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
- 2023(1241)
- 2022(1025)
- 2021(984)
- 2020(841)
- 2019(1689)
- 2018(1683)
- 2017(3295)
- 2016(1521)
- 2015(1731)
- 2014(1747)
- 2013(1742)
- 2012(1608)
- 2011(1525)
- 2010(1605)
- 2009(1567)
- 2008(1308)
- 2007(1258)
- 2006(1164)
- 2005(900)
- 学科
- 济(7141)
- 经济(7132)
- 管理(4249)
- 业(3937)
- 人民(3727)
- 消费(3562)
- 方法(3511)
- 数学(3144)
- 结构(3131)
- 数学方法(3127)
- 水平(2885)
- 消费水平(2883)
- 企(2397)
- 企业(2397)
- 农(2296)
- 中国(2034)
- 收入(1982)
- 农业(1743)
- 贸(1682)
- 贸易(1682)
- 易(1583)
- 财(1490)
- 学(1327)
- 分配(1299)
- 销(1298)
- 供销(1297)
- 业经(1274)
- 教育(1249)
- 和(1165)
- 理论(1148)
- 机构
- 学院(24609)
- 大学(24254)
- 济(11424)
- 经济(11272)
- 管理(8621)
- 理学(7567)
- 理学院(7490)
- 管理学(7386)
- 管理学院(7334)
- 研究(7245)
- 中国(5622)
- 财(5277)
- 京(4539)
- 财经(4374)
- 经济学(3965)
- 经(3946)
- 范(3889)
- 师范(3877)
- 科学(3786)
- 经济学院(3459)
- 所(3356)
- 财经大学(3273)
- 师范大学(3195)
- 商学(3165)
- 商学院(3143)
- 江(3107)
- 中心(3037)
- 研究所(2988)
- 北京(2942)
- 州(2624)
共检索到36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毅莲
近些年消费主义思潮席卷全球,最近出现"瞬时消费主义"是其一种变相的表现方式。瞬时消费主义因其提倡只租不买,被媒体冠称为"低碳"消费的模式。瞬时消费主义引领了时代的消费思潮,但从批判视角来看,瞬时消费主义在节约的外衣下,其本质是一种炫耀性消费,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理。瞬时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费异化,导致消费伦理的沦丧。
关键词:
瞬时消费主义 思潮 异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彬 刘娜 李福宽 吴立柱 张洁 王冬梅
【目的】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已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建立以TRV为载体介导的大豆基因瞬时沉默体系,为将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互作体系中对大豆基因功能进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大豆品种冀豆7号(J7)叶片中特异性扩增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Gm PDS)的部分片段,并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 TRV﹕RNA2中;向J7的第一位真叶注射携带有TRV或TRV﹕Gm PDS的农杆菌,注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永芳 马玉坤 郭余龙 李名扬
采用根癌农杆菌感染半夏无菌叶片、叶柄和愈伤组织,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转化受体、感染时间、菌液浓度、共培养、预培养时间、菌种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半夏的无菌苗叶柄和愈伤组织,在OD值为0.2的EHA101或EHA105农杆菌液中感染15 min,叶柄暗处共培养3 d,愈伤组织2 d,能够得到较高的GUS基因瞬间表达。
关键词:
半夏 根癌农杆菌 GUS基因 瞬间表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景良 郭建钢 郑文婷
将非线性结构系统等效为时变线性系统,建立非线性系统瞬时特性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解析模态分解拓展定理分离出非线性结构系统响应信号的基频主分量,然后运用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和Hilbert变换方法分别提取基频主分量信号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在此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优化算法识别非线性结构系统的物理参数.通过一个典型非线性结构系统Duffing方程数值算例验证所提出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典型非线性系统的刚度参数,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洁茹 冯露 林启芳 周杨 池秀凤 蔡明 程堂仁 王佳 张启翔 潘会堂
[目的]研究紫薇叶片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并对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瞬时转化,为紫薇本源物种的基因功能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F_1株系S047(以屋久岛紫薇(L.fauriei)为母本、紫薇品种‘Pocomoke’为父本杂交获得)及‘Ebony Embers’和‘Pocomoke’3个紫薇品种幼嫩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酶解,筛选最适紫薇品种,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筛选纤维素酶、离析酶质量浓度(5,10,15,20,25,30 g/L)及甘露醇浓度(0.4,0.6,0.8mol/L),之后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纤维素酶(10,20,30 g/L)、离析酶(3,5,7 g/L)和果胶酶(2,4,6 g/L)的最适质量浓度,确定分离紫薇原生质体的最优条件。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法将质粒pSuper1300::GFP转化紫薇原生质体。[结果]分离原生质体的最适紫薇品种为S047株系,其在酶解过程中无褐化现象,分离液呈明亮绿色,可得到完整的原生质体;其他2个品种未分离到原生质体。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最适的纤维素酶质量浓度为15~20 g/L,离析酶质量浓度为5~10 g/L,甘露醇浓度为0.6 mol/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0 g/L纤维素酶、5 g/L离析酶、4 g/L果胶酶和0.6 mol/L甘露醇混合液为最佳酶解溶液,在黑暗条件下酶解紫薇幼嫩叶片5 h,可成功分离出紫薇原生质体,其产量达28×10~5 g~(-1),破损率为14%。将纯化的原生质体进行PEG介导的转化后,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信号,表明基因转化成功。[结论]获得了紫薇叶片原生质体分离体系,并成功进行了基因瞬时转化。
