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84)
- 2023(18304)
- 2022(14815)
- 2021(13346)
- 2020(10738)
- 2019(23579)
- 2018(23296)
- 2017(43752)
- 2016(23395)
- 2015(25780)
- 2014(25636)
- 2013(25075)
- 2012(22933)
- 2011(20848)
- 2010(21443)
- 2009(20478)
- 2008(20064)
- 2007(18333)
- 2006(16955)
- 2005(15812)
- 学科
- 济(121434)
- 经济(121302)
- 业(92699)
- 管理(74171)
- 企(74042)
- 企业(74042)
- 农(50601)
- 业经(37921)
- 方法(37563)
- 中国(34404)
- 农业(33993)
- 地方(30642)
- 数学(28524)
- 财(28358)
- 数学方法(28333)
- 制(22349)
- 技术(19707)
- 学(19035)
- 务(18975)
- 财务(18940)
- 财务管理(18914)
- 发(18810)
- 策(18436)
- 贸(18194)
- 贸易(18177)
- 和(17939)
- 企业财务(17873)
- 理论(17861)
- 易(17510)
- 银(17418)
- 机构
- 学院(343903)
- 大学(334451)
- 济(153761)
- 经济(150789)
- 管理(131684)
- 研究(119120)
- 理学(111495)
- 理学院(110298)
- 管理学(108788)
- 管理学院(108141)
- 中国(94266)
- 京(70524)
- 财(68398)
- 科学(68211)
- 农(65217)
- 所(59230)
- 江(55428)
- 中心(54543)
- 财经(53113)
- 研究所(52848)
- 业大(49581)
- 农业(49242)
- 经(47954)
- 经济学(46786)
- 范(45171)
- 师范(44792)
- 北京(44261)
- 州(43864)
- 院(42247)
- 经济学院(41829)
- 基金
- 项目(217106)
- 科学(173506)
- 研究(165357)
- 基金(157172)
- 家(134764)
- 国家(133433)
- 科学基金(116352)
- 社会(110023)
- 社会科(104094)
- 社会科学(104069)
- 省(87487)
- 基金项目(82891)
- 教育(73320)
- 划(70444)
- 自然(70003)
- 自然科(68406)
- 自然科学(68392)
- 编号(68235)
- 自然科学基金(67190)
- 资助(61095)
- 成果(54462)
- 发(52984)
- 重点(48301)
- 创(47487)
- 部(47081)
- 课题(46719)
- 国家社会(46090)
- 发展(43849)
- 创新(43680)
- 业(43186)
- 期刊
- 济(193858)
- 经济(193858)
- 研究(106525)
- 中国(75512)
- 农(67407)
- 财(54113)
- 管理(53424)
- 科学(47442)
- 学报(46512)
- 农业(45159)
- 融(37441)
- 金融(37441)
- 大学(37179)
- 业经(36159)
- 学学(35190)
- 教育(34936)
- 技术(32493)
- 经济研究(29486)
- 财经(27087)
- 问题(25315)
- 业(23716)
- 经(23602)
- 技术经济(20192)
- 世界(19398)
- 贸(17775)
- 现代(17587)
- 商业(17309)
- 经济问题(16739)
- 版(16732)
- 农村(16337)
共检索到545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国军 王国恩
数字经济和数字农业融合发展的“盒马村”模式下,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的融合衍生出一系列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的要素流空间。解析“盒马村”形成“流空间”的驱动力,多维度划分“盒马村”形成的“流空间”,分过程详细论述“盒马村”要素流空间的组合、性质和显隐关系,整体上,“盒马村”的“流空间”呈现出容量扩大化、双向可感知、三过程融合的特征。“流空间”透视下,“盒马村”的数字农业经济增强了要素的调动性,要素的流动引发全新的农业要素配置和组织分工,在产业、治理、设施等方面呈现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性。数字农业经济驱动下,“盒马村”出现的新功能结构及其衍生的空间多样化引发了农村功能转变和布局重构,形成了特定关系下多主体、共协同、互作用的功能关联网络和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的农村发展空间,促进了乡村的功能协调发展和空间协调发展,加强了城乡地域系统在功能和空间上的有效衔接和相互支撑,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新时代以“盒马村”为代表的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引发数字农业经济导向下城乡各级层次分明、网络与地理高度耦合的市场化、社会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更高水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祖锋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新时期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与变革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对于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中的带头作用,需要剖析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策略。通过分析可知,受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队伍基础、工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而在某些方面应做出积极改变。
关键词:
基层组织 党员干部 农业经济 制约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剑梅 肖长东
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仅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而且城镇化的聚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可以说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农村产业化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强心剂,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工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反作用于城镇化建设及其带来的外部效益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因此,我国要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利益的分配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城镇体系、加强农村科普教育与就业培训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剑梅 肖长东
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仅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而且城镇化的聚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可以说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农村产业化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强心剂,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工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反作用于城镇化建设及其带来的外部效益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因此,我国要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利益的分配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城镇体系、加强农村科普教育与就业培训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剑梅 肖长东
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仅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而且城镇化的聚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可以说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农村产业化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强心剂,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工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反作用于城镇化建设及其带来的外部效益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因此,我国要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利益的分配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城镇体系、加强农村科普教育与就业培训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昌
祝贺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建立20周年!20年前,也就是1978年2月,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他极其重视并亲自管理科技、教育工作的时候,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科学院申请建立农业现代化所,国务院很快就批准了。当年建立了长沙、石家庄和黑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东阳
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经济是自发地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小商品经济,排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不能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同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同时由于生产上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承受风险大,商品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物质投入进行扩大再生产,同现代化生产也是格格不入的。基于上述认识,为避免小农经济导致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我国对改造小农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是50年代初期,改造的思路是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合作化,再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实现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环节的农业技术改造;第二个时期是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坚铭 张丽娜
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技术进步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选取2015—2020年省级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技术进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技术进步在数字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具有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科技人才数量越多,数字经济对于技术进步的促进效果越明显。据此,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营造良好技术进步环境、构建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希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坚铭 张丽娜
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技术进步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选取2015—2020年省级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技术进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技术进步在数字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具有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科技人才数量越多,数字经济对于技术进步的促进效果越明显。据此,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营造良好技术进步环境、构建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希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娇娜
当前,农业现代化化建设体系已初具规模,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在农村环境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传统产业转型困难重重,历史遗留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推广不足等。为此,应积极探索环境经济发展道路,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构建生态补偿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环保责任制,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环境经济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善刚
江泽民主席1996年就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改变农业高度分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新民 朱斌
中国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要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吸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外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经验,以可持续性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和科学决策管理为基础,支撑农业生产、农业系统和农村科技、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家浩
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龙头企业、中介联动和股份合作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都各有其优势和劣势,美国和德国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完善,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国际经验,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包括:一方面政府在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搞好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 现代农业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路阁 赵海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尚未实现良性互动,未做到协调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并不表现为金融机构、工具和制度的现代化,而是表现为与农村经济的适应性。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有效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经济 推动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