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2)
2023(6506)
2022(5166)
2021(4778)
2020(4096)
2019(9163)
2018(8596)
2017(17165)
2016(9127)
2015(9830)
2014(9701)
2013(9647)
2012(8854)
2011(7906)
2010(8094)
2009(7978)
2008(7079)
2007(6292)
2006(5534)
2005(5221)
作者
(24988)
(20913)
(20337)
(19726)
(13195)
(10040)
(9599)
(7996)
(7883)
(7485)
(6966)
(6931)
(6644)
(6601)
(6545)
(6420)
(6153)
(5950)
(5949)
(5803)
(5229)
(5003)
(5001)
(4737)
(4660)
(4657)
(4652)
(4476)
(4256)
(4100)
学科
(31899)
经济(31851)
(27839)
(25720)
金融(25720)
管理(24918)
(24012)
企业(24012)
(22817)
银行(22811)
(22160)
中国(16250)
方法(13854)
(13529)
数学(12199)
数学方法(12082)
中国金融(11128)
(11087)
(10528)
财务(10509)
财务管理(10491)
企业财务(10219)
业经(8288)
(8157)
地方(7610)
(6778)
(6768)
(6401)
贸易(6392)
(6296)
机构
大学(122961)
学院(121216)
(51962)
经济(50842)
研究(43396)
管理(43149)
中国(39983)
理学(36625)
理学院(36191)
管理学(35590)
管理学院(35342)
(27362)
(25485)
科学(24071)
(22127)
中心(21806)
财经(21640)
(20387)
研究所(19960)
(19756)
(18583)
金融(18261)
(18203)
(17809)
经济学(17560)
银行(17552)
财经大学(16548)
(16489)
北京(16430)
业大(16410)
基金
项目(78652)
科学(61871)
基金(58156)
研究(57468)
(50595)
国家(50154)
科学基金(42575)
社会(37371)
社会科(35690)
社会科学(35679)
(30015)
基金项目(29945)
自然(26829)
教育(26477)
自然科(26261)
自然科学(26253)
自然科学基金(25837)
(25587)
资助(24449)
编号(22053)
成果(18996)
重点(18071)
(18068)
(17536)
(16963)
(16909)
国家社会(15877)
课题(15850)
创新(15848)
教育部(15760)
期刊
(54966)
经济(54966)
研究(39430)
(31382)
金融(31382)
中国(24384)
(22450)
(19172)
学报(18988)
科学(16632)
管理(16368)
大学(14731)
学学(13812)
教育(12885)
农业(12135)
财经(11190)
(9489)
经济研究(9025)
技术(8421)
业经(7557)
(7134)
国际(7073)
问题(6688)
世界(6592)
理论(6408)
(6381)
财会(6210)
现代(6020)
实践(5710)
(5710)
共检索到19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姜默竹  李俊久  
战后以来,在日本经济强势崛起和自身经济相对衰落的强烈对比下,美国除了向日本频繁祭起贸易保护的大旗外,还在20世纪80年代找到了一种更为隐蔽、也更为强势的保护手段——金融和汇率保护。从贸易领域扩散和渗透到金融领域,是美国在对日经济外交中所使用的"议题关联战略",这一战略的运用是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金融资本与国家力量的融合分不开的。若要认清这种战略的实质及日本对美金融败战的真相,我们需要了解美日金融战争幕后的利益集团政治。本文的重要结论是,"相容性利益集团"的缺失是日本对美金融败战的重要微观诱因。这带给中国的重要启示是:稳步有序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以此培育和扩大中美两国间的相容性利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军  杜征征  殷裕品  
美国金融部门自我膨胀,再加上没有进行风险调整的激励机制,导致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次贷危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但金融利益集团在金融监管法案通过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极力阻挠法案顺利通过。本文认为金融利益集团将会在法案实施过程中继续阻挠法案实施,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将会虎头蛇尾,难以有效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发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美国汇率政策对于外围国家和本国利益集团分别具有"溢出效果"和"再分配效果"。因此,研究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虽已在研究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汇率政策的课题上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美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明显的利益集团政治色彩。通过对比美日和美中货币谈判发现,"相容性利益集团"的有无是解释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的一个关键变量。因此,中国有必要通过开放市场来构筑中美之间的"相容性利益",以便在中美货币谈判中争取主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晖  