关键词:
紫薇 酶解法 叶片原生质体 瞬时转化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娟 臧维玲 崔莹
研究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温度、相同盐度为8的调配海水中,以暂养后的南美白对虾幼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瞬时耗氧率,并与溶解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对照组(25.5±0.3℃),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t,mg/g·h)随时间(t,h)延长而逐渐增大,随水体中的溶氧量(DO,mg/L)的减少而逐渐升高;而在两个高温组(30.5±0.3℃、35.5±0.3℃),情况则相反,幼虾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随溶氧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且两个高温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溶解氧以不低于3mg/L为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邢俊霞 臧巧路 叶查龙 张陈谊 程冬霞 齐力旺 杨玲 李万峰
[目的]优化农杆菌介导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方法]以液体增殖培养7 d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携带β-葡糖醛酸酶基因(GUS)的pCAMBIA1305.1载体进行瞬时转化,根据GUS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筛选最佳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并利用筛选出的转化体系,分析落叶松scarecrow-like 6(LaSCL6)启动子的活性。[结果]瞬时转化后,GUS表达明显。当侵染液浓度OD_(600)为0.2,侵染5 min,共培养72 h时,GUS的表达量最高,△C_T值为-2.274 2;当侵染液浓度OD_(600)为0.05,侵染5 min,共培养72 h时,GUS酶活性最高,为25.728 6 U·L~(-1)。LaSCL6启动子的活性是CaMV35S启动子的1.55倍。[结论]综合考虑GUS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当侵染液浓度OD_(600)为0.05,侵染5 min,共培养24 h时,GUS的表达量和酶活性较高,这一条件可以用来进行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高效转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锡平 孟庆民
在农业科学研究中,有时需精确测量植物在较短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的生长量,以便探讨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光照、营养等)对植物生长速率的效应。以往常用直尺测量植物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长度,再求植物的平均生长速率;或通过称重,求叶面积等方法来测量植物的生长速率,不但时间间隔长,误差也大,有时还要离体测量。为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毕鹏 陈瑞明
单因子利率模型是利率衍生品定价的基础模型之一,本文旨在探索单因子利率模型中瞬时利率代表变量的选择。研究认为IBR001,即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是目前国内单因子利率模型瞬时利率的最佳替代变量。
关键词:
单因子利率模型 瞬时利率代表变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聪芬 牛春东 王利祥 魏琪 吴顺凡
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阳离子通道。TRP通道基因最先在研究视觉缺陷的突变体黑腹果蝇中被发现,因其受光刺激仅产生瞬时电生理信号而得名。此后基于序列同源性,在不同动物、酵母和藻类中均有发现,在果蝇中共鉴定得到13个基因,并划分为7个亚家族(TRPC、TRPA、TRPM、TRPV、TRPN、TRPP和TRPML)。TRP通道家族基因在昆虫体内扮演着调控各种生理与行为的重要角色,参与调控昆虫各种感觉的发生,例如视觉、嗅觉、听觉、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臧维玲 戴习林 罗春芳 汪秀铭 施玉佳 徐桂荣 丁福江
研究了在水温为28℃,盐度为5.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和体长及溶解氧水平的关系。共测定了6种不同体长(1.36-10.84 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存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DO升高而增加,V与DO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V随虾体长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瞬时耗氧速率 体长 溶解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靖弘 于磊 梁楠松 宋婷婷 吕义品 纪欣童 徐亮 赵福江 詹亚光
