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3)
2023(16048)
2022(13727)
2021(12996)
2020(11296)
2019(26017)
2018(25961)
2017(48380)
2016(26952)
2015(31169)
2014(31234)
2013(30275)
2012(27903)
2011(25176)
2010(25610)
2009(23866)
2008(23917)
2007(21933)
2006(19024)
2005(17046)
作者
(76319)
(63861)
(63688)
(60868)
(40522)
(30577)
(29351)
(24998)
(24281)
(23049)
(21639)
(21623)
(20370)
(20250)
(19839)
(19806)
(19523)
(18850)
(18539)
(18422)
(16003)
(15751)
(15669)
(14622)
(14529)
(14337)
(14332)
(14283)
(13081)
(12699)
学科
(103926)
经济(103784)
管理(80187)
(71873)
(61269)
企业(61269)
方法(49173)
数学(43010)
数学方法(42272)
(30115)
中国(29533)
(27618)
(24796)
业经(22624)
(21262)
地方(20360)
理论(19910)
(18614)
财务(18532)
财务管理(18484)
教育(18169)
农业(17780)
(17673)
贸易(17664)
企业财务(17515)
(17149)
(16984)
银行(16947)
(16628)
(16053)
机构
大学(381956)
学院(374536)
(146345)
经济(142805)
管理(142129)
研究(122819)
理学(121543)
理学院(120160)
管理学(117422)
管理学院(116720)
中国(92586)
(81093)
科学(74272)
(72394)
(60996)
(60666)
(60250)
中心(58327)
财经(56033)
业大(55156)
研究所(54620)
(52341)
师范(51818)
北京(51147)
(50642)
(47331)
农业(47255)
(44552)
经济学(44446)
财经大学(41419)
基金
项目(245850)
科学(193420)
研究(182453)
基金(176061)
(151950)
国家(150627)
科学基金(129947)
社会(113300)
社会科(107207)
社会科学(107177)
(98230)
基金项目(92219)
教育(89417)
自然(84159)
(82293)
自然科(82251)
自然科学(82227)
自然科学基金(80728)
编号(75953)
资助(73122)
成果(64654)
重点(55754)
(54972)
课题(54134)
(51519)
(51163)
大学(48921)
创新(47944)
教育部(47731)
科研(47435)
期刊
(163487)
经济(163487)
研究(114541)
中国(86888)
教育(60418)
(59807)
学报(59111)
(54550)
管理(54151)
科学(51827)
大学(46782)
学学(41791)
农业(36307)
技术(36273)
(33793)
金融(33793)
财经(28201)
业经(25543)
经济研究(24983)
图书(24293)
(24207)
问题(21114)
(19901)
统计(19211)
(18827)
技术经济(18387)
(17889)
书馆(17599)
图书馆(17599)
理论(17421)
共检索到577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娟  杨冬  
"申请-考核"制已发展为我国高校博士生招生的主流通用制度,明确"入口端"的博士生核心能力是选拔高质量博士生候选人的基础和关键。以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2021年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利用Nvivo 11采用扎根理论建构了学术型博士生的核心能力框架。结论表明:整体上,学术型博士生的核心能力框架包含3个维度、5种核心素养以及29个基本要求。其中,专深和通用知识是基础,政治态度与学术志趣是导向,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是核心。这对未来学术型博士生招生的启示有:第一,指标化的研究能力并非评价的唯一与绝对标准,学术型博士生招生应注重学术志趣、品格和潜力等软实力考核;第二,合作研究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内驱力,应重视博士生的合作能力考核;第三,跨学科人才培养是趋势,应加强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考核。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文辉  贺随波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在我国1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扩散历程包含三个阶段:缓慢扩散期(2007—2012年)、快速扩散期(2013—2015年)、稳步扩散期(2016—2018年)。整体而言,该政策的扩散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吸纳推广路径;不同高校往往基于不同的机制实施这一政策,具体包括模仿、强制、规范和竞争机制;该政策在扩散过程中发生了再创新,即不同高校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表现出多样性;各个高校在实施这一政策时受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影响,具体包括学术逻辑、市场逻辑、行政逻辑和学科逻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雅霜  王雅晶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出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申请–考核"制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申请–考核"制所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毕业院校上并不占优势,但他们却有着更高的学术志向;"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的科研产出高于其他招生方式博士研究生,且这种差异在理工科博士研究生群体中更显著。建议高校继续推行"申请–考核"制改革,弱化对申请者院校背景的考察;关注学科差异,探索多样化的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罗英姿  尤德晴  刘泽文  张佳乐  吴小林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方式在我国试行多年,为检验该招生方式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选取十所高校在读博士生进行调研,了解有关该招生方式的实施情况和评价情况,探讨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该招生方式实施过程的建议,为"申请—考核"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提供实践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张佳乐  吴小林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即建立相应的边界机制、监督机制与过程机制以优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升"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朝阳  
