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9)
2023(8894)
2022(7738)
2021(7296)
2020(6198)
2019(14551)
2018(14038)
2017(25428)
2016(14123)
2015(15801)
2014(15817)
2013(15788)
2012(14918)
2011(13780)
2010(14252)
2009(14019)
2008(14036)
2007(12913)
2006(11864)
2005(11596)
作者
(40655)
(33768)
(33427)
(32469)
(21657)
(16109)
(15396)
(13093)
(12838)
(12587)
(11692)
(11432)
(11262)
(11144)
(10943)
(10541)
(10021)
(9963)
(9934)
(9613)
(8969)
(8293)
(8056)
(7874)
(7798)
(7788)
(7689)
(7569)
(6841)
(6633)
学科
(54245)
经济(54157)
管理(43672)
(37355)
(32792)
企业(32792)
(22317)
中国(18562)
方法(18094)
(17944)
银行(17925)
(17775)
(16853)
数学(14342)
(14106)
数学方法(14068)
(13057)
金融(13054)
业经(12980)
(12928)
(12430)
(12301)
制度(12297)
理论(10954)
地方(10337)
体制(10330)
(9909)
财务(9867)
财务管理(9835)
(9757)
机构
大学(203880)
学院(196734)
(81861)
经济(79886)
研究(74293)
管理(69275)
中国(63271)
理学(56289)
理学院(55544)
管理学(54500)
管理学院(54063)
(46609)
(45071)
科学(41068)
(37951)
(34673)
中心(34606)
财经(34076)
研究所(33338)
(31411)
(30682)
北京(29527)
(28856)
师范(28644)
(27373)
(26230)
经济学(25699)
财经大学(25048)
(24418)
业大(24264)
基金
项目(116317)
科学(91607)
研究(88287)
基金(84694)
(73424)
国家(72782)
科学基金(61543)
社会(56575)
社会科(53499)
社会科学(53487)
(43204)
基金项目(42872)
教育(42107)
(37785)
自然(37683)
自然科(36782)
自然科学(36770)
自然科学基金(36124)
编号(35267)
资助(35113)
成果(32815)
(27261)
重点(27257)
(26994)
课题(26287)
(24240)
(24176)
教育部(23791)
国家社会(23774)
(23652)
期刊
(103683)
经济(103683)
研究(76065)
中国(54608)
(40134)
(33962)
金融(33962)
学报(31636)
教育(31475)
管理(30103)
(29688)
科学(28323)
大学(24839)
学学(22213)
财经(19342)
农业(17763)
技术(17241)
(16617)
经济研究(15654)
业经(13493)
问题(13120)
图书(12954)
(12788)
国际(12162)
理论(10828)
书馆(10368)
图书馆(10368)
(10219)
(10184)
论坛(10184)
共检索到354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20世纪初酝酿、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癸卯学制”,是清政府在新政时期王朝自救的重要举措。它的颁布实施,使晚清最后八年传统教育的变革跨出了一大步,新式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绩。“癸卯学制”颁行两个甲子以来,它一直处在被批评指责的境地。经过120年的历史积淀和多次全国性的学制更替,重新审视中国近代第一部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我们可从中了解其在酝酿、制定过程中体现的一些规律和探索,如学制的制定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反映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要求,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而不能闭门造车,要与一个国家学术发展、知识系统构建等更宏观的问题综合考察、相互促进。对这样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具有更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余秉坚  
今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实施10周年。对会计工作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我国会计工作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工作进入了一个更加重视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1999年7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纪念《劳动法》颁布五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出席会议并讲话。尉健行在讲话中指出:要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友才  习海珠  祝剑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培俭  袁曙宏  张以宽  姜明安  王常新  侯凯  范鹏  解关来  石爱中  郭万寿  曾寿喜  
1994年 8月 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经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号颁布。《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审计事业的长足发展。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 ,《审计研究》编辑部特邀请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专家和从事法律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对《审计法》的颁布实施进行回顾、评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袁晓晶  
"中体西用"是近代以来一种"融通中西"的思想观念。以"中学"为体,强调儒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巩固传统的纲常思想;以"西学"为用,重视西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实用价值,以达到"自强"和"保国"的目的,二者间的关系与张力构成了"癸卯学制"的核心原则。"中体西用"观一方面对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传统儒家教化思想的近代危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友才  祝剑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施行一年来,价格不再是雾里看花,《价格法》给每一个消费者和经营者一双慧眼,把市场上扑朔迷离纷繁复杂虚虚实实的价格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曾几何时,形形色色的价格陷阱、价格欺诈让消费者提心吊胆无所适从,一些经营者挖空心思,使出种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国睿  
30年前,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开启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新征程。回溯三十年的教育变革历程,尽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但体制性障碍依然是限制或制约教育生机与活力的主要原因。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决定》解放思想、激发教育活力的精神遗产,以法治机制破解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体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等不同利益主体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健康、有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生态,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傅磊  张成良  王涛  
为庆祝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暨《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今年元月一日正式颁布实施,近日山东省莱州市审计局、莱州市内部审计协会以"学法规、比业务、促服务"为主题,组织举办了"纪念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暨《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知识竞赛"活动。为组织好本次竞赛,该局专门制定了知识竞赛活动方案。通过初选有6家内审会员单位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设个人必答题、小组共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加赛题等五种题型。经过激烈角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颁布5周年,积极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谈及10年来的就业经验,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强化政府责任相结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发展;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珂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我国法律制度中为图书馆合理使用数字版权开了立法的先河。十年来,《条例》对图书馆的立法意义、缺陷以及创新等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与争议,焦点集中在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取向、立法技术、适格主体、属性定位、标准的定性和定量、收费与合理使用适用等方面。国内学术界对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探讨呈现出敏锐性、开放性、应用性和广泛性等特征,但是对行业性版权政策、纠纷诉讼案件以及立法进路多元化的研究较为薄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立民  宗洁  岳殿民  
伴随着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变迁总体上可分为前市场经济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阶段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阶段。本文认为,中国特色会计法制体系的完善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坚持国际视野的理念、利益均衡原则、协同性原则、刚柔兼济的制度体系品格塑造原则和尊重会计主体及会计职业人的原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天禄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重要手段,和行政诉讼等救济手段相比,具有成本低廉、高效便民的特点。通过行政复议解决行政纠纷,对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十年来,人民银行系统严格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工作,促进了法治央行建设深入开展。本文拟从探讨行政复议对法治央行建设的意义入手,分析央行行政复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