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4)
- 2023(16613)
- 2022(13964)
- 2021(12797)
- 2020(10753)
- 2019(24078)
- 2018(23857)
- 2017(44239)
- 2016(24345)
- 2015(26829)
- 2014(26769)
- 2013(26043)
- 2012(24036)
- 2011(21720)
- 2010(21806)
- 2009(20347)
- 2008(19885)
- 2007(17523)
- 2006(15639)
- 2005(14090)
- 学科
- 济(107585)
- 经济(107448)
- 管理(73202)
- 业(63253)
- 企(51632)
- 企业(51632)
- 财(35937)
- 方法(35822)
- 数学(31315)
- 数学方法(31048)
- 地方(28907)
- 中国(28309)
- 农(28175)
- 制(26747)
- 业经(23557)
- 学(22314)
- 体(20084)
- 农业(18645)
- 银(18612)
- 银行(18565)
- 务(18559)
- 财务(18514)
- 财务管理(18459)
- 融(18046)
- 金融(18038)
- 行(17708)
- 企业财务(17491)
- 环境(16595)
- 地方经济(15906)
- 体制(15336)
- 机构
- 学院(335964)
- 大学(335426)
- 济(142806)
- 经济(139815)
- 管理(122252)
- 研究(120558)
- 理学(104227)
- 理学院(102960)
- 管理学(101299)
- 管理学院(100669)
- 中国(92432)
- 财(74364)
- 科学(73446)
- 京(70373)
- 所(61782)
- 农(60939)
- 研究所(55499)
- 财经(54962)
- 中心(54924)
- 江(53669)
- 业大(51085)
- 经(49651)
- 农业(47513)
- 经济学(44717)
- 范(44081)
- 北京(43858)
- 院(43617)
- 师范(43545)
- 省(41871)
- 州(41221)
- 基金
- 项目(224075)
- 科学(175291)
- 研究(162438)
- 基金(161142)
- 家(141947)
- 国家(140739)
- 科学基金(119421)
- 社会(105221)
- 社会科(99581)
- 社会科学(99558)
- 省(90442)
- 基金项目(85568)
- 自然(75592)
- 划(74460)
- 教育(73956)
- 自然科(73765)
- 自然科学(73738)
- 自然科学基金(72384)
- 编号(64272)
- 资助(63862)
- 成果(52917)
- 重点(51474)
- 发(49550)
- 部(48835)
- 创(46629)
- 课题(46266)
- 制(44127)
- 国家社会(44075)
- 创新(43842)
- 科研(42426)
- 期刊
- 济(169072)
- 经济(169072)
- 研究(105992)
- 中国(75267)
- 财(62505)
- 学报(56990)
- 农(55367)
- 科学(49793)
- 管理(45688)
- 大学(43099)
- 学学(40946)
- 农业(36432)
- 教育(35840)
- 融(34558)
- 金融(34558)
- 财经(28494)
- 技术(28207)
- 经济研究(27863)
- 业经(25546)
- 经(24577)
- 问题(21686)
- 业(19026)
- 版(17403)
- 技术经济(16217)
- 贸(15723)
- 资源(15139)
- 科技(15097)
- 财会(14813)
- 统计(14578)
- 会计(14537)
共检索到526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婧 乔陆印 李裕瑞
笔者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指标统计描述、县域经济活力指数分析、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度3种方法,对始于2007年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经济影响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考察期内试点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平均增幅普遍高于非试点县,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试点县县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经济活力指数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显著改善了试点县的财政收支状况,但对试点县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仍不明显。多维测度结果均表明,当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山西省试点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不显著,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建江 祝平衡
湖南省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已实施五年,有必要对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非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市本级经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湖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更有利于贫困县经济的发展。并提出湖南应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改革实施范围,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权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建江 祝平衡
湖南省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已实施五年,有必要对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非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市本级经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湖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更有利于贫困县经济的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东日
一、辽宁省推行直管县改革的现状2005年,辽宁省下发了《关于实行省补助资金直拨到县(市)财政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对省以上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取消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部分财政结算补助和专项补助等,实行省对县补助直接测算到县,直接拨付到县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这种管理方式,在不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的前提下,提高了财政资金拨付速度和使用效益,使省对县的财政扶持措施更加透明和直接,被财政部界定为"补助管理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模式。2006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市管县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福敏 刘伟
大量定性研究表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构建了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浙江和四川两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浙江省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四川省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递增的趋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纪瑜 阳敏 张宇蕊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地方政府从政府规模、层级及财政关系等层面实行的一次深远变革,也是地方政府突破中央权力设置的制度壁垒而获得创新效率的一个难得契机,湖南省应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地方新型财政管理模式和地方公共产品供应模式。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改革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佳馨 张丽华
面对我国西部"省直管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规避和防范改革可能发生的风险,是西部全面推开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西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直接引发的财政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尤瑞章 徐蓬 王庆
一、浙江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措施和经验(一)坚持并深化"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省管县"的财政管理模式,到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各地"省管县"财政管理模式逐渐被"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取代。而浙江却没有采取"省市县"三级模式,独把"省管县"模式延续了下来,成为全国惟一的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实行财政省管县的省份。经过多年实践,浙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全省财政经济"蛋糕"也不断扩大,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
本文指出政府财政层级过多的几项主要弊端,论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客观现实性,提出取消“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几条改革思路。
关键词:
财政层级 省直管县 弱市强县 市管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市级财政调控能力减弱、积极性将受到影响等。同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也制约着财政体制的改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鹏
从理论基础、现实意义、改革成效、思路及改革模式等方面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简要述评。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改革模式 研究述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丽华 李保春 张蕾
近年来,在中央的推动下,西部各省进入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的密集期,但未实现中央确定的2012年底全面铺开的顶层设计目标。西部地区甚至部分中部地区改革试点的原地踏步,彰显了改革风险的客观存在。正视改革风险,积极应对和防范风险,成为进一步推动改革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风险的含义所谓制度改革风险是指由制度设计以及改革实施过程中引发的未来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结果可能与最初改革顶层设计目标产生较大的差异,其差异可能对社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磊
为了有助于省以下各级财政部门顺利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笔者对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试点情况进行了研究,特提出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在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能否改善民生性公共服务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证研究——以辖县大省河北为例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吗——基于县域空气质量的研究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财政分权、定向激励与农业增长——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例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从财政的省直管县到重建政府间财政关系
西部地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管理风险的生成、传导与防范——以云南为例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对H省174位财政局长的调查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以贵州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