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1)
2022(146)
2021(161)
2020(155)
2019(300)
2018(340)
2017(613)
2016(361)
2015(412)
2014(432)
2013(411)
2012(419)
2011(374)
2010(354)
2009(350)
2008(330)
2007(317)
2006(279)
2005(268)
2004(220)
作者
(818)
(694)
(640)
(611)
(455)
(318)
(303)
(261)
(253)
(251)
(247)
(240)
(219)
(217)
(211)
(208)
(207)
(207)
(203)
(199)
(177)
(174)
(163)
(154)
(148)
(147)
(146)
(144)
(143)
(143)
学科
(976)
经济(973)
管理(710)
(667)
(602)
企业(602)
(450)
教育(447)
中国(416)
(368)
理论(318)
(318)
(283)
方法(274)
(236)
银行(236)
(226)
贸易(226)
(224)
金融(224)
(223)
业经(218)
(215)
(204)
(199)
(195)
(194)
地方(191)
(173)
财务(172)
机构
大学(4648)
学院(4161)
研究(1508)
(1285)
经济(1235)
中国(1108)
管理(1092)
(1040)
(968)
师范(966)
(838)
理学(836)
(835)
理学院(811)
教育(809)
(801)
科学(798)
管理学(787)
师范大学(782)
管理学院(771)
研究所(688)
北京(667)
中心(662)
(612)
财经(597)
(536)
(535)
(480)
(475)
上海(468)
基金
项目(2116)
研究(1823)
科学(1504)
基金(1357)
(1083)
社会(1081)
国家(1073)
社会科(1014)
社会科学(1014)
教育(962)
成果(932)
编号(902)
科学基金(786)
(772)
(691)
基金项目(652)
课题(644)
(639)
项目编号(576)
(545)
资助(521)
(520)
(515)
阶段(515)
重点(505)
(493)
社科(482)
大学(481)
(471)
研究成果(470)
期刊
(1816)
经济(1816)
研究(1668)
中国(1301)
教育(1293)
(929)
学报(921)
大学(734)
学学(621)
图书(599)
管理(593)
科学(586)
(560)
金融(560)
书馆(480)
图书馆(480)
财经(467)
(457)
(408)
技术(378)
(363)
(340)
社会(330)
(318)
(305)
论坛(305)
现代(304)
职业(295)
国际(284)
财经大学(275)
共检索到8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述胜  
"一体""感应"与"生生",是构筑儒、道意义世界的三大关节。其中,"生生"既是天地运化的根本趋向,也是人生在世的意义之源。它以"天人一体"为生存论前提,以"物我感应"为根本运化机制。"生生"之论的内在价值义蕴是:天人不二,故"自"、"当"一体;修其天爵,学以为己;成己成物,致中蹈和;素位而行,乐天知命。生人之道,尽乎此矣!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耘农  
学孔孟贵在学做人的道理,学做君子之人。立足现实,用辩证的观点学习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本文就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履行政府官员职责,谈一些粗浅看法。孔子在《论语》中常谈到君子,君子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哲学和伦理范畴,包含了孔子的人生理念。通过孔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君子的形象:一个谨言敏行、诚信守诺的人;一个内省不疚、不忧不虑的人;一个既重视自我修身又具有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作者从“德”来讨论大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德”与“才”及其关系:指出了我国培养与选拔高级专门人才的优秀传统系“德才兼备”;论述了德与才的关系,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从文化所含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与精神诸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讨论应如何认识大学生的德与才的关系;指出了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着重成才、轻成人,即重功利、轻素质的严重倾向;提出了必须培养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民族美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龚克  
认为立德育人乃兴学之本,亦为师之本。指出博士生导师不仅要有好的学术造诣,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以言传身教来培育学生热爱国家、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奉献社会的精神。师德要体现为好的学风,恪守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坚持实事求是;师德要体现为好的态度,要以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履行为师之责;师德要体现为好的情感,热爱学生,以学生为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朱明  
官德,不仅是为官者处事为人的立业之本,也是为官者为国为民的执政之道。"立身立业,必先养德"。做人,必先立德;做官,应施德政。当政者的为官之德,与事业相伴,与作风相连,与形象相关,影响社会风气,关系国运、民生。目前,少数为官者走上违法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高福  
