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1)
2023(12167)
2022(10229)
2021(9190)
2020(7156)
2019(16196)
2018(15965)
2017(29417)
2016(16333)
2015(18207)
2014(18649)
2013(18369)
2012(17378)
2011(16017)
2010(16535)
2009(15464)
2008(15445)
2007(14442)
2006(13187)
2005(12208)
作者
(48557)
(40415)
(40357)
(38293)
(25784)
(19356)
(18210)
(15630)
(15420)
(14882)
(14001)
(13647)
(13460)
(13001)
(12904)
(12446)
(11933)
(11817)
(11797)
(11673)
(10498)
(10052)
(9795)
(9454)
(9408)
(9136)
(9122)
(9119)
(8350)
(8146)
学科
(69025)
经济(68911)
(48350)
管理(47858)
(35076)
企业(35076)
(31472)
中国(24280)
地方(21734)
农业(21054)
业经(20694)
(19948)
(19870)
方法(18241)
(14788)
银行(14763)
数学(14762)
数学方法(14549)
(14220)
(14011)
金融(14008)
(13856)
(13149)
(12885)
环境(11858)
(11160)
贸易(11145)
发展(10865)
(10833)
地方经济(10819)
机构
学院(238240)
大学(232966)
(96223)
经济(93804)
研究(85996)
管理(83644)
理学(69165)
理学院(68343)
中国(67658)
管理学(67214)
管理学院(66760)
(50808)
科学(50311)
(49633)
(44025)
(43988)
(41246)
中心(39789)
研究所(38813)
财经(36609)
(33693)
业大(33420)
师范(33324)
(32898)
农业(32837)
(32752)
北京(32564)
(31274)
(31237)
经济学(29398)
基金
项目(145923)
科学(113488)
研究(113282)
基金(101302)
(87248)
国家(86316)
科学基金(72850)
社会(71463)
社会科(67326)
社会科学(67315)
(60308)
基金项目(52454)
教育(51651)
(49052)
编号(47985)
自然(42920)
自然科(41817)
自然科学(41809)
成果(41143)
自然科学基金(41037)
资助(40673)
(37574)
课题(35296)
重点(33455)
(32390)
(31600)
(30564)
发展(30563)
(30070)
(30034)
期刊
(128048)
经济(128048)
研究(78671)
中国(61975)
(47098)
(39868)
学报(35598)
教育(33935)
科学(33777)
管理(33606)
农业(30613)
(29437)
金融(29437)
大学(28166)
学学(26262)
业经(24332)
技术(21641)
财经(18423)
经济研究(18355)
问题(16288)
(15887)
(13522)
(12896)
农村(11731)
(11731)
农业经济(11569)
(11345)
图书(11327)
现代(11167)
世界(11146)
共检索到39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晓婷  廖睿力  毕怡琳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安全备受关注。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在防控疫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乡村医生"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本文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社会进程之间形成的"目标偏差—工具偏差"两个维度提出分析框架,剖析乡村医生发展困境的成因,进而提出建立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本文发现,"防治同步"的政策目标与"以防为主"的社会进程之间的"目标偏差",是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乡村医生执业门槛和其他政策工具(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与社会进程之间的"工具偏差",是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产生的表层原因。因此,建立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使政策目标适应乡村医生职能转换的社会进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框架,明确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体的职能分工。第二,实施弹性化执业门槛,让乡村医生"招进来"。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薪酬补助,同时明晰隶属关系,打通乡村医生晋升渠道,让乡村医生"留得住"。第四,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冀宁  陈庭强  罗强  
金融全球化下,金融活动的参与主体逐步多样化,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加剧了证券投资活动中风险度量的难度。现有的金融证券投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基本都是围绕着如何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而展开的。但是,传统的理论方法与标准的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心理认知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现有的风险度量工具和方法的借鉴与应用增加了投资者额外的决策风险。鉴于此,本文引入心理行为因素的时间变量,在理论研究与投资者认知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物理学中能量密度相关理论与思想方法构建多认知偏差的时间风险度量模型,度量金融投资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  
作为共享经济的运行枢纽,各共享平台自身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共享经济经营模式的差异。以"滴滴""爱彼迎""ofo小黄车""Go Fun出行"的用户协议为分析样本,将共享平台区分为互利型共享与经营型共享。共享经济具有天然的拜物教性质,令共享平台从原本应有的创新、创业导向偏移至逐利、套利导向。为矫治这一偏差,既有的定制式方案、立法式方案、试验式方案、双轨制方案、市场式方案等均难以兼顾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与灵活性,且不能区分不同的共享平台适用与之相匹配的方案。为兼顾共享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与利益相关者合法利益,互利型共享平台可考虑对其适用基于数据协议的平台赋能式规制方案,经营型共享平台可考虑对其适用基于BOT协议的两权分离式规制方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树生  
合作金融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合部分 ,然而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作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区别了合作金融与传统的集体金融的性质差异 ,指出了我国合作金融发展中的理论误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平安  陈永红  
