651)
社会(23472)
社会科(22326)
社会科学(22319)
基金项目(19824)
(19320)
自然(17752)
自然科(17339)
自然科学(17335)
自然科学基金(17084)
教育(16795)
(16330)
编号(14500)
资助(13529)
成果(11880)
(10902)
重点(10869)
(10821)
国家社会(10192)
(10114)
创新(10010)
项目编号(9541)
教育部(9423)
人文(9318)
期刊
(24844)
经济(24844)
研究(16700)
学报(12236)
中国(12099)
科学(10960)
(10402)
教育(9085)
管理(9084)
大学(9007)
学学(8395)
(8070)
农业(7203)
技术(5423)
图书(5216)
业经(4309)
财经(4281)
(4147)
经济研究(4039)
科技(3968)
情报(3917)
(3693)
(3652)
技术经济(3616)
书馆(3330)
图书馆(3330)
问题(3302)
业大(3280)
理论(3220)
商业(3050)
共检索到90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宁本涛  
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与素质话语之争"的理论渊源是近现代"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以及"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两套教育知识话语体系在中国学校场域的激烈演绎与回归。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知识本位"话语者坚守的教育"价值中立"立场,还是"能力本位"话语者捍卫的教育"强价值"立场,都极易割裂知识自身价值与工具价值及知识习得与能力发展的紧密关系,轻视利用知识自然发展能力这一基点,一味追求对学生素质的特别培养。基于"学习者本位"的教育"弱价值"话语立场,在大众化的青少年儿童素质的渐进发展中,知识的工具价值是有限的,而其自然作用是主要的和大量的,在学校中忽视或完全否定这一点,将会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教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继舜  徐彬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position,roles,responsibilities,qualifications,capabilities and success factors of a chief knowledge officer.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从中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出发,回顾了素质教育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指出将人看成人力资源用以发展经济、在基础教育中针对"应试训练"的扭曲现象和在高等教育中应对狭窄的专业教育弊端是提出"素质"概念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原由。文章概述了素质教育推行的艰辛与取得的成就,介绍了"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辨析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从六个方面阐释了对"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思考,特别提出了对"素质"概念精确化的意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林杰  
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大学素质教育起始于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推进大学素质教育进程中,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对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社会转型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与冲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期待以及彻底解决高等教育的沉疴与积弊等,都要求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深刻认识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叔子  张福润  吴昌林  
首先论述了知识的重要性及知识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基础作用;其次,指出了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还要由此而了解其所蕴含的思维、方法与精神;第三,指出了要处理好学、思、行三者的关系,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第四,详细分析了在教育中,由于受教育者年龄的不同、经历的不同,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不同,必须正确处理做人与做事、情感与智力、人性与灵性的关系,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应针对受教育者不同的特点而有不同的要求;第五,在教育中,着重指明了鉴于我国教育情况,必须大力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和章  刘进  
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的构建,要从历史角度、方法角度进入,从"能说话""说清楚""说动听"三个长远方面,从"真经""真懂""真用""真信""真灵"五个具体方面,从学术质量、学术评价和学术平台三重视角,对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进行建构。中国本土素质教育翻译成"Suzhi Education"专有名词是对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界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秀春  
从知识的特征这一角度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事业将是地位上升、就业人员增加、充满活力和大有前途的事业。提出了优秀馆员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这一价值定位。论述了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图书馆员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筱琴  钱建华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知识、智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关键性因素。知识是一种新资本,它已取代土地、厂房,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知识资本”成为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 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进步。它使人类进入智力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产品以其独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从丹尼尔·贝尔的“文化”规定出发,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由“生命过程”、“解释系统”、“生存困境”、“努力”四个要素构成。由此演绎出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命题和结论:“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 文化的“解释系统”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人文素质”的真谛,是创造“意义世界”,并以此现实地超越“生存困境”的资质与能力;“解释系统”的基本结构, “意义世界”的知识形态,“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就是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知识生态,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生态,才是“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核。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高峰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1期撰文指出,按照德智体的传统提法,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其中体育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考虑。智育应该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至于美育,则部分属于道德,部分属于能力;同样劳育也是德、能兼顾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就知识和能力来讲,能力需要一定知识作为基础,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缺乏起码知识的人很难形
关键词: 朱高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润堂  邵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全面推进"到"全面实施",强调了从国家层面将加强高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决心。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经运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柯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以后 ,迫切需要大量的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现代商人。中国现代商人应该具有以利益观为核心的价值观和职业特质所要求的职业素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从兵  
研究素质教育生态价值是生态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素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生态认知、生态人格和生态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屈年增  
一、企业家的素质在工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区成为人们群体生活的重要方式的今天,一个人游离于联合劳动之外已变得越来越困难。由此我们认为,随着人由动物人向等级人、经济人、组织人、社会人、文明人的梯级进化,联合劳动(企业组织)也随之呈现群体本能安全导向、人身强制供奉导向、个体利益自由导向、财产权力单极导向、剩余分享知识导向和互动共振生活战略导向等不同的特性。在这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者扮演着极不相同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划分的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