[目的]本研究克隆了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CUC1基因,分析其表达特性,为该基因在水曲柳再生的调控研究中奠定基础。[方法]从水曲柳苗克隆FmCUC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FmCUC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FmCUC1基因转入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FmCUC1基因在根、茎、叶、顶芽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及FmCUC1基因在下胚轴芽再生与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同时对水曲柳幼苗喷施IAA、6-BA、BR激素处理,分析FmCUC1基因在不同激素信号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FmCUC1基因瞬时转化水曲柳72 h后,分析其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得到FmCUC1基因全长807 bp,编码269个氨基酸,FmCUC1为稳定疏水蛋白,含有保守的NAC-domain蛋白结构域;FmCUC1蛋白与同科的木犀榄蛋白序列相似性为86.17%,亲缘关系较近;FmCUC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上。qRT-PCR分析表明:FmCUC1基因在水曲柳的顶芽中表达量最高;在下胚轴芽再生过程中,FmCUC1基因在芽点产生与丛枝形成期均高表达;在水曲柳种子萌发过程中,FmCUC1基因分别在第4天和第8天分别达到两个峰值,为第0天的8.56倍和8.46倍。外源喷施IAA、6-BA、BR激素处理结果显示,FmCUC1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均呈现上调表达,在IAA、BR处理72 h后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对照的45.72倍和20.36倍;在6-BA处理48 h达到峰值,为对照59.40倍。利用农杆菌介导水曲柳FmCUC1基因瞬时过表达72 h后,该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其下游STM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上升。[结论]FmCUC1基因属于NAC家族转录因子,参与水曲柳芽再生过程,响应了IAA、6-BA、BR植物激素信号诱导,过表达FmCUC1基因可激活其下游STM基因的表达,进而有利于顶端分生组织的形成;为进一步研究CUC1基因在水曲柳芽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也为今后水曲柳转基因工作提供新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琳 徐莺 赵婷婷 颜钫 徐是雄 陈放
用高压氦气式基因枪将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的gus基因导入经济植物番红花的叶鞘和叶、芽来源的愈伤组织块中 ,4 8h后染色检测到了gus基因的瞬间表达 ,2 0d后仍检测到极少量表达 .研究发现 ,轰击前在加有 0 5mol L甘露醇的液体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上处理 6h ,明显增加了gus基因表达的数量 ;选择 110 0psi× 9cm的轰击条件 ,转化效果最好 ;高浓度卡那霉素 (5 0 0~ 80 0mg L)可以作为筛选剂 .结果表明 ,基因枪法是有效的番红花遗传转化方法 ,gus基因可以作为番红花基因工程研究的报告基因 ,CaMV35S启动子能有效驱动外源基因在番红花组织中表达
关键词:
番红花 gus基因 基因枪法 瞬间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涵 阳习鹏 赵婉欣 邵雪花 杨凤玺 刘传和
【目的】研究菠萝叶基原生质体的高效分离方法,并对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瞬时转化,为利用菠萝原生质体进行菠萝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巴厘’菠萝(Ananas comosus,‘Comtede Paris’)幼嫩叶片的叶基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3)分析纤维素酶质量浓度(6,12,20 g/L)、离析酶质量浓度(3,6,9g/L)和甘露醇浓度(0.4,0.5,0.6 mol/L)对分离原生质体产量与活力的影响;同时,利用单因素试验(设置酶解时间2,4,6 h)筛选制备原生质体的最适酶解时间,确定分离菠萝叶基原生质体的最适条件;在最适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法转化质粒,建立菠萝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结果】L_9(3~3)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分离的原生质体产量为1.01×10~6~1.93×10~6 g~(-1),纤维素酶质量浓度是决定原生质体产量的关键因素;原生质体活力为65.55%~87.00%,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活力的贡献最大。最适酶解条件为:菠萝叶基在含12 g/L纤维素酶、6 g/L离析酶、0.6 mol/L甘露醇的酶液中避光酶解4 h,产量可达1.96×10~6 g~(-1),活力为85.54%。菠萝叶基原生质体通过PEG介导法转化p AN580-WRKY75质粒后,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核内的绿色荧光信号。【结论】确定了菠萝叶基原生质体的最适分离条件与瞬时转化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菠萝基因功能分析的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晓 盖颖 朱艳燕 陈雪梅 蒋湘宁
该研究通过PCR扩增、酶切及连接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分别将β--葡萄糖苷酶基因(gusA)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与双向启动子两端融合,构建成双可视报告基因融合双向启动子的植物二元表达载体pBDGG.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毛白杨叶片以鉴定所构建的双向启动子的功能.对农杆菌侵染3~4 d的毛白杨同一叶片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紫外激发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结果表明gusA基因和gfp基因都能够进行瞬时表达,表明该双向启动子可在毛白杨中实现双向表达.该文还讨论了双向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为实现植物基因工程的“一箭双星”(即一个启动子同时双向表达两个或多个基因)奠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