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1)
- 2023(14081)
- 2022(12298)
- 2021(11705)
- 2020(9579)
- 2019(22218)
- 2018(22024)
- 2017(43234)
- 2016(23456)
- 2015(26111)
- 2014(26194)
- 2013(25689)
- 2012(23748)
- 2011(21306)
- 2010(21233)
- 2009(19249)
- 2008(18512)
- 2007(15978)
- 2006(14193)
- 2005(12165)
- 学科
- 济(89699)
- 经济(89591)
- 管理(67919)
- 业(62584)
- 企(51437)
- 企业(51437)
- 方法(38751)
- 数学(33328)
- 数学方法(32862)
- 中国(26336)
- 农(26128)
- 财(23284)
- 地方(21186)
- 业经(20384)
- 学(19132)
- 农业(17310)
- 制(16282)
- 贸(16159)
- 贸易(16150)
- 理论(15907)
- 易(15631)
- 环境(15120)
- 和(14558)
- 务(14285)
- 财务(14219)
- 财务管理(14191)
- 技术(14026)
- 策(13956)
- 企业财务(13356)
- 银(13345)
- 机构
- 大学(323209)
- 学院(322612)
- 管理(130965)
- 济(127125)
- 经济(124083)
- 理学(113433)
- 理学院(112157)
- 管理学(110362)
- 管理学院(109774)
- 研究(107540)
- 中国(79511)
- 京(69259)
- 科学(66115)
- 财(58949)
- 所(52372)
- 中心(49068)
- 农(48687)
- 研究所(47661)
- 江(47150)
- 财经(47003)
- 业大(46671)
- 范(44955)
- 师范(44658)
- 北京(43624)
- 经(42704)
- 院(39878)
- 州(38565)
- 农业(37848)
- 经济学(37095)
- 师范大学(36157)
- 基金
- 项目(223466)
- 科学(176582)
- 研究(167517)
- 基金(161479)
- 家(139231)
- 国家(138020)
- 科学基金(119529)
- 社会(104647)
- 社会科(99054)
- 社会科学(99031)
- 省(86687)
- 基金项目(86444)
- 自然(77484)
- 教育(76644)
- 自然科(75630)
- 自然科学(75616)
- 自然科学基金(74221)
- 划(73257)
- 编号(69933)
- 资助(65538)
- 成果(56897)
- 重点(49390)
- 部(49318)
- 发(47769)
- 课题(47611)
- 创(46258)
- 创新(42977)
- 教育部(42581)
- 项目编号(42555)
- 国家社会(42085)
- 期刊
- 济(139697)
- 经济(139697)
- 研究(97993)
- 中国(59031)
- 学报(46514)
- 管理(46470)
- 科学(44628)
- 农(44015)
- 财(43591)
- 教育(39061)
- 大学(35578)
- 学学(33053)
- 农业(30493)
- 融(27903)
- 金融(27903)
- 技术(27510)
- 业经(23745)
- 财经(21737)
- 经济研究(21411)
- 问题(19819)
- 图书(18743)
- 经(18524)
- 理论(15882)
- 现代(15368)
- 科技(15364)
- 业(15058)
- 资源(14897)
- 技术经济(14890)
- 发(14738)
- 实践(14720)
共检索到47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雅芝 罗丹 黎江平
为明晰政策优化方向,对46个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展开文本量化研究,探究了地方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目标和工具的内容特征及二者间的适配程度。研究表明,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是当前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偏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当前三大主要目标与其政策工具组合不完全适配。基于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转变治理理念,突破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路径依赖;二是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基于政策目标调整各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三是规范合作治理秩序,构建政府主导的生活垃圾分类多元共治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雅芝 罗丹 黎江平
为明晰政策优化方向,对46个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展开文本量化研究,探究了地方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目标和工具的内容特征及二者间的适配程度。研究表明,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是当前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偏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当前三大主要目标与其政策工具组合不完全适配。基于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转变治理理念,突破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路径依赖;二是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基于政策目标调整各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三是规范合作治理秩序,构建政府主导的生活垃圾分类多元共治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延昆 许炜婷
基于2017—2022年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108份有效政策文本,进行类型化和内容化分析,构建二维分析模型,以基本政策工具为X维度,政策的作用对象为Y维度。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108份政策文本进行手动编码,获得2 534条有效节点,构成文本分析的数据源,之后在X维度与Y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评分,依据46个城市的评分结果,将其归类,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完善建议。结果表明:(1)46个城市可大体分为四种类型。(2)当前阶段,各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各试点城市所颁布的政策内容存在着重复单一、政策工具比例失衡、政策协同效果差、政策作用对象比例失衡等问题。(3)各试点城市应当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地理环境,制定因地制宜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要调整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优化政策整体结构;要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机制制度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延昆 许炜婷
