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3)
2023(12532)
2022(10616)
2021(9626)
2020(7985)
2019(18838)
2018(18233)
2017(34545)
2016(18671)
2015(20891)
2014(21183)
2013(21323)
2012(20623)
2011(18932)
2010(19540)
2009(18043)
2008(18167)
2007(16623)
2006(14960)
2005(13856)
作者
(57685)
(48305)
(48077)
(45715)
(30579)
(23322)
(21952)
(18875)
(18213)
(17413)
(16603)
(16141)
(15471)
(15420)
(15109)
(15064)
(14566)
(14221)
(13984)
(13902)
(12098)
(12088)
(11769)
(11005)
(10933)
(10914)
(10774)
(10691)
(9882)
(9689)
学科
(89636)
经济(89551)
(47662)
管理(46961)
(34954)
企业(34954)
方法(33092)
(29168)
数学(28895)
数学方法(28613)
中国(26911)
地方(25040)
(20883)
(20767)
贸易(20752)
(20162)
业经(20143)
农业(19743)
(18475)
(15641)
(14546)
(14351)
银行(14318)
(14247)
金融(14245)
(13861)
(13421)
地方经济(13210)
环境(12664)
(12413)
机构
学院(275889)
大学(275473)
(116551)
经济(113955)
研究(102998)
管理(99207)
理学(83230)
理学院(82164)
管理学(80650)
管理学院(80133)
中国(79157)
科学(63461)
(61029)
(54589)
(54301)
(54217)
研究所(48866)
中心(46944)
(45332)
业大(42751)
农业(42634)
财经(41338)
北京(39221)
(38946)
师范(38587)
(37301)
(36894)
经济学(36332)
(35792)
(34208)
基金
项目(174982)
科学(135968)
研究(128245)
基金(124223)
(109171)
国家(108221)
科学基金(90329)
社会(80711)
社会科(76413)
社会科学(76386)
(69382)
基金项目(65116)
(58583)
教育(57816)
自然(56463)
自然科(55087)
自然科学(55069)
自然科学基金(54034)
编号(52525)
资助(50891)
(43710)
成果(43455)
重点(40177)
(38574)
课题(37474)
(35661)
发展(35089)
(34534)
国家社会(33376)
创新(33367)
期刊
(139731)
经济(139731)
研究(85935)
中国(65290)
(52530)
学报(46205)
科学(42248)
(42217)
管理(35980)
农业(35633)
大学(34395)
教育(32153)
学学(31986)
(28791)
金融(28791)
技术(24535)
业经(24100)
经济研究(22139)
财经(20496)
(19142)
问题(19015)
(17719)
(17229)
图书(14677)
国际(14659)
技术经济(14633)
(14574)
资源(14151)
世界(13748)
商业(13030)
共检索到442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亚东  李昊  
所谓征地补偿留地安置,是在被征地范围内,按照一定比例规划留用相应数量的建设用地,交付被征地单位、村组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从而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生活。作为对传统的单一型货币安置的有效补充,留地发展在安置失地农民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拓宽了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波  董鸿鹏  
本文是在"十一五"时期辽宁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深入的政策背景下,对辽宁省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嘀  刘俊  李红强  
城乡统筹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区域联动发展、提振内需的重要举措,对电网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认识电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功能,以促进电网的快速科学发展。文章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具体实际,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电网的功能定位,即保障民生、支持经济发展、执行政治职能和履行社会保障等方面。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林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大量增加,必须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留地安置这种模式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出发,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弥补征地补偿费用的不足,适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提速、财力有限、大规模外延扩张的实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安置模式之一。目前,重庆的留地安置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留地开发规划和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程序,并合理确定留地转让价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邦贵  
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农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星火计划”,在我国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它一问世,就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星火计划”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长期坚持下去,并且已经写入了198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省、地(市)、县各级政府以及广大农村更是拥护和欢迎,积极承担和推行“星火计划”。联合国一些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对我国实施“星火计划”也有很大的反响,他们提出,“星火”道路可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成功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献灿  古建芹  
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我国长期战略选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在政府采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中,城乡间差距的扩大化趋势说明了政策亟需调整和优化。在新形势下应当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统筹发展,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间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及城乡经济一体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瑶奇  
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加深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城乡发展。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设计、市场作用,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并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是本文一再强调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益康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杰  
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从目前情况看,制度的不健全、体制机制的缺失和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的不完善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利益传导机制的缺乏,制约了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障碍。仅靠政府这个手,很难托起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任,还必须依靠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金山  
纵观世界范围内度假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梳理一条大致的脉络或规律。从度假旅游的区域范围来看,最初度假旅游以郊区短途旅游为主,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度假旅游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经历了举办奥运会、筹办新中国60周年庆典等重大事件后,首都北京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成为制约首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09年以来,北京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城乡统筹、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进军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大都经历了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大量理论揭示出这样规律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出现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季正聚  许徐琪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探索并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成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因此,探究中国道路从哪里来、中国道路为什么能、中国道路未来该怎么走等问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全  
改革开放以来掀起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体系;另一方面还应将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发展农地金融业务,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地票交易、农地承包权证券化等多样化农地金融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