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3)
- 2023(6831)
- 2022(5660)
- 2021(5568)
- 2020(4483)
- 2019(9880)
- 2018(10072)
- 2017(16337)
- 2016(10515)
- 2015(12023)
- 2014(11670)
- 2013(10160)
- 2012(9101)
- 2011(8447)
- 2010(9006)
- 2009(7921)
- 2008(7377)
- 2007(6751)
- 2006(6150)
- 2005(5739)
- 学科
- 教育(22342)
- 管理(21320)
- 济(21096)
- 经济(21064)
- 业(17485)
- 中国(15351)
- 企(13739)
- 企业(13739)
- 理论(11403)
- 教学(11042)
- 农(9664)
- 学(7850)
- 财(6685)
- 学法(6395)
- 教学法(6395)
- 制(6275)
- 方法(6203)
- 农业(6180)
- 业经(6096)
- 发(5793)
- 研究(5671)
- 学理(5642)
- 学理论(5642)
- 地方(5219)
- 技术(5185)
- 发展(5118)
- 展(4994)
- 贸(4812)
- 贸易(4806)
- 数学(4768)
- 机构
- 学院(121571)
- 大学(121060)
- 研究(43456)
- 管理(35603)
- 济(33716)
- 教育(32733)
- 经济(32412)
- 范(29332)
- 理学(29315)
- 师范(29182)
- 理学院(28862)
- 管理学(27987)
- 京(27848)
- 管理学院(27731)
- 中国(26901)
- 科学(25477)
- 师范大学(23421)
- 江(22720)
- 职业(22701)
- 技术(21929)
- 所(21179)
- 中心(19732)
- 研究所(18881)
- 北京(18536)
- 财(18383)
- 州(18119)
- 农(16682)
- 院(16121)
- 职业技术(15637)
- 业大(14945)
- 基金
- 项目(73296)
- 研究(65532)
- 科学(57961)
- 基金(45565)
- 教育(41294)
- 家(37959)
- 国家(37390)
- 社会(35622)
- 社会科(33214)
- 社会科学(33209)
- 省(32882)
- 编号(32314)
- 科学基金(31313)
- 成果(29193)
- 划(28949)
- 课题(26944)
- 年(24273)
- 基金项目(22576)
- 规划(19469)
- 项目编号(18859)
- 重点(18514)
- 资助(18363)
- 自然(17789)
- 性(17693)
- 自然科(17374)
- 自然科学(17368)
- 发(17205)
- 度(17104)
- 部(17018)
- 自然科学基金(16988)
共检索到207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喆
当前,在各大企业大量需要普工和技术工的情况下,"用工荒"问题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最大瓶颈。而积极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达到优化务工人员知识结构、提升务工人员专业操作水平的目的,同时也成为各企业化解当前"用工荒"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就"用工荒"背景下对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年的培训工作实践,针对培训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用工荒” 务工人员 教育与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鲍威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小浩 范皑皑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要改善这部分人口的素质和生活、推进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就要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由于他们支付能力较低,所以需要企业和其他公共资源的支持。志愿者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该如何加以利用,引进到弱势群体的终身教育体系之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研究将从志愿者的需求与供给出发,分析志愿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大学平民学校为案例,探讨依托志愿者作为培训师资和管理人员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探索农民工群体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供给模式。
关键词:
农民工 志愿者供给 终身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根荣 钱虎根 吕槟
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为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在城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受教育年限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等原因,导致其中的大多数人处于城市边缘,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近年来,城市在帮助这一群体掌握职业技能与城市生活的必备知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法律保障、政府管理、用人单位尽责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通过开展广泛的职业培训与城市文化教育,对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境遇意义重大。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 培训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燕 甄永辉 王崇凯
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一个特殊利益群体,是游离于城镇居民之外的一个群体。近年来,这一群体在各大城市数量持续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存田
我国发生的"用工荒"现象并非缘于劳动力不足,而是劳动者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愿表达,这给予职业教育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产业升级要求能力培养的有效强化,校企结合是必要路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知识、技能、态度要同步提升;城乡一体化要求城市要负起培养培训劳动者的责任,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科学统筹,促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受教育者也能获得优质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迈过城乡门槛,以破解"用工荒"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杨晓霞
"教育洼地"存在与否,研究分歧的焦点集中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洼地"效应。研究从教育需求与供给角度予以考察。从9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较多的城市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宽松与否,并没有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决策带来显著的影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教育洼地"并不容易形成。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城市公办教育的有效需求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流入地城市教育政策宽松程度只是其中较次要的一种因素。因此,综合供求两方面的分析来看,由宽松政策导致的"教育洼地"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当前亟须构建"省级统筹、中央兜底"的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不同区域施行不同解决路径,发展公办与扶持民办并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霞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农民荒"问题,迅速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则是应对"农民荒"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农民荒"背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职业教育培训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出职业教育培训的创新发展新模式,从而为应对"农民荒"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志宝
人口市民化是解决中国现阶段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明显脱节的关键。基于2016年的问卷调查,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地区迁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济南市外来人口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以鲁中西部迁入为主,随迁人口逐步增加,就业和居住趋于稳定,但工作年限较短;第二,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教育、年龄与职业等状况及其家庭状况,再结合工作地状况决定了其市民化意愿;第三,外来人口城市融入能力差,且城镇落户政策的差别对待。文章最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
关键词:
人口市民化 外来务工人员 济南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小平 吴先华
有序推进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是德州现阶段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德州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较大差距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7年问卷调查,分析德州市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现状,分析人口市民化的意愿、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德州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德州市城镇外来务工人员以市内跨县(市区)迁移为主,就业技能弱,就业和居住趋于稳定,迁移方式以举家进城方式为主;第二,受市内跨县(市区)迁移特点的影响,德州城镇外来务工落户目的地以县城为主;第三,落户意愿受年龄、学历、收入、农村权益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保留农村权益的前提下落户意愿明显提升。
关键词:
德州市 城镇外来务工人员 市民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罗云 钟景迅 曾荣光
当前实践语境中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言说多满足于流入地公办学校入学机会获得。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在梳理从古典时期的亚里斯多德到晚近的罗尔斯、德沃金、沃尔泽以及女性学者扬等人关于公平正义论述的基础上,从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两个层面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部分社会经济处境更趋弱势的随迁子女仍就读于简易民办学校,进入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难以分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而多集中于薄弱学校,分配正义的差异原则并没有在随迁子女入学机会分配中被考虑;而即使进入公办学校,由于社会刻板印象及各种制度性因素,随迁子女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经受着集体边缘化、文化宰制的尴尬,相应的是不能把教育纳入自身掌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文杰
在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培训在内容设置、办学机制上还难以满足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对职业教育的改革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建立教育咨询系统、确立各类教育间的沟通衔接机制、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价和认证支持系统等方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职业教育培训 教育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腾飞 陆素菊
文章运用劳动力供求原理,从"用工荒"的背景出发,梳理出了学校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学校职业教育要树立开放的前瞻的办学理念,转变供给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充分考虑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诉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玲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从心理上适应、融入城市社会和城市居民阶层。进城务工人员心理市民化才是真正的市民化。心理教育是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心理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心理市民化 心理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近日发文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收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建校费"是不允许的,也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督查内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