基于2017—2022年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108份有效政策文本,进行类型化和内容化分析,构建二维分析模型,以基本政策工具为X维度,政策的作用对象为Y维度。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108份政策文本进行手动编码,获得2 534条有效节点,构成文本分析的数据源,之后在X维度与Y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评分,依据46个城市的评分结果,将其归类,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完善建议。结果表明:(1)46个城市可大体分为四种类型。(2)当前阶段,各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各试点城市所颁布的政策内容存在着重复单一、政策工具比例失衡、政策协同效果差、政策作用对象比例失衡等问题。(3)各试点城市应当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地理环境,制定因地制宜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要调整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优化政策整体结构;要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机制制度设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子玉 赵静 马国强
正确的垃圾分类政策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南京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运用政策执行模糊-冲突模型,对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是高模糊-高冲突的,一种象征性执行政策,是无法真正落实的。通过协议使分类政策转变为低模糊-低冲突,或者通过强制执行使之转变为高冲突-低模糊政策,这些政策在南京市也是行不通的。南京市应调整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低冲突-高模糊的政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模糊-冲突模型 南京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传俊 杨建国 周君颖
选取31个省级地方政府层面的73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系统的时空结构、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适配以及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状况。结果发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主体行动之间存在着适配性、协同性问题:在一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上以权威性工具为主,其次是社会性工具,再次是经济性工具;在次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面,各有侧重,政策系统内部结构呈现出不均衡态势;地区间在政策工具使用的时间和空间序列上存在不协同、变化差异较大、波动性显著的特性。因此,优化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的选择,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整体性功能,保持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平衡,拓展与创新地方政策工具内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传俊 杨建国 周君颖
选取31个省级地方政府层面的73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系统的时空结构、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适配以及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状况。结果发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主体行动之间存在着适配性、协同性问题:在一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上以权威性工具为主,其次是社会性工具,再次是经济性工具;在次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面,各有侧重,政策系统内部结构呈现出不均衡态势;地区间在政策工具使用的时间和空间序列上存在不协同、变化差异较大、波动性显著的特性。因此,优化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的选择,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整体性功能,保持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平衡,拓展与创新地方政策工具内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丹 黎江平 张庆芝
厘清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动因能够加速政策落地,进而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本文以261个地级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问题需求、政策企业家、合法性以及能力4个维度的政策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现:(1)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在时间上呈现S型曲线样态,在空间上则凸显区域示范和邻近效应;(2)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受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同级竞争压力、财政能力、上级强制压力以及问题显著性是该政策扩散的主要动因,流于形式的政府注意力则有可能阻碍政策扩散;(3)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存在时空差异,财政能力和上级强制压力,同级竞争压力和财政能力,以及同级竞争压力分别是2003—2011年、2012—2016年和2017—2020年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促成东、中、西区域政策采纳的影响因素组合亦有所不同。因此,地方政府政策采纳应主动结合辖区治理实际“量体裁衣”;亟需发挥政府主体在政策议程设置和政策执行中的关键作用;最后还需辩证看待上级强制压力对于政策扩散的强驱动效应,辅之以激励考核机制以营造“竞相争先”的创新氛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曼琴 尹今格 李玲玲
