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0)
2023(6780)
2022(5459)
2021(5110)
2020(4220)
2019(10046)
2018(10050)
2017(19224)
2016(10296)
2015(11889)
2014(11856)
2013(11287)
2012(10189)
2011(9203)
2010(9593)
2009(8729)
2008(8538)
2007(7632)
2006(6843)
2005(5634)
作者
(29320)
(24375)
(24356)
(23141)
(15496)
(11549)
(10981)
(9417)
(9302)
(8758)
(8383)
(8199)
(7764)
(7650)
(7636)
(7331)
(7198)
(7054)
(6979)
(6915)
(6032)
(6016)
(5894)
(5654)
(5516)
(5432)
(5406)
(5334)
(4976)
(4795)
学科
(44946)
经济(44915)
管理(31105)
(23508)
方法(20780)
(19771)
企业(19771)
数学(18614)
数学方法(18117)
中国(14362)
环境(12307)
地方(11557)
(10456)
理论(8846)
业经(8633)
(8404)
(8384)
(7518)
城市(7085)
(6965)
农业(6628)
(6540)
技术(6153)
教学(6061)
(5731)
贸易(5725)
资源(5689)
(5679)
规划(5544)
(5504)
机构
学院(144115)
大学(141873)
管理(56290)
(53945)
经济(52465)
理学(48479)
理学院(47904)
管理学(46617)
管理学院(46371)
研究(46161)
中国(33784)
(31085)
科学(29617)
(23096)
(22237)
(22117)
中心(21742)
业大(21219)
(20854)
研究所(20239)
(19945)
师范(19764)
北京(19324)
财经(18401)
(18120)
(17494)
技术(16979)
(16672)
农业(16207)
经济学(15992)
基金
项目(100337)
科学(79178)
研究(72817)
基金(71243)
(62114)
国家(61642)
科学基金(53916)
社会(45595)
社会科(43231)
社会科学(43215)
(40778)
基金项目(37725)
自然(35701)
自然科(34894)
自然科学(34890)
教育(34755)
自然科学基金(34174)
(33991)
编号(29884)
资助(29506)
成果(23318)
重点(22771)
课题(21742)
(21701)
(21039)
(20797)
创新(19421)
科研(18874)
国家社会(18519)
大学(18512)
期刊
(59432)
经济(59432)
研究(39818)
中国(31253)
管理(20984)
教育(20258)
学报(19938)
科学(19794)
(18791)
(17142)
技术(16006)
大学(15722)
学学(14476)
农业(13022)
业经(10063)
(9426)
金融(9426)
问题(9060)
统计(8954)
经济研究(8934)
图书(8625)
财经(8497)
(8415)
资源(8061)
城市(7545)
(7463)
决策(7458)
(7341)
职业(7314)
技术经济(7271)
共检索到210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达良俊  王雪莹  汪军英  
通过对上海近期建设的分布于不同区位的不同模式住宅区的调查,分析了近年上海住宅区建设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住宅发展经验,以“省地宜居型”住宅为目标,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从不同城市宜居性特征差异分析入手,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构建了商品住宅的城市宜居性特征空间评价计量模型。得出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不同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异主要是由经济水平、自然区位、政治区位、气候条件和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公共图书设施建设造成。鉴于城市的区位、气候和经济水平相对固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导致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以城市宜居性特征体系的27个指标为解释变量,以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为被解释变量,通过构建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城市宜居性特征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探索城市间房价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静态和动态模型均显示商品住宅价格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但静态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的偏误,动态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由于分离了人们的预期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使得空间相关性对房价的影响偏误得以部分矫正;城市的经济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自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宜居性特征是形成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文化、交通、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星  金恒  
分析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PPP模式在宜居乡村建设的可行性,然后阐述这种模式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及关键问题,最后提出在宜居乡村建设推广PPP模式的建议,包括加强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的能力、提高政府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斌  冯子芸  
为探讨政府不同激励政策对提高绿色住宅有效供给与需求的有效性,运用动态博弈法构建了政府不介入情形下、补贴型激励模式下及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下绿色住宅开发销售的决策模型,并相互比较了三种情形的决策结果。研究表明,当奖惩与补贴满足一定条件时: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下高质量绿色住宅的消费率最高,且消费率随着奖惩力度的增大而提高;补贴型激励模式下绿色住宅销售价格最低;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下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利润高于政府不介入情形和补贴型激励模式下的利润。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补贴—惩罚型激励模式比补贴型激励模式和政府不介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勇辉  潘爱民  
后小康是指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之后到富裕前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居住、工作、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更加注意住宅环境和住宅功能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大都市住宅消费倾向的研究,探讨了后小康时期的大都市人居模式的变革,并针对这种人居模式提出了适应性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建军  杨平  
建筑物环境性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我国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内涵;通过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中的建筑物环境效率这一概念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提出并讨论了由原始成本、建筑物性能和环境负荷降低构建的节能省地型住宅评价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实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农村住宅建设将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巨大市场,节能省地型农村住宅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对我国新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对策建议,阐述了农村住宅的科学合理规划、建造节能省地型农村住宅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局面、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西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从城市公共环境中的整体交通环境、出行购物环境、公共休闲环境等几个方面,对目前西安市城市环境的宜居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认为无论从城市整体规划的宏观操控上,还是从微观设施的具体配置上,将老年人生活的保障作为前提和依据,才能全面体现"尊老城市"的理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玲  
~~
关键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兴政  
当前学术界和实践中对"宜居型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其与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研究没有得到相应关注。本文在梳理"宜居型城市"概念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宜居型城市"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必然要素、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居民就业和发展契机等内在复杂关系,并尝试建立"宜居型城市"建设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性评判的五类一级指标,最后提出在"宜居型城市"建设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坤鹏  
在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人文、经济三个层面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架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并选取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采用2009年统计数据,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城市人居环境总宜居度、人文环境宜居度、自然环境宜居度及环境宜居度协调性上得分均最高,上海的经济人居环境宜居度最高,重庆、天津均不具有比较优势;四大直辖市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协调性均不高。这与所作的专门公众意识调查结论也基本一致,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提供了新视域。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冯群科  唐根年  王逸芬  
本文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住宅价格的高低。以1990~2004年杭州市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杭州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好,商品住宅价格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差,商品住宅价格越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孔祥智  卢洋啸  
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与乡村宜居的有机统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也是乡村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在5省20村的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各地积极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生态保护、常态保洁、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危房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创新发展非农产业带动型、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农业旅游业融合带动型、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型和种植结构优化带动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然而也暴露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缺少后期管护机制;农民参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购买生态修复服务缺乏监管;难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应创新生态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和长效运维管理机制;选择适宜地区发展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培养有环保意识、专业素养的职业农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