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1)
- 2023(17533)
- 2022(14660)
- 2021(13633)
- 2020(11170)
- 2019(25378)
- 2018(25142)
- 2017(47470)
- 2016(25666)
- 2015(28546)
- 2014(28188)
- 2013(27592)
- 2012(25339)
- 2011(22805)
- 2010(22903)
- 2009(20772)
- 2008(20083)
- 2007(17693)
- 2006(15589)
- 2005(13478)
- 学科
- 济(111355)
- 经济(111243)
- 业(75677)
- 管理(67741)
- 企(52194)
- 企业(52194)
- 农(51672)
- 方法(46245)
- 数学(41488)
- 数学方法(40793)
- 农业(34401)
- 中国(31099)
- 业经(28074)
- 地方(27146)
- 财(23794)
- 贸(20221)
- 贸易(20207)
- 学(19829)
- 易(19628)
- 制(19493)
- 技术(17642)
- 发(17503)
- 环境(16602)
- 银(16452)
- 银行(16409)
- 行(15782)
- 融(15775)
- 金融(15774)
- 理论(15532)
- 策(14642)
- 机构
- 学院(361179)
- 大学(354474)
- 济(147973)
- 经济(145098)
- 管理(140146)
- 理学(122142)
- 研究(121630)
- 理学院(120775)
- 管理学(118203)
- 管理学院(117562)
- 中国(92187)
- 农(79093)
- 科学(76467)
- 京(73966)
- 财(63231)
- 业大(61668)
- 农业(61142)
- 所(61014)
- 中心(57726)
- 研究所(55681)
- 江(53688)
- 财经(50575)
- 范(47412)
- 师范(46820)
- 经(46214)
- 北京(45763)
- 经济学(44048)
- 院(43730)
- 州(42955)
- 经济学院(39868)
- 基金
- 项目(251385)
- 科学(198307)
- 基金(181994)
- 研究(180630)
- 家(160681)
- 国家(159279)
- 科学基金(136653)
- 社会(115445)
- 社会科(109260)
- 社会科学(109233)
- 省(100847)
- 基金项目(96134)
- 自然(89430)
- 自然科(87430)
- 自然科学(87411)
- 自然科学基金(85818)
- 划(84304)
- 教育(82880)
- 资助(73935)
- 编号(72985)
- 发(58564)
- 成果(56803)
- 重点(56731)
- 部(54609)
- 创(53059)
- 课题(50340)
- 创新(49486)
- 科研(48408)
- 国家社会(47909)
- 计划(46634)
- 期刊
- 济(163752)
- 经济(163752)
- 研究(97964)
- 农(79604)
- 中国(73709)
- 学报(59810)
- 科学(55462)
- 农业(54092)
- 管理(49320)
- 财(46312)
- 大学(46181)
- 学学(44104)
- 教育(38401)
- 融(34090)
- 金融(34090)
- 业经(33929)
- 技术(33299)
- 业(26584)
- 经济研究(24830)
- 财经(23606)
- 问题(22697)
- 经(20279)
- 版(19457)
- 统计(18171)
- 科技(17937)
- 技术经济(17905)
- 资源(17098)
- 业大(17070)
- 策(17011)
- 世界(16772)
共检索到528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文艳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区域人口的流动,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教育部门在推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一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而首先要做的是开展更多精细化的研究,加强对问题本身的动态监测,准确掌握"留守"对儿童学业发展影响的真实信息,这是把握问题、科学决策的基础。纵观已有研究,大多缺乏精细化研究设计,所得结论存在偏差。本文利用BEWAMS数据库,基于准实验的研究设计,建立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准确测量了"留守"因素对西部农村儿童学业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因果效应,发现"留守"对潜在留守儿童群体的消极影响可能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学业问题的主要政策启示。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业发展 倾向分数配对模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孟瑞华 杨向东
为了真实了解"流动"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准实验的研究设计思想,在鲁宾(Rubin)提出的因果推断概念模型基础上,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建立倾向分数配对模型(1∶1),利用在S市三所中学采集的调查数据,在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后,对"流动"因素对儿童学业成绩影响的因果效应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来自个人、家庭、学校方面的混淆因素后,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三科总分上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业成绩 倾向值匹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文艳 张亚星
本文基于福建小学调查数据构建倾向得分配对模型,系统分析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习行为的差异。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在城镇学校的学习经历有助于改善流动儿童相对糟糕的学习行为,为有效改善流动儿童学习行为,学校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弥补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劣势,重视深层学习动机和成就学习动机形成,尤其帮助男生流动儿童克服学习行为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玉娜
本文利用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广西五省农村地区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样本的自选择偏差,分析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及学校适应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外出方式、外出时长情况下对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效应差异。结果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并没有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的劣势,相反,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或长期外出,对留守子女的学业成绩具有提升作用。然而,无论父母选择何种外出形式及时长,留守子女都会出现非认知发展问题。特别是在母亲外出和长时间外出的情况下,留守子女容易出现隐性的、较为严重的适应性问题。本文也就此提出了解决外出务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与保障子女心理健康之矛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申继亮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对环境与个体关系的宏理论和相关微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从远环境和近环境以及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伦轩 赖凯声
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家庭仪式,亲子共餐的式微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运用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倾向值匹配法探索了亲子共餐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及发展的影响,并着重比较分离家庭中不同居住状态和迁移范围导致的影响异质性。结果发现:亲子共餐对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和学业成就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父母同住以及更大范围的流动能够让这种影响最大化,这为我们从家庭内部的视角理解青少年发展的微观作用机制提供了具体而直接的实证证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郑晓冬 方向明
作为我国特有的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是,已有关于留守与农村儿童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短期关系,考察"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对鲜见。事实上,留守不仅对儿童期的短期影响产生作用,同时也将对其成年后的长期发展发挥长远影响,而后者与个体的生活与就业质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的基本逻辑,然后系统梳理了留守经历对学业成就、精神健康、就业质量、主观幸福感等长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结果变量、时间维度、群体差异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本研究认为,未来相关研究还需纳入城市留守儿童、扩展童年期经历,以及聚焦子女随迁政策转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将为留守儿童长期发展问题的化解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积累提供文献参考。
