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6)
- 2023(4461)
- 2022(3510)
- 2021(3553)
- 2020(2870)
- 2019(6859)
- 2018(6375)
- 2017(10821)
- 2016(6374)
- 2015(7338)
- 2014(7460)
- 2013(7507)
- 2012(7100)
- 2011(6105)
- 2010(6324)
- 2009(6224)
- 2008(6514)
- 2007(5313)
- 2006(4848)
- 2005(4681)
- 学科
- 管理(24147)
- 济(22716)
- 经济(22685)
- 财(22289)
- 业(20264)
- 企(17935)
- 企业(17935)
- 财政(12170)
- 中国(10254)
- 政(9689)
- 务(9490)
- 财务(9481)
- 财务管理(9438)
- 企业财务(9009)
- 制(8698)
- 方法(8057)
- 数学(6980)
- 数学方法(6866)
- 农(6713)
- 地方(6558)
- 度(5878)
- 制度(5875)
- 体(5791)
- 银(5587)
- 银行(5585)
- 业经(5574)
- 行(5144)
- 体制(4988)
- 策(4965)
- 税(4807)
- 机构
- 大学(79394)
- 学院(78161)
- 济(33195)
- 经济(32447)
- 研究(29902)
- 管理(28464)
- 财(27051)
- 中国(26334)
- 理学(23214)
- 理学院(22937)
- 管理学(22524)
- 管理学院(22342)
- 京(17315)
- 财经(16237)
- 科学(15850)
- 所(15151)
- 中心(14655)
- 经(14566)
- 江(14312)
- 研究所(12715)
- 财经大学(11603)
- 北京(11573)
- 省(11306)
- 范(10958)
- 州(10906)
- 师范(10894)
- 院(10719)
- 农(10467)
- 经济学(10037)
- 财政(9752)
- 基金
- 项目(44294)
- 科学(34830)
- 研究(34679)
- 基金(32049)
- 家(26972)
- 国家(26691)
- 科学基金(23080)
- 社会(22265)
- 社会科(21025)
- 社会科学(21020)
- 省(16425)
- 教育(16416)
- 基金项目(15961)
- 编号(14252)
- 划(13965)
- 自然(13776)
- 成果(13489)
- 自然科(13462)
- 自然科学(13460)
- 资助(13437)
- 自然科学基金(13217)
- 课题(10325)
- 重点(10294)
- 部(10200)
- 性(10089)
- 国家社会(9278)
- 教育部(9137)
- 项目编号(9110)
- 创(9013)
- 发(8982)
共检索到15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慧文
2022年,理财市场频频“破净”。分析发现,表层原因是债券市场回调造成的产品净值波动,深层原因是理财市场从预期收益向净值化转型的阵痛受市场波动影响集中爆发。“破净”风波后,理财公司应充分总结经验,做好投资者教育、客户分层管理、风险管控及投研能力培育,尽快完成“真净值”转型。
关键词:
理财 破净 净值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东 滕飞
《通知》及理财细则的落地是对资管新规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资管行业平稳转型,并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018年7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细则")。《通知》及理财细则的落地是对资管新规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资管行业平稳转型,并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飞 沈润涛
建议平稳、有序推进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加强产品净值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客户基础,选取部分理财产品先行先试,合理确定转型过渡期限2017年11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尽管其中对资管产品净值化监管的规定仅寥寥数语,但却广受市场瞩目,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一规定对当前国内资管市场最大的参与主体——银行理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资管新规明确了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方向
关键词:
银行理财 预期收益率 生成规则 理财产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毛丹平
居民理财行为最终表现为对各类理财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行为,高净值财富个人的理财行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金融消费的决策过程构建了个人理财行为决策概念模型,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十一个因素,构建了个人理财规划行为分析模型,设计了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和量表。同时,依据我们对中国高净值个人理财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检验了影响高净值财富个人理财行为的主要因素的显著性,并形成了金融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肖夏 杨小舟
按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的要求,2021年12月后,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均需按照净值化进行管理。本文介绍了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的内涵和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进程的背景,对理财产品摊余成本法与市值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对参与各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 摊余成本法 市值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叶予璋 周仕盈
作为资管行业的新生儿,银行理财公司兼具管理规模大、产品多、工具杂、人员少等特征,唯有通过平台化的投研能力建设,统筹渠道、产品、资产之间的平衡关系,继续深化较强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构建全流程的投研-产品-运营体系,方能以更稳健的收益回报更广大的客户群体,以更理性和长期的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真正促进共同富裕和支持实体经济建设,为大家守好钱袋子。
关键词:
银行理财 发展展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付强 夏凝 陈娟
通过有效的税收服务和监管提升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的纳税遵从度,有助于发挥税收调节居民收入的职能作用,缩小贫富差距。本文从剖析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特点及我国税收征管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从界定高收入高净值人员范围、成立税收专业管理机构、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建立合作遵从战略四个方面,对提升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纳税遵从度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收入高净值人员 纳税遵从 税收风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若莲
一、基本案情2012年12月,加拿大税务局通过其国际联合反避税信息中心(JITSIC)代表向我方发出协助核查X先生及其前妻L女士在华收入、资产及相关交易的专项情报请求。根据加拿大税务局提供的信息,中国籍个人X先生、L女士于2006年以投资移民方式移民加拿大,申报携带60万加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海远 郁杨成
高净值人群缺失和财产低报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使用新近发展的幂律分布技术校正了高净值人群缺失问题,分析由此带来的财产漏损和财产差距低估,并比较了过去约2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2018年我国居民财产存量的漏统计率较高,财产差距的基尼系数低估了7.43%,且低估比例随时间不断上升。考虑到财产漏损主要集中在高净值人群,财产差距迅速扩大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关键词:
高净值人群 财产低估 财产差距 幂律分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项怀诚
本文对我国财税改革的十年历史作了总结性的回顾。本文认为 ,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或方向 ,不仅是财税收入制度的改革 ,而且还是财政支出制度的改革和实行适时的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洪波
理财思想是人们对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共同的、理性的认识,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净现值法所反映出的现金至尊、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适度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理财思想是当今财务管理学中的思想瑰宝,对这些思想的探索,既是对净现值法的深入研究,也是对这些宝贵思想的展示。
关键词:
净现值法 理财思想 局限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霞
基金资产净值是投资者可以得到的关于基金资产实际价值的主要公开信息,而且投资者通常都将基金资产净值视为基金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应将尽可能地真实反映基金资产实际价值作为计算基金资产净值时选择证券价格的主要原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黎春
无论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封闭式基金,其资产净值都是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最为关注的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价格由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加申购和赎回费用确定;而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也以基金的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冯伟
基金的资产估值是确定基金净值的主要因素。按照每日交易市价估值,直接导致基金经理过分专注于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产生过分追求短期投资收益的冲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乐 汤晓燕 黄亮华
基金投资日益成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5—2021年发行的中国公募基金为样本,运用Benford定律对基金的净值管理行为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相比ETF基金,偏股型基金的日回报非零首位数值分布更不符合Benford定律,验证了其存在净值管理行为。进一步地,当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之间“抱团”越严重,即基金投资组合的独立性越低时,基金的回报分布越不符合Benford定律,表明了基金公司旗下多个基金之间的“抱团”行为可以达成其净值管理目标。最后,基金净值回报越不符合Benford定律,基金本期的净值增长率越高以及净值波动率越低,实现了多管理目标下“一箭双雕”的效果,但两者均会在下一年发生反转。本文的结论对于公募基金净值管理行为的甄别和监管有一定的裨益,也有助于相关投资者进行更科学的投资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