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6)
- 2023(9336)
- 2022(7893)
- 2021(6894)
- 2020(5984)
- 2019(13408)
- 2018(12851)
- 2017(25105)
- 2016(12353)
- 2015(13793)
- 2014(13408)
- 2013(13766)
- 2012(13128)
- 2011(12235)
- 2010(12430)
- 2009(11497)
- 2008(10991)
- 2007(9808)
- 2006(9054)
- 2005(8201)
- 学科
- 济(86571)
- 经济(86500)
- 管理(40209)
- 业(34162)
- 方法(32751)
- 数学(29922)
- 数学方法(29762)
- 企(28150)
- 企业(28150)
- 地方(21559)
- 中国(17065)
- 财(15982)
- 农(14532)
- 地方经济(14499)
- 业经(14339)
- 制(13420)
- 学(13133)
- 融(12125)
- 金融(12123)
- 银(11076)
- 银行(11069)
- 环境(10897)
- 体(10677)
- 行(10657)
- 农业(10380)
- 贸(9920)
- 贸易(9911)
- 易(9468)
- 划(9032)
- 和(9003)
- 机构
- 大学(192366)
- 学院(189383)
- 济(96076)
- 经济(94502)
- 管理(74299)
- 研究(66560)
- 理学(63879)
- 理学院(63190)
- 管理学(62318)
- 管理学院(61940)
- 中国(52515)
- 财(43405)
- 京(39188)
- 科学(35642)
- 财经(34429)
- 所(32195)
- 经济学(32118)
- 经(31377)
- 中心(30383)
- 经济学院(28779)
- 研究所(28673)
- 江(28552)
- 财经大学(25626)
- 北京(24806)
- 农(24211)
- 院(24203)
- 范(23388)
- 师范(23108)
- 业大(22635)
- 州(21966)
- 基金
- 项目(124509)
- 科学(100687)
- 基金(94529)
- 研究(91723)
- 家(81040)
- 国家(80477)
- 科学基金(70767)
- 社会(63893)
- 社会科(60929)
- 社会科学(60917)
- 基金项目(49511)
- 省(46550)
- 自然(43324)
- 自然科(42187)
- 自然科学(42174)
- 教育(41970)
- 自然科学基金(41468)
- 资助(38592)
- 划(38406)
- 编号(33509)
- 部(29084)
- 重点(28184)
- 国家社会(28158)
- 发(27820)
- 成果(27101)
- 教育部(26024)
- 创(25590)
- 人文(25069)
- 大学(24477)
- 创新(24063)
共检索到294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植 杨冠琼 赵安平
近年来,部分省份出现"省直管县"的体制创新试点,理论分析表明这一体制对地方经济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但目前仍缺少可信的经验证据予以支持。利用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县域面板数据建立双差分(DID)模型,通过构造一个自然实验,检验"省直管县"体制对经济绩效的净因果效应,结果表明,"省直管县"体制对县域经济具有显著、持续的积极影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结论的可靠性。
关键词:
“省直管县” 经济绩效 自然实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立勇 高玉胭
本文将山西省"省直管县"改革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2—2015年县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财政分权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省直管县"改革赋予直管县更多的财政收支权及经济自主权,大大激活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活力,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即财政分权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第二,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具有动态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即"省直管县"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本文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最后,本文给出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本文基于2000-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使用交错双重差分方法估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能显著促进县域粮食生产。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通过提升县级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引导粮农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化肥施用量等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和强化省级政府粮食注意力分配机制,促进县域粮食生产。异质性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粮食增产效应在非强县扩权试点县、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弱县、粮食主产区县域以及产粮大县更为明显。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施时间越长,其粮食增产效应越明显。本文拓展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效的研究,为新阶段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方向。应适度增强省级财政统筹调控能力,逐步优化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实施范围与实施方式,合理划分省级和县级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提升县级政府粮食安全保障的财政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全面省直管则对县域经济增长再度产生促进作用;(4)宜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占中心城市体量较大、距离较远的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区划调整和简政放权改革的结合点,但由于各个地方改革差异较大,政策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河南省2004年和2011年的两次省直管县改革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发现2004年的改革没有产生预期效果,而2011年的改革的确对目标县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效应。因此,应当继续加大放权力度和范围,使县级政府在更大范围内享受制度改革的红利,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县域经济 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捷 赵静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07年县级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区经济和财力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既促进了县级地区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财力增长;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上述促进效应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不宜采用同一模式,而应充分考虑地区特征与差异。