营建低废洁净的宜居环境,仰赖于居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转变。这一转变的促成既需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给予居民以外在约束,也需要强化生态文明道德来提升居民的内在动力。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法来研究垃圾分类与投放行为在社区邻里间的相互影响与演化,并以仿真来呈现垃圾投放行为的深化路径、绿色行为能否成为普遍的行为选择。数字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上的深化应用,能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也能加强邻里的连接强度,提升社区融合程度,进而强化居民生态道德。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社区模式下封闭型社区的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最终演化成理想的稳态结果,而在开放型社区绿色行为的转型难以实现。数字社区模式下封闭型社区和开放型社区,民众分类投放的“绿色低废”的行为将演变为普遍行为,数据技术能助力于绿色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志锋 李准
我国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和按量收费结合的最优策略以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处理。本文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的原则,以政府和居民为主体,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显示:按量收费时生活垃圾未分类的收费大于分类时的收费,居民进行生活分类时所获得的正效益大于分类成本,且固定收费小于按量收费为最有效策略。同时,揭示了次优策略和无效策略向最优策略的转变路径,并为加快转变进程提供建议:政府要持续改善按量收费策略的制定,调整收费价格;要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居民的分类成本;要推进奖励措施的实施,使居民实际感受到垃圾分类所带来的正效益。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减量化 收费策略 演化博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茂 周树杰
近年来,中国做出了低碳经济发展和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战略要求,社区环境治理理念也逐渐兴起。而当前垃圾回收的前端工作不细化、不规范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监管十分紧迫。本文将从政府、社区以及居民三个主体入手,运用静态博弈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动态博弈决策树、演化博弈模型等博弈论方法分析垃圾回收市场不同主体间的监管问题。博弈结果表明,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政府及社区监管和违规惩罚措施,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才能较好落实垃圾分类回收机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垃圾分类 社区监管 博弈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文柱
我国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困境,这种困境其实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制度缺失。制度缺失既包括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缺乏明确而可操作性的权利义务界定,也包括垃圾收费制度没有体现"多排放垃圾多付费"的原则,致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成效甚微。我国台北市将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费征收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制,值得我国许多大陆城市借鉴。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垃圾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蓓佳
【目的】为了完善城市垃圾分类政策从而提升政策执行效果。【方法】本文基于“路径-效能”分析框架,以西北地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政策为分析对象,首先运用文本挖掘方法厘清垃圾分类的政策路径,再以此为基础构建PMC指数评价模型,对政策效能进行全面评估。【结果】(1)推进垃圾分类的政策要素包括导向要素(政策目标)、资源要素(基础设施、技术支持、人员配套、资助体系)和保障要素(宣传教育、监督考核、处罚方式、奖励机制),最终形成以政策目标为导向,给予配套资源,并为资源运用提供保障的政策路径。(2)6个试点城市的政策评级分别为良(西宁)、中(兰州、西安、银川、咸阳)、差(乌鲁木齐),整体平均水平为中,除基础设施外,其余变量均有待提升,其中奖励机制的效能提升空间最大。(3)各城市政策均在部分变量上存在内容或实施细则的缺漏,而不同政策的内容缺失方面和程度都不尽相同,致使政策改进的参考路线也有所区别。【结论】从补充政策内容细则和制订差异化完善路线两方面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石文伟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借鉴台北市"垃圾不落地"的做法,由环卫工人监督居民定点定时、分门别类地投放垃圾,可以有效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但这种做法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目前环卫工人的工资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应适当提高环卫工人的财政性工资,以激发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使环卫工人能高度负责地监督检查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关键词:
广西 生活垃圾 分类 财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翊嘉 左孝凡 黄森慰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对于改善农村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福建省5个地级市64个村庄的实地调查,运用Logit回归方法分析情境因素、政策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情境因素中,周围是否有垃圾投放点对于农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愿和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到垃圾投放点的时间对农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政策中,村规民约是否有环境保护方面内容对农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村中是否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对农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村中是否就环境治理进行收费对农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农民 生活垃圾分类 意愿 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