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5)
2023(12739)
2022(11200)
2021(10412)
2020(8743)
2019(20403)
2018(20736)
2017(39839)
2016(21435)
2015(24061)
2014(24181)
2013(24002)
2012(22090)
2011(20051)
2010(20187)
2009(18622)
2008(17917)
2007(15494)
2006(14097)
2005(12550)
作者
(61298)
(51115)
(50769)
(48682)
(32753)
(24456)
(23096)
(20055)
(19577)
(18217)
(17506)
(17366)
(16442)
(16248)
(15835)
(15770)
(15061)
(14744)
(14662)
(14373)
(12834)
(12587)
(12247)
(11773)
(11493)
(11468)
(11364)
(11082)
(10301)
(9874)
学科
(104629)
经济(104513)
管理(60598)
(54178)
(45604)
企业(45604)
方法(39748)
数学(34522)
数学方法(34196)
地方(25406)
中国(23748)
(23284)
(22751)
业经(21541)
(21077)
(20297)
农业(15583)
(15276)
金融(15274)
(15252)
(15242)
银行(15210)
地方经济(14818)
(14652)
理论(14446)
(14426)
环境(14158)
(13749)
贸易(13740)
(13176)
机构
大学(304833)
学院(302122)
(128953)
经济(126232)
管理(120714)
研究(106262)
理学(103641)
理学院(102452)
管理学(100843)
管理学院(100279)
中国(80037)
(65840)
科学(63989)
(59080)
(53252)
研究所(48202)
中心(47338)
财经(46321)
(45254)
(44826)
业大(42796)
北京(42451)
(42085)
(40650)
师范(40350)
经济学(38901)
(38533)
(35910)
农业(34717)
经济学院(34557)
基金
项目(203015)
科学(159375)
研究(150142)
基金(147206)
(127267)
国家(126208)
科学基金(108611)
社会(95016)
社会科(89962)
社会科学(89933)
基金项目(78765)
(77732)
自然(69806)
自然科(68105)
自然科学(68091)
教育(67981)
自然科学基金(66847)
(65566)
编号(61204)
资助(60324)
成果(50072)
(44843)
重点(44770)
(43594)
课题(42155)
(41253)
国家社会(38788)
教育部(38784)
创新(38488)
大学(38082)
期刊
(151438)
经济(151438)
研究(97986)
中国(59217)
管理(45448)
学报(44513)
(44193)
科学(42433)
(41130)
大学(34048)
教育(33231)
学学(31969)
(29584)
金融(29584)
农业(28028)
技术(26519)
经济研究(24223)
财经(23428)
业经(22244)
(19998)
问题(19261)
技术经济(16018)
理论(15930)
图书(15028)
实践(14324)
(14324)
现代(14145)
(13790)
科技(13619)
资源(13469)
共检索到460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丹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在探索和实施"省直管县"管理体制,目前这项改革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对市、县经济利益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利用2001-2011年我国市、县两级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财政上"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极大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本级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才国伟  张学志  邓卫广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城市财政支出增长;财政"省直管县"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强县扩权"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财政"省直管县"虽然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了第三产业比重。两项改革措施都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省直管县"改革一定会有损地级市的利益、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应深入地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利弊得失,做到综合运用、扬长避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及22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将加权总因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对我国31个省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出四个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华东主要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较好,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发展绩效次之,东北、西南部分省份排名第三,西北部分省份发展绩效较差。四类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差异产生于农业系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协同耦合的差异。本文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全面省直管则对县域经济增长再度产生促进作用;(4)宜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占中心城市体量较大、距离较远的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占斌  
实行"省直管县"改革,有助于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但目前在改革中也遇到诸如扩权和放权的落实到位情况不乐观,省辖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减弱,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等问题。应重点推进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配套的措施包括: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下放权力,激活县级政府的发展潜力;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以事权确定财权;合理核定县级行政单位的机构设置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善才  
"郡县治,天下安"是我国历史上行政治理的典型经验;而行政"省直管县"既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也是对我国宪法的回归。目前,我国有1636个县和374个县级市。它们上承省、市,下接乡镇,是宏观与微观结合部,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枢纽,是支撑中央政权稳固运行的根基。近年来,为解决城乡矛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各地陆续推行了以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凯波  
1.教育支出遵循渐进主义决策模式。以往年度教育支出比重高的县(市),本年度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会高。当没有控制年份固定效应时,无论是差分GMM的估计结果还是两步系统GMM估计结果都表明上一年教育支出比重对本年影响为正,而两年前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为负,这可能是遗漏年份固定效应造成的。在加入年份虚拟变量之后,一年前和两年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强   韦锋   漆雁斌  
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但“经济-粮食”空间偏差(即关系不协调),不仅会延缓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步伐,而且会阻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利用2000—2020年我国1864个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粮食”空间偏差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经济-粮食”空间偏差,即导致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程度加深。机制分析发现,“经济-粮食”空间偏差的加剧是因为财政分权程度和非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市场活力的下降。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地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中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粮食”空间偏差的影响最大;在不受粮食生产责任约束下,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政策效应以经济增长为主。因此,优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实施模式,扭转县级政府“离粮”发展倾向;建立粮食安全与晋升激励的衔接机制,修正县级官员“趋经济、离粮食”的导向;完善利益补偿机制,纾解产粮大县财政压力;构建改革县的财权监督机制,严控财政资源支出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兵  黄少卿  何振宇  
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的省直管县改革在什么层面、通过何种途径促进了经济增长?利用中国1997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省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向县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显著促进了省经济增长。研究表明,省直管县改革是通过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县政府的信息优势促进了省经济增长;改革不利于市发挥集聚效应,但有利于县发挥辐射效应,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致抵消了。我们建议,赋予市政府发行市政债的权利,以减轻省直管县改革给市政府在推进城市化建设方面带来的财力上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占斌  
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十多个省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县,这种“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之举,直指20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而且目前还有扩大之势。笔者认为,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对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行政绩效均有益处,应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前进方向。改革的路径可考虑渐进式分类展开,并通过行政区划的改革配合,用约20年的时间调整到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连志  
一、自治区经济及财政发展概况(一)总体情况。广西经济、财政发展状况良好,为在全区推行自治区财政直管县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十一五"发展情况来看,据初步核算,广西2010年比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1.2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1.13番,财政收入翻1.37番,工业增加值翻1.58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翻1.74番,服务业增加值翻1.02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2.14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1.23番,进出口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婧  乔陆印  李裕瑞  
笔者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指标统计描述、县域经济活力指数分析、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度3种方法,对始于2007年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经济影响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考察期内试点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平均增幅普遍高于非试点县,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试点县县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经济活力指数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显著改善了试点县的财政收支状况,但对试点县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仍不明显。多维测度结果均表明,当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山西省试点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不显著,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