关键词: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县域经济 地区特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美喆
将"省直管县"改革的制度冲击作为财政分权的指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配置的扭曲大于矫正作用,制约了要素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从不同形式的分权效应来看,事权下放相对于财权下放更显著影响资源空间错配;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正向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体现为中西部地区和高错配地区的影响效应显著,而东部地区和低错配地区不显著;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作用力度持续增强。据此,从创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实施多元化的考核目标、强化自下而上的考核力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资源空间错配的局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文平 张杰
针对河南省2004年开始实施的"省直管县"改革,本文采用基于PSM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企业层面对这一"准自然实验"进行了评估。本文研究发现,总体上看,省直管县政策对直管县企业的资产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来看,直管政策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持续增强的促进效应;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在实施后的3年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考虑到迁移企业的影响效应后,进一步的发现是,省直管县政策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因此,省直管县政策事...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双重差分 资产增长率 扭曲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茜 段龙龙
利用四川省59个试点县20052014年的经济社会数据,借助"准自然实验"倍差估计法和面板虚拟变量模型分析了"扩权强县"改革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发现:按地理区位划分的丘陵县较山区县和平原县而言,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尺度上更易受到"扩权"试点的红利作用,而平原县和山区县则主要凭借经济管理权下放获取更强的本地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若按经济类型划分,选择百万人口大县进行扩权试点比选择农业大县会带来更加显著的政策带动效果。
关键词:
扩权强县 省以下分权 县域经济 经济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茜 段龙龙
利用四川省59个试点县2005~2014年的经济社会数据,借助"准自然实验"倍差估计法和面板虚拟变量模型分析了"扩权强县"改革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发现:按地理区位划分的丘陵县较山区县和平原县而言,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尺度上更易受到"扩权"试点的红利作用,而平原县和山区县则主要凭借经济管理权下放获取更强的本地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若按经济类型划分,选择百万人口大县进行扩权试点比选择农业大县会带来更加显著的政策带动效果。
关键词:
扩权强县 省以下分权 县域经济 经济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婧 乔陆印 李裕瑞
笔者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指标统计描述、县域经济活力指数分析、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度3种方法,对始于2007年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经济影响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考察期内试点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平均增幅普遍高于非试点县,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试点县县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经济活力指数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显著改善了试点县的财政收支状况,但对试点县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仍不明显。多维测度结果均表明,当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山西省试点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不显著,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亚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正在我国实施,本文利用河南省1999~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在第一产业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表现不力,而且在缩小行政管理幅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权责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县域经济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傅鑫艺
“省直管县”改革作为中央深化县制体制改革的政府分权举措,其对试点县域经济增长的改革效应以及影响机制需要得到科学的理论判断与实证检验,这关乎政府分权理论的适用情境与县域体制改革的深化方向。以政府分权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省直管县”改革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探讨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河南省103个县域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所提出的理论判断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静态DID结果显示,改革显著促进了试点县域的经济增长,对试点县域经济增长的平均年回报率为7.2%;第二,动态DID结果显示,由于改革的渐进性,改革的经济增长回报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常规省直管”模式并未产生改革效应,而2014年“全面省直管”模式实施后县域发展自主权的全面强化,正是改革效应开始凸显并保持强势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第三,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县域发展自主权的提升通过弱化吸纳效应而非强化激励效应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财政与招商引资方面的资源获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