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1)
2023(3370)
2022(2687)
2021(2448)
2020(2040)
2019(4573)
2018(4194)
2017(8643)
2016(4066)
2015(4243)
2014(3840)
2013(3755)
2012(3278)
2011(2865)
2010(3144)
2009(3403)
2008(2236)
2007(2005)
2006(1884)
2005(1848)
作者
(9297)
(7511)
(7345)
(7077)
(4634)
(3557)
(3452)
(3047)
(2723)
(2664)
(2526)
(2518)
(2506)
(2314)
(2267)
(2229)
(2194)
(2104)
(2081)
(1947)
(1881)
(1826)
(1802)
(1723)
(1667)
(1619)
(1588)
(1570)
(1564)
(1555)
学科
(24044)
金融(24044)
(20847)
银行(20847)
(20367)
(14204)
经济(14192)
中国(12819)
(12792)
(11024)
企业(11024)
中国金融(10830)
管理(10412)
(7109)
(6777)
业经(5531)
(5516)
财务(5504)
财务管理(5498)
地方(5483)
企业财务(5319)
方法(4516)
事业(4230)
产业(4165)
数学(4150)
数学方法(4132)
(4067)
(3982)
体制(3722)
业务(3613)
机构
学院(47451)
大学(45311)
(22856)
经济(22366)
中国(19771)
管理(17081)
研究(14231)
理学(14181)
理学院(14085)
管理学(13909)
(13856)
管理学院(13835)
银行(13432)
(12980)
金融(12729)
(12611)
(12584)
人民(10063)
财经(9902)
中心(9644)
国人(9238)
中国人(9201)
中国人民(9151)
(8959)
(8666)
经济学(8400)
人民银行(7748)
经济学院(7721)
财经大学(7578)
中国人民银行(7085)
基金
项目(29509)
研究(23739)
科学(23350)
基金(21547)
(17548)
国家(17364)
社会(16062)
科学基金(15578)
社会科(15440)
社会科学(15438)
(12005)
基金项目(11162)
教育(10096)
(9846)
编号(9732)
(9237)
资助(8924)
自然(8479)
自然科(8318)
自然科学(8317)
自然科学基金(8185)
成果(7762)
(7214)
(7202)
金融(6979)
国家社会(6924)
(6806)
创新(6722)
重点(6714)
课题(6566)
期刊
(24582)
金融(24582)
(23060)
经济(23060)
研究(16533)
(9965)
中国(9839)
管理(6381)
(5588)
财经(5181)
中国金融(4560)
学报(4474)
(4386)
经济研究(4377)
科学(4211)
大学(3971)
学学(3891)
业经(3789)
理论(3606)
技术(3481)
实践(3284)
(3284)
教育(2875)
国际(2769)
农业(2730)
财会(2690)
农村(2620)
(2620)
上海(2511)
问题(2503)
共检索到8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互联网"以其无影无形、无远弗届、信息传输快捷的特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作。近两年,"互联网金融"概念诞生并逐步流行开来。从狭义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在未被纳入金融监管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做了一些传统的金融业务,或开发了一些原有金融企业没有关注的领域,并因此形成了一批新的金融形态,如第三方支付、P2P网贷融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志武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发展势头强劲,然而社会各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不尽相同。在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看来,互联网带来的金融亢奋并不是"新金融",而是金融的销售和获取渠道上的变化,其交易的还是金融契约,不管线上还是线下。互联网在渠道意义上挑战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但在本质上跟银行、资本市场等所经营的产品没有区别,仍然是交易各方的跨期价值交换,是信用的交换。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交易安排上存在下述潜在问题: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信用风险等,需引起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渠道平台带来发展机会,也带来监管挑战。本刊组织刊发陈志武教授的该篇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从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多年前提出的"连接一切",到总理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已经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平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也纷纷主动联姻互联网企业,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甚至展示出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著名学者谢平先生在本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是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而金融则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一种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建鹏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背景自2016年4月下旬开始,一场为期一年、由国务院决策部署、十余个部委共同行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大幕。在总计七个分项整治子方案中,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分别对网络投资理财、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助于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双创"新格局,形成发展新动能,是我们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被普遍认为是金融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基于现实的分析和理论的思考认为:互联网金融既是一种连接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领域是众筹,社会基础是中产阶层的形成,有效运作的前提是信息真实透明;互联网金融不等于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社会公众对金融创新的理解和接受往往有一个情绪周期。互联网金融于2013年在广受瞩目中被冠以元年,仅仅三年后,因部分领域风险积聚而面临专项整治。这种起落的例子还可以找到很多,如在美国被公认为对冲利率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莺  鲜梅  
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现代服务行业,其对经济与金融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仅仅只是开始。最近两年,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金融在支付和操作手段上的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已经对现代金融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强大冲击,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如何与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代表金融互联网共生竞合,在全球化下改善监管,确保支付与运营体系的安全与高效,已经成为现实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数年前,当网购兴起时,很多人认为它对实体店的影响是短期的,其后的发展却远远超出预料。类似地,当新型支付走进传统的支付市场,很多人同样认为不过是规则套利和市场套利,难以撼动传统金融的优势。未来发展还需要观察,但情况也许会超出预期。"互联网+"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刚刚开始。从今年将"互联网+"列入政府行动计划以来,短短几个月就带来理念和市场的巨大变化,它以几何级的速度融合渗透,几乎所有领域都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云  杨晓雪  
互联网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分散投资风险、集聚社会闲散资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作用显现,给传统金融中介带来冲击和挑战。文章针对互联网金融是否会导致金融中介去中介化问题,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中介功能及其缺陷,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是传统金融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互联网金融加剧金融脱媒,促进金融中介创新与变革,两者最终将深度融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奇超  
只有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本质比较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特点,才能更好地判断和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因此只有从金融发展的视角才能更好地比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本质。通过金融发展理论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金融结构的比较得出,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通过"连接"对传统金融的深入、广泛、灵活和方便的升级和改造,是金融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鑫  徐唯燊  
互联网金融讨论甚多,但其概念未有准确定义,甚至关于其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学术概念也颇具争议。本文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互联网金融应指的是以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大数据为支撑的金融服务。进而,本文将着重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来审视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将如何改进传统的金融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