我国期货市场从三年前萌芽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发展得太快等原因,期货市场发展也出现一些偏差,主要是: 一、一哄而上,重复组建。期货市场是市场发展的高级形式,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具备许多严格条件,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合理设置。但目前在期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燕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主导产业的理论基础。主导产业理论的核心就是促进创新,以形成“创新”与“扩散”机制。我国不少学者将主导产业理论简单地归结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理论。这种抹去主导产业产生、发展的机制和条件,单纯地依照一些基准来选择主导产业并将主导产业的发展建立在优惠、特权、照顾的基础上,认识不到创新及其机制的重要性,是一种偏差。我国近期的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应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制定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地区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晓东  
目前,西部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中还存有救助理念"扭曲"、资金"瓶颈"下的救助行为"异化"和制度设计"缺陷"等方面的偏差,根源归结于制度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从社会救助价值理念重塑、公共资源配置、救助服务递送体系完善以及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予以考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宝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2007年全面推行以来,在救助农村贫困群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福利治理角度来看,社会救助资源仍存在明显漏出现象。从政策执行环境来看,转型与变迁中的乡土逻辑对社会救助目标瞄准政策的执行提出了巨大挑战。研究选取天津市的3个村庄作为调查地点,探究农村低保目标瞄准政策在不同乡土场域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发现低保目标瞄准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变通,是瞄准偏差产生的直接原因,而转型与变迁中的乡土社会通过形塑福利治理进而对低保目标瞄准过程产生影响,是瞄准偏差产生的深层原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舒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产业作为经济的基石,其不同的分布格局和效率对相关产业居民的利益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城乡二维经济空间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当前城乡统筹过程中产业发展的偏差问题,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名义下的"以工替农"、产业城乡空间布局名义下的"大城市一枝独秀"以及产业比较效率提升名义下的"农工效率此消彼长"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难以弥合的潜在原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杰  曲伟强  
随着社会转型、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行为主体的复合性、利益差异化、动机逆向差序以及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中表现出的自我扩张、追求趋同、过度畸形的"行政区行政"状况以及沉没成本巨大、过度负债、短期化与表面化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增多。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约束力量不足等严重的运行机制缺陷是其行为偏差频出的主要根源。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治理运行机制,突出政府行为的隐性成本和政绩的外延成本,实现城市治理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拓宽公众利益保障渠道,硬化机制的约束力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菁  田莉  蒋卓君  周麟  
研究目的:整体解释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再分配的运作逻辑,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分配与传导机制优化策略。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执行偏差是中央统辖权与地方治理权之间张力的体现,指标再分配是中央统辖权对这一"失控"行为采取的"干预"行动。(2)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后的执行偏差行为受分配、执行和监督检查三个阶段权力配置与组织架设的综合影响。在分配阶段,自上而下的目标设定权表现为较大治理规模负荷背景下,采取刚性指标管控难以适应地方差异化与灵活性的指标使用需求;在执行阶段,逐级代理的"行政发包制"下,地方差异化土地出让方式及"竞次"行为对驱动地方突破规划目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监督检查阶段,土地督察机构的独立性不足与督察内容亟待创新。研究结论:建设用地指标公平分配与有效实施关乎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从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等多维控制权全过程优化予以推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孙旭  严鸣  储小平  
理清偏差行为的成因和动机机制是偏差行为研究的焦点,但基于本土企业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从员工工作场所情绪感受的视角,应用情感事件理论,探讨消极情绪在辱虐管理与组织偏差行为和主管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并比较辱虐管理对两类偏差行为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对19家企业、180名管理者和360名下属的配对研究,采用阶层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显著正向影响两类偏差行为,但员工展现两类偏差行为的倾向并不等同,即员工展现组织偏差行为的倾向强于主管偏差行为的倾向;消极情绪是偏差行为的诱发动机,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偏差行为和主管偏差行为,并部分中介辱虐管理与两类偏差行为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