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7)
- 2023(16035)
- 2022(13742)
- 2021(12931)
- 2020(10689)
- 2019(24825)
- 2018(24840)
- 2017(47717)
- 2016(25715)
- 2015(29084)
- 2014(29212)
- 2013(29343)
- 2012(27496)
- 2011(25169)
- 2010(25586)
- 2009(23731)
- 2008(23216)
- 2007(20823)
- 2006(18987)
- 2005(17196)
- 学科
- 济(113190)
- 经济(113073)
- 业(73903)
- 管理(66922)
- 农(52106)
- 企(50207)
- 企业(50207)
- 方法(42907)
- 数学(36971)
- 数学方法(36543)
- 中国(34745)
- 农业(34567)
- 业经(28186)
- 地方(28062)
- 财(23794)
- 学(22696)
- 制(22686)
- 贸(20224)
- 贸易(20204)
- 易(19568)
- 银(19159)
- 银行(19114)
- 行(18482)
- 发(18157)
- 融(17775)
- 金融(17774)
- 技术(16852)
- 环境(16602)
- 理论(16318)
- 和(16146)
- 机构
- 大学(374492)
- 学院(373892)
- 济(153122)
- 经济(149749)
- 管理(145723)
- 研究(132235)
- 理学(124836)
- 理学院(123395)
- 管理学(121314)
- 管理学院(120628)
- 中国(101246)
- 京(81776)
- 科学(80282)
- 农(76130)
- 财(70077)
- 所(67399)
- 研究所(60681)
- 中心(60025)
- 业大(59766)
- 农业(58225)
- 江(57179)
- 财经(54584)
- 北京(52390)
- 范(51874)
- 师范(51451)
- 经(49533)
- 院(46941)
- 州(46418)
- 经济学(44243)
- 师范大学(41297)
- 基金
- 项目(244832)
- 科学(191531)
- 研究(183473)
- 基金(175154)
- 家(152019)
- 国家(150606)
- 科学基金(127905)
- 社会(114731)
- 社会科(108267)
- 社会科学(108240)
- 省(96313)
- 基金项目(93020)
- 教育(82589)
- 自然(80672)
- 划(80364)
- 自然科(78704)
- 自然科学(78686)
- 自然科学基金(77241)
- 编号(77097)
- 资助(71523)
- 成果(63892)
- 发(56276)
- 重点(54413)
- 部(54186)
- 课题(52998)
- 创(50062)
- 创新(46632)
- 国家社会(46506)
- 教育部(45904)
- 科研(45892)
- 期刊
- 济(181734)
- 经济(181734)
- 研究(117286)
- 中国(81044)
- 农(76979)
- 学报(59655)
- 科学(55807)
- 管理(52645)
- 农业(52161)
- 财(49354)
- 大学(45955)
- 教育(45598)
- 学学(42999)
- 融(39241)
- 金融(39241)
- 业经(33960)
- 技术(32477)
- 经济研究(26759)
- 财经(25985)
- 问题(25109)
- 业(24955)
- 经(22116)
- 图书(20625)
- 版(19091)
- 理论(18735)
- 技术经济(18706)
- 科技(18120)
- 世界(17619)
- 现代(17414)
- 贸(17331)
共检索到580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子扬
随着第一批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年,进城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子女极有可能再次面临留守农村的问题,成为"留守二代"。所谓"留守二代"是指正在或曾经重复经历过父辈留守状态的农村儿童,也被称为"留二代"、"第二代留守儿童"等,他们相较于以往的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结合实地调研认为,"留守二代"现象将是未来我国留守儿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郑晓冬 方向明
作为我国特有的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是,已有关于留守与农村儿童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短期关系,考察"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对鲜见。事实上,留守不仅对儿童期的短期影响产生作用,同时也将对其成年后的长期发展发挥长远影响,而后者与个体的生活与就业质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的基本逻辑,然后系统梳理了留守经历对学业成就、精神健康、就业质量、主观幸福感等长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结果变量、时间维度、群体差异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本研究认为,未来相关研究还需纳入城市留守儿童、扩展童年期经历,以及聚焦子女随迁政策转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将为留守儿童长期发展问题的化解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积累提供文献参考。
关键词:
儿童 农村 留守经历 农民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利丹
数据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进入高中学龄阶段后,教育机会急剧下降。受父母外出流动影响,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后很快就外出打工,身份过早地从"农村留守儿童"转换为"新生代农民工",很有可能对其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对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的影响做深入研究,文章利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造以平均月收入对数为因变量的6个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守经历、外出年龄等自变量与当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回归结果证明:留守经历、外出时间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都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得到的留守经历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还可以对该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会急剧下降现象做出新的解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递增,其子女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留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解决的办法须多方协作,但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理性反思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寻出一条创新的路径,将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潘璐 叶敬忠
中国近30年来唯经济论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为表征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农村人口流动深化、城乡教育政策剧烈调整、农村社会衰落等多重变迁后果,也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生态更加恶劣。在家庭层面,劳动力流动的代际更替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深远;在学校层面,农村教育的衰败与城市化取向使留守儿童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恶化;在社区层面,城乡快速变迁中的乡村价值失范加剧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大龄留守儿童与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留守女童和困境留守儿童面临更为突出的成长困境。本文结合四川、河南等地社区实地调查中的案例发现,由点及面地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伴随发展变迁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申继亮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对环境与个体关系的宏理论和相关微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从远环境和近环境以及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杨舸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各项基础信息却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并围绕目前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家庭照料状况等。所得研究结论,填补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的空白。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良好、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并非年老体弱等结论将改变人们对留守儿童的习惯认识。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继霞 叶敬忠
本文认为,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尤其值得重视。基于此,提出了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多为留守儿童的同学)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针对青春期特点的一些教育等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更加健康。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同辈群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晓静 余益兵 王祥坤 郑晓红
以485名完整原生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为被试,采用应激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适应问卷,对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留守类型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挑战性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对积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受到留守类型的调节,双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显著;单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另外,威胁性评价通过消极应对对消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并不受留守类型的调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的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人口流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夭志东
大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大批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快速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学校该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管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仁荪 曾国华
本文对国外亲属抚养产生原因、被抚养儿童健康和行为问题及其原因、亲属抚养与非亲属抚养的比较、政府援助等方面文献进行综述,回顾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相似性,最后提出国外亲属抚养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带来的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文艳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区域人口的流动,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教育部门在推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一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而首先要做的是开展更多精细化的研究,加强对问题本身的动态监测,准确掌握"留守"对儿童学业发展影响的真实信息,这是把握问题、科学决策的基础。纵观已有研究,大多缺乏精细化研究设计,所得结论存在偏差。本文利用BEWAMS数据库,基于准实验的研究设计,建立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准确测量了"留守"因素对西部农村儿童学业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因果效应,发现"留守"对潜在留守儿童群体的消极影响可能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学业问题的主要政策启示。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业发展 倾向分数配对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