~~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勇  
从文化知识层面界定,儒商是“有文化的商人”,是亦文亦商者,即“文人型商人”。从道德层面界定,儒商是“有高尚道德的商人”,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在经商活动中能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文化与道德相结合的层面来界定,儒商既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企业家,又是有高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企业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仁彪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及对大学文化功能的强调,关于大学文化的讨论正方兴未艾。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组织建构,大学本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但何以当下还需要重启大学文化的复兴呢?何谓大学文化?首先要问何谓文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是人化,即人类活动留下的印记、痕迹。一般将文化分为器物、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同理,大学文化也需要这三个层面的建设。对大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起点是敬重大学教育,理解并认同大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中心是领悟学术与教学的双重逻辑,爱学生,追求知识与真理,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师发展模式,使教学、研究相得益彰;归宿是获得大学教师职业生活的趣味,明晰自我人生目标,保持创造性的教师生活,合理关爱自我,努力达成享受教育、享受学术、享受人生的统一,在大学教师生涯中积极成就自我,让自己活出完整而健全的德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你见到了吧。秋气一来,为风为雨,细致渲染澄明空气里的草树庄田,前日一点,昨日一抹,今日便是一片,到明日,就一些儿夏日的色泽都没有了。季节之变总是如约而来,守信践诺,忠诚如专一的深情人,无论人间杂事如何纷扰,均不为所改,总是以固有的节奏来临此地,无商量,更不必讨价还价,进一步就是一步,温和而又坚强。所以,你读到了吧?宽敞的天地徐徐展给你看,这是天地的语言。没有用音响扩大给你,但是风声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蕴睿  
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之恶"思想框架下解析小说《朗读者》中错综复杂人物的人性,重点分析小说女主人公汉娜作为一名从未接受过人性教育的普通人,在法律和道德面前,其人性是如何被展现和被定义的。人们总是对于"极端之恶"充满警惕却很少意识到正是那些不易觉察的"平庸之恶"逐渐浸润到社会生活体系的各个角落。人性教育的落脚点应是良心,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智慧,审视自我、理解他人,并善用智慧超越人性弱点。本研究期望通过反思"平庸之人"的"人性"来唤起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参与营建"完整"精神这项富于"意义"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民祥  
欧文·白璧德从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批判美国大学在"功利的人道主义"与"情感的人道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日益受制于"物的法则"与科学方法的律条,陷入到一种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专业化与狭隘的职业主义中,导致人文精神衰落,民主精神扭曲。他认为大学应该依靠选择性民主,通过对古典著作的模仿、想象与创造来实施人文教育,以完善人性,造就"精神贵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长虹  
当代中国为政之德建设的现实语境是马克思主义对为政者至高的道德要求与现实社会腐败现象之间的巨大张力;其宏观的文化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审视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政德观是当代中国政德规范的核心原则,以政德强制性为理论基础的政德法制化将是政德建设的趋势与目标,其策略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德原则,理性对待自我文化传统,建立统一的包括政治信仰、掌权与用权的政德规范,与科学化立法和创设专属机构等重要维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广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俊虎  安忠和  
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曾提出,“把承德市建成东方日内瓦”,这就把承德市列在了未来国际、国内会议旅游城市之行列。近几年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承德,会议旅游的发展日趋迅猛。到1990年,来承的会议旅游人数已占旅游总人数的25%,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住宿、交通、门票、购物等)已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5%左右。由此可见,借助旅游发展承德经济,会议旅游会起到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促使承德朝着会议旅游城市的方向发展,现特提出如下一些基本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