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6)
2023(9548)
2022(7918)
2021(7126)
2020(5839)
2019(12865)
2018(12792)
2017(24109)
2016(12729)
2015(13769)
2014(13905)
2013(13585)
2012(12845)
2011(11708)
2010(11948)
2009(11119)
2008(10774)
2007(9485)
2006(8804)
2005(8326)
作者
(37061)
(31397)
(30978)
(30051)
(19971)
(14837)
(14122)
(11856)
(11816)
(11145)
(11038)
(10418)
(10390)
(10143)
(10017)
(9705)
(9051)
(8986)
(8808)
(8562)
(8029)
(7625)
(7475)
(7302)
(7105)
(7057)
(6984)
(6483)
(6312)
(6108)
学科
(75764)
经济(75690)
管理(34581)
(30439)
(23813)
企业(23813)
方法(22670)
地方(21155)
数学(20286)
数学方法(20139)
中国(17308)
(15692)
(15339)
(14870)
业经(14391)
(14315)
地方经济(14238)
(12837)
金融(12835)
(12384)
(12327)
银行(12315)
(11951)
农业(10629)
环境(9735)
体制(9517)
(8742)
税收(8477)
(8428)
贸易(8422)
机构
大学(184403)
学院(183816)
(89966)
经济(88331)
研究(72607)
管理(65081)
中国(55643)
理学(55065)
理学院(54329)
管理学(53535)
管理学院(53143)
(43168)
科学(41430)
(38646)
(37154)
研究所(33394)
财经(33052)
中心(31603)
(30195)
经济学(29997)
(29432)
(28979)
经济学院(26637)
(26245)
北京(24677)
财经大学(24667)
(24439)
师范(24207)
业大(23791)
(22770)
基金
项目(119083)
科学(95118)
基金(88548)
研究(86821)
(78239)
国家(77649)
科学基金(66089)
社会(59063)
社会科(56109)
社会科学(56097)
基金项目(45869)
(44993)
自然(40584)
自然科(39638)
自然科学(39628)
自然科学基金(38961)
教育(38708)
(38167)
资助(35498)
编号(32151)
重点(27743)
(27672)
(27043)
成果(26770)
国家社会(26202)
(24441)
(24088)
课题(23535)
教育部(23342)
创新(23116)
期刊
(108133)
经济(108133)
研究(64838)
中国(40074)
(33918)
学报(28329)
(26541)
管理(26166)
科学(26036)
(22936)
金融(22936)
大学(21721)
学学(20768)
经济研究(19106)
财经(18291)
教育(18167)
农业(17206)
(15988)
技术(14887)
业经(13927)
问题(13490)
(10191)
技术经济(10116)
统计(9497)
世界(9427)
国际(9030)
(8946)
经济问题(8582)
经济管理(8536)
(8382)
共检索到297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兵  黄少卿  何振宇  
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的省直管县改革在什么层面、通过何种途径促进了经济增长?利用中国1997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省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向县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显著促进了省经济增长。研究表明,省直管县改革是通过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县政府的信息优势促进了省经济增长;改革不利于市发挥集聚效应,但有利于县发挥辐射效应,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致抵消了。我们建议,赋予市政府发行市政债的权利,以减轻省直管县改革给市政府在推进城市化建设方面带来的财力上的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傅鑫艺  
“省直管县”改革作为中央深化县制体制改革的政府分权举措,其对试点县域经济增长的改革效应以及影响机制需要得到科学的理论判断与实证检验,这关乎政府分权理论的适用情境与县域体制改革的深化方向。以政府分权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省直管县”改革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探讨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河南省103个县域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所提出的理论判断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静态DID结果显示,改革显著促进了试点县域的经济增长,对试点县域经济增长的平均年回报率为7.2%;第二,动态DID结果显示,由于改革的渐进性,改革的经济增长回报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常规省直管”模式并未产生改革效应,而2014年“全面省直管”模式实施后县域发展自主权的全面强化,正是改革效应开始凸显并保持强势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第三,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县域发展自主权的提升通过弱化吸纳效应而非强化激励效应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财政与招商引资方面的资源获取水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区划调整和简政放权改革的结合点,但由于各个地方改革差异较大,政策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河南省2004年和2011年的两次省直管县改革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发现2004年的改革没有产生预期效果,而2011年的改革的确对目标县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效应。因此,应当继续加大放权力度和范围,使县级政府在更大范围内享受制度改革的红利,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新业  王晗  赵益卓  
基于河南省数据,我们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 Method)估计了"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分离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之后,"省直管县"政策提高了被直管县的经济增长率1.3个百分点。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是经济分权,而非财政分权构成了增长的源泉。从学术积累的角度看,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来估计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和已有研究相比,我们的估计结果更为可靠。从政策效果评估的角度看,我们的发现不能支持"省直管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雨婷  潘建伟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化商品流通渠道建设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利用2013—2018年县域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自然实验,采用多期PSM-DID方法探讨了电商下乡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电商下乡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商下乡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经济发展落后、财政依赖度高、信息化水平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县域具有更加明显的经济拉动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商下乡推动了县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且主要通过提高地区农业生产率、吸引企业进入以及改善融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应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渠道建设与电商下乡试点地区的特色农业和制造业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县域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方式,以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建吉  吕可文  田光辉  苗长虹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全面省直管则对县域经济增长再度产生促进作用;(4)宜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占中心城市体量较大、距离较远的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捷  赵静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07年县级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区经济和财力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既促进了县级地区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财力增长;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上述促进效应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不宜采用同一模式,而应充分考虑地区特征与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东日  
一、辽宁省推行直管县改革的现状2005年,辽宁省下发了《关于实行省补助资金直拨到县(市)财政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对省以上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取消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部分财政结算补助和专项补助等,实行省对县补助直接测算到县,直接拨付到县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这种管理方式,在不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的前提下,提高了财政资金拨付速度和使用效益,使省对县的财政扶持措施更加透明和直接,被财政部界定为"补助管理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模式。2006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市管县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猛  
本文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稳定理论模型,分析县乡财政困境和政府层级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影响,寻求兼顾转型与稳定的改革方案。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层级体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理顺政府间关系的关键点不在于省直管县改革这一具体形式,而是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缓解县乡财政困境。基于试点样本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县乡财政困境得到明显缓解时,省直管县体制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如果县乡财政困境未能得到根本解决,那么省直管县体制总体上不利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且,省直管县体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随着县乡财政困境的严重而扩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及22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将加权总因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对我国31个省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出四个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华东主要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较好,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发展绩效次之,东北、西南部分省份排名第三,西北部分省份发展绩效较差。四类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差异产生于农业系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协同耦合的差异。本文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