关键词:
儿童 农村 留守经历 农民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庆海 孙瑞博 李锐
本文把农民工外出务工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经常外出、短期外出和外出回流,利用2013年安徽、河南两省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村劳动力不同外出务工模式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为纠正自选择性引致的估计偏误,本文通过联立方程组估计不同外出务工决策的广义倾向得分,然后应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平均处理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外出务工模式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经常外出和短期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外出回流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外出务工模式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存在性别和科目差异,母亲外出的影响大于父亲外出,对男孩的影响大于女孩,对数学和英语成绩的影响大于语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红升 詹露露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识别出8324个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OLS回归模型,以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先分析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再检验其稳健性、分析其异质性,最后揭示教师支持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明显更差、心理压力明显更大;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显著负向影响有别于非留守儿童,学业压力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小,而心理压力的影响更大,且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和父母文化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者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者的学业表现更容易受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教师支持在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中未发挥调节作用,但却显著弱化了心理压力对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红升 詹露露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识别出8324个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OLS回归模型,以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先分析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再检验其稳健性、分析其异质性,最后揭示教师支持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明显更差、心理压力明显更大;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显著负向影响有别于非留守儿童,学业压力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小,而心理压力的影响更大,且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和父母文化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者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者的学业表现更容易受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教师支持在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中未发挥调节作用,但却显著弱化了心理压力对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负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丹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照顾,与父母间的互动较少,感觉刺激缺乏,生活单调,变化较少,及易形成自卑、逆反、怨恨、懦弱、孤独、懒惰、焦虑、孤僻、冲动和享乐等十种不良心理倾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真心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及针对个别学生重点辅导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倾向 教育疏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键 胡毅 徐淑一
本文分析后定变量对处置效应模型估计的影响。在Rubin因果范式中引入后定变量,证明此时非混淆性假设失效,进而导致多组识别方程失效,倾向得分函数估计出现偏误。识别方程失效、倾向得分估计偏误导致多种基于倾向得分的处置效应估计非一致。进一步扩展到高维处置效应的情形,证明非混淆性假设蕴含条件外生性假设,引入后定变量会导致内生性问题,使得高维LASSO/PostLASSO估计出现偏误。蒙特卡洛模拟实验证实,后定变量将导致倾向得分估计与LASSO/Post-LASSO估计出现偏误。基于理论分析的结论,对Dickson等(2015)的实证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处置效应 后定变量 倾向得分 LASSO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计海 毛亚庆
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与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对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8627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重点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学校态度等学业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学校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发现:非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最好;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好于父母单方外出的留守儿童;父母单方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不佳,尤其是仅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最为不佳,值得关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业心理 学校管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利丹
数据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进入高中学龄阶段后,教育机会急剧下降。受父母外出流动影响,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后很快就外出打工,身份过早地从"农村留守儿童"转换为"新生代农民工",很有可能对其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对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的影响做深入研究,文章利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造以平均月收入对数为因变量的6个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守经历、外出年龄等自变量与当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回归结果证明:留守经历、外出时间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都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得到的留守经历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还可以对该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会急剧下降现象做出新的解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递增,其子女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留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解决的办法须多方协作,但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理性反思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寻出一条创新的路径,将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