在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对近期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阐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即要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面的竞争来制约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朱越腾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蕴涵着金融改革中深层次的利益集团问题。本文基于中国贸易和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区分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与竞争指标基础上,运用2000-2009年中国分省数据对利益集团理论进行了间接和直接检验。结果显示,利益集团理论在间接和直接检验中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即单独贸易开放或金融开放都难以撼动利益集团对金融效率和竞争的阻碍,只有同时推进贸易和金融开放,才可能削弱利益集团的垄断格局,提升金融效率和竞争力。虽然贸易和金融同时开放对金融规模有所抑制,但这种抑制效应与利益集团理论的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朱越腾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蕴涵着金融改革中深层次的利益集团问题。本文基于中国贸易和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区分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与竞争指标基础上,运用2000-2009年中国分省数据对利益集团理论进行了间接和直接检验。结果显示,利益集团理论在间接和直接检验中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即单独贸易开放或金融开放都难以撼动利益集团对金融效率和竞争的阻碍,只有同时推进贸易和金融开放,才可能削弱利益集团的垄断格局,提升金融效率和竞争力。虽然贸易和金融同时开放对金融规模有所抑制,但这种抑制效应与利益集团理论的本质内涵并不矛盾,而是反映了不同国家企业结构和金融结构方面的差异。总之,当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同时推进到一定程度时,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将从抵制转为支持,这种支持对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至关重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尘子  
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防范和根除特殊利益集团是净化国家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特殊利益集团获取的非正常、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本身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之个体腐败,这种大规模集体腐败的危害要严重得多。特殊利益集团腐败植根于领导者狭隘的执政基础及其资源和利益分配体制机制的不均状态,因此,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思想文化层面打好治理特殊利益集团腐败的组合拳,从源头上根除特殊利益集团腐败的土壤。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扬  徐晟  
金融危机给金融企业管理带来很多的启示。金融企业要重拾信心,更好的管理金融衍生工具,需要对现有的估值管理技术进行调整。目前的金融工具会计估值技术、内部风险管理和谨慎性监管等多种管理技术之间缺乏协调,缺乏相容性,使得金融风险得以放大,产生了顺周期效用,因此需要进行调整与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小芳  吕倩  
在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近期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阐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即要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面的竞争来制约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因此,需要重新检讨中国既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琦  田志宏  
利益集团通过两个渠道实现其对一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一是在国内进行磋商和协调,二是在多边框架下进行协商和折中让步。一国的农产品关税政策究竟向自由或保护性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内农业利益集团的影响,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以及利益集团与政府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富景筠  
利益集团政治在日本自贸区政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日本自贸区政策的演变可被解释为外部冲击下不同利益集团的动态博弈均衡。在外部冲击的新约束条件下,不同利益集团游说力量的对比改变了官僚部门和执政党目标函数的内生变量,进而影响到政府的均衡政策。而日本自贸区政策的形成机制又决定着政府在国际上的行动策略。在未来的东亚合作中,不同的自贸区模式将成为大国间角逐的重要形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古小刚  
在后危机时代,应对大而不倒问题的法律研究依然专注于金融法部分,但对其核心——政府救助和金融救助权的研究一直付诸阙如。大而不倒问题,始于政府救助,终于政府救助,这种金融救助权是财政支出权的一种。合法性问题是金融救助权面临的首要问题,用财政民主、财政公平和公共财政来对主要的救助法案——《经济紧急稳定法案》的检验来看,合法性存在缺失。解决金融救助权合法性缺失的方法有两种,或者是取消金融救助权,或者改变金融救助权的实施范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在美国,各种利益集团有着极其广泛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对华贸易政策的最终决策。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决策的主要利益集团可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组织、商业性利益集团和非商业性利益集团。就其在对华贸易政策决策领域的影响力而言,政府组织具有最高的影响权重系数,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中,非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晶  马静  
美国是一个利益集团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益集团的数量和种类堪称世界之最。美国任何一项政策出台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利益集团活动的身影,任何一项政策的制订都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