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
- 2023(61)
- 2022(57)
- 2021(35)
- 2020(40)
- 2019(93)
- 2018(102)
- 2017(142)
- 2016(108)
- 2015(102)
- 2014(117)
- 2013(114)
- 2012(112)
- 2011(109)
- 2010(85)
- 2009(66)
- 2008(64)
- 2007(68)
- 2006(74)
- 2005(88)
- 学科
- 济(223)
- 经济(223)
- 中国(221)
- 管理(220)
- 业(216)
- 农(208)
- 劳(191)
- 劳动(191)
- 法(190)
- 农业(168)
- 学(163)
- 土地(128)
- 资源(119)
- 动(115)
- 劳动法(96)
- 生态(94)
- 人事(82)
- 人事管理(82)
- 人口(77)
- 企(77)
- 企业(77)
- 动力(77)
- 劳动力(76)
- 农业劳动(75)
- 农业人口(73)
- 业经(71)
- 地方(66)
- 地(63)
- 生态学(63)
- 税(63)
- 机构
- 大学(1183)
- 学院(1175)
- 研究(543)
- 中国(420)
- 济(402)
- 管理(402)
- 经济(396)
- 科学(339)
- 农(324)
- 理学(321)
- 理学院(316)
- 管理学(314)
- 管理学院(311)
- 所(310)
- 京(306)
- 省(284)
- 研究所(272)
- 业大(248)
- 农业(233)
- 江(225)
- 中心(220)
- 北京(216)
- 院(204)
- 范(192)
- 师范(190)
- 局(188)
- 市(186)
- 财(183)
- 州(179)
- 室(173)
共检索到2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新春伊始,许多地方的"用工荒"再度爆发。今年的"用工荒"是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省份同时发生的,劳动力短缺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尤其是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的回暖,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出现了严重的缺工现象。"用工荒"现象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龙年春节过后,各地"用工荒"的消息此起彼伏。过去局部性的用工荒有扩大化趋势,阶段性用工荒向常态化发展,尤其是熟练技工和普工"双紧缺",随着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潘啸松 杨威
总结"用工荒"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企业和政府联手应对"用工荒"的对策。认为企业要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降低用工依赖、提高效率和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来化解用工高成本,变革企业管理减少员工流失。政府要通过加快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用工供给、推动农民工与市民在住房保障等方面平权、优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构建"少取多予"的财税扶持等措施,帮助企业应对"用工荒",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
用工荒 企业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秉文
前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和近月来的"用工荒",均由农民工供需失衡造成的价格下降所致,是农民工劳动力要素市场自发调节的周期性结果。作者在价格成因变化的分析中发现,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农村福利条件的极大改善提高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农民工的"市场价格"含义正在发生变化。"用工荒"是推动中国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内生动力,是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上升拉力,是促进城镇化的一个市场推力。"用工荒"的出现,无形之中成为具有浓厚的有中国特色的用工价格集体协商谈判的一个自发有效形式,成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一个市场机制。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做好用工价格市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的服务引导工作,继续做好农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晓芳
"用工荒"启动了我国二元经济劳动力流动的转折点,"孔雀东南飞"的景象已成过往,未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表现为分散式流动,并且由于劳动力人力资本状况不同,而具有不同流动性,人力资本高的劳动力具有高流动性,人力资本低的劳动力具有低的流动性。
关键词:
用工荒 劳动力流动 产业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华慧颖
从"民工潮"到"用工荒"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一道难题。曾几何时,在我国出现的"民工潮"、"民工流"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与担忧,甚至被斥为"盲流"。然而,时过境迁,今天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恰恰是"用工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明穗
本文对"用工荒"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分析了"用工荒"现象的产生、原因,并着重从企业角度分析了招工现状、招工难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同时对企业"用工荒"及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现象做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
用工荒 就业难 劳动力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志 张兵
近年来,随着"刘易斯拐点"出现和"人口红利"日渐消退,中国劳动力总量开始逐年减少,而经济回暖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却不断增加,使得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状况加剧,珠三角各市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珠三角而言,"用工荒"直接影响着珠三角经济稳定和转型升级,应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
用工荒 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李松 周志太 贾敬全
文章对1979—2010年中国四大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数据,采用生物系统论研究方法,将地区劳动力视为复杂系统,对中国四大地区内外劳动力格局演变进行估计,从而深入讨论用工荒根源及演变轨迹。结果发现:劳动力就业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间有内在规律——23定律,这一定律是中国用工荒到来的根源,它决定中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将先后于2014、2020、2025、2027年进入用工荒;东部用工荒是紧随劳动力自然就业繁荣期之后,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则是劳动力自然繁荣期后经历较长的潜伏期才进入用工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群
新时期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用工荒"。经济下行挤压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使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用工荒"与劳动力闲置并存;结构性短缺导致劳动力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企业过分追求效益最大化,轻视员工权益保障。"用工荒"成因是劳动力供需的质量失衡。"用工荒"标志着中国廉价的农民工时代正在结束,倒逼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提高员工薪酬福利,亟须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用工新模式,实现企业用工的持续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呈斌 毛晓燕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新一轮"用工荒"的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并判断中国是否迎来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通过对浙江省345家民营企业、11家人才市场问卷调查,经分析发现:29.7%民营企业面临"用工荒",员工缺口比率为28.5%,小企业"用工荒"现象尤为严重;"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最为紧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导致"用工荒"的根本原因,中国正迎来了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要解决"用工荒"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地方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就业和服务环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用工荒 调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 王坤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市场上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而职业教育却不能及时地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由此导致出现"用工荒"现象长期存在,并严重影响了学生和职业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首先对"用工荒"现象进行了解释,然后对出现"用工荒"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挖掘和剖析,最后文章基于对"用工荒"现象原因的分析,对职业教育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思考,以有效解决"用工荒"现象。
关键词:
用工荒 中职 功能 定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雁玲
"用工荒"有着深层的经济与社会原因,这种现象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之间的矛盾,对我国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要的是采取及时而有力的对策。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用工荒 挑战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海益
通过分析中国城镇房地产市场与城镇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中国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实行的"土地财政"政策对城镇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实行的"土地财政"政策对城镇劳动力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正在重塑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并导致部分城镇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现象。解决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稳定房价,并尽可能扩大廉租房或公租房的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