与传统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相比,"申请–考核"制有利于明确选拔标准、优化选拔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转变,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切忌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应加深思考和认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发挥其制度优势。结合武汉大学2010年以来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的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伟  张弛  徐昶  
针对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过程中,导师自主权增大带来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双向匿名评价模型。用Paa S平台和数据驱动思想开发了双向匿名评价信息系统。实践表明:使用双向匿名评价系统在扩大学术共同体自主权的同时合理制约了个体导师的权力,更有利于选拔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考生,保障了招生的公平公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段斌斌  
基于24所拥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211工程"高校的文本分析发现,当前仅有12所院系试行申请审核制招生,而且存在诸多困境:其一,将毕业院校作为申请条件涉嫌剥夺考生的平等升学机会;其二,完全舍弃笔试考核不利于全面鉴别考生的学术水平;其三,申请审核的流程不详留给招生行为巨大的恣意空间;其四,缺乏监督的招生权力势必损及博士选才的公平公正。为此,应取消毕业院校的申请限制,细化申请审核的考核流程,强化招生行为的制度监督。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宇迪  贾晓明  王战军  
针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公平性困境,设计出一套促进博士招生公平的制度,即准入制度:基于院系所的博士生招生积分制;匹配制度:同行专家外审+导师审核+招生委员会面试三级考核制;保障制度:博士生质量的监测评估制和导师负责制。认为招生单位应以基于院系所的积分制为准入前提、以三级考核匹配制为重点、以博士生质量监测评估和导师负责制为保障,促进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在保留统考渠道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两院")将以"申请一考核制"方式招收2015级博士研究生。通过该方式,申请人只需提交相关材料,不需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笔试初试,即可有机会被邀请参加由两院联合组织的面试(包括口试和笔试)。目前,招生网站己分别正式开通,其中经济学院的报名口期为5月1日-6月15日,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报名日期为2月20日-5月30日,复试考核将安排于7月22-23日在两院同时举行。参加"申请一考核制"复试不影响报名参加两院的博士生统考。同时,为提高申请人在专业选择上的自由度,此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试点和逐步推开,其制度变革的意义和遭遇的问题也受到学界的诸多检视。这些对问题的碎片化检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多维的视角,但仍需在此基础上将研究进一步推进。推进的方向是为问题解决提供一个整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寻求系统性的优化路径。作为一种超越单一学科分析框架、调适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有望解决此前相关研究结果呈现的碎片化症结。本研究沿袭既有研究边界,尝试运用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工具考察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制度设计和规则设定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亮  陈恩伦  
针对近年来部分高校试行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存在对考生资格规定不合理,对博导资格要求过高,申请条件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考核制度和内容不够科学,相关机制不健全以及"新瓶装旧酒"等问题,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其改革的宏观指导,社会各界要为其提供诚信和法治支持环境,各培养单位要认真领会改革精神,采取科学的举措来完善整个制度、运行机制和内容标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任模  屠中华  刘惠琴  姚强  杨斌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生选拔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从2014年开始,在保留统考渠道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简称两院)预留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实施"申请一考核制"招生,即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通过两院的筛选机制,不需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笔试初试,经过初审的考生将直接被邀请参加由两院联合组织的面试(包括口试和笔试),择优录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峰  张立迁  
近年来,一批高校相继试点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制度形式。实践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与自治两者间存在一定逻辑自洽,自治有助于落实招生自主权,孕育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生态,契合了博士生教育特点。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需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共性目标,构建符合国情校情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并充分融入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以达至"自治"。基于学理分析、比较、调研访谈等方式,认为自治是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必然选择的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