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7)
- 2023(6643)
- 2022(5608)
- 2021(4944)
- 2020(4061)
- 2019(8881)
- 2018(8837)
- 2017(16548)
- 2016(8904)
- 2015(10025)
- 2014(10043)
- 2013(10049)
- 2012(9598)
- 2011(9120)
- 2010(9689)
- 2009(9202)
- 2008(8953)
- 2007(8681)
- 2006(8186)
- 2005(7573)
- 学科
- 济(61896)
- 经济(61863)
- 管理(29207)
- 业(23322)
- 企(20480)
- 企业(20480)
- 地方(17730)
- 方法(16112)
- 中国(13166)
- 数学(12959)
- 地方经济(12897)
- 数学方法(12847)
- 学(12403)
- 业经(12165)
- 环境(11841)
- 农(10447)
- 和(8636)
- 划(8577)
- 制(8524)
- 理论(8304)
- 财(8118)
- 策(7837)
- 发(7634)
- 经济学(7448)
- 生态(7429)
- 融(7410)
- 金融(7408)
- 资源(7170)
- 农业(7156)
- 银(7031)
- 机构
- 学院(144341)
- 大学(142222)
- 济(68040)
- 经济(66704)
- 研究(52559)
- 管理(51006)
- 理学(42428)
- 理学院(41878)
- 管理学(41315)
- 管理学院(41011)
- 中国(39141)
- 财(29909)
- 京(29781)
- 科学(29652)
- 所(26410)
- 研究所(23656)
- 财经(23502)
- 江(23049)
- 中心(22242)
- 经济学(21801)
- 经(20849)
- 范(20834)
- 师范(20738)
- 北京(19307)
- 经济学院(19037)
- 州(18722)
- 院(18439)
- 农(17074)
- 财经大学(16763)
- 师范大学(16390)
- 基金
- 项目(84135)
- 科学(66410)
- 研究(65198)
- 基金(59713)
- 家(50563)
- 国家(50120)
- 社会(43256)
- 科学基金(42812)
- 社会科(41044)
- 社会科学(41029)
- 省(33243)
- 基金项目(30546)
- 教育(29403)
- 划(27339)
- 编号(26476)
- 自然(24267)
- 资助(24212)
- 自然科(23545)
- 自然科学(23541)
- 自然科学基金(23092)
- 成果(22650)
- 发(20195)
- 课题(19465)
- 重点(19431)
- 部(18120)
- 国家社会(17967)
- 发展(17054)
- 创(16806)
- 展(16767)
- 性(16291)
共检索到234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春玲
文章通过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人加以构建和论述,生态经济人必须具有整体性的思维观、"绿色化"的行为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单纯的动物与自然的物质生存利益关系中进行升华和提炼,使之进入到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精神层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思华
生态经济战略问题,主要是指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关系问题。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并不是单纯的社会经济过程,还是自然生态过程,所以,都必须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改善生态,建设自然放在战略地位上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求得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改善同步协调发展。这是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耀治
以"生态经济人"假设的抽象概括为目标,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基本视域尺度选择入手,围绕现代"人性"的伦理定位和价值判断,归纳"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探讨"生态经济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上人的价值内涵结构、理性目标与特征,提出"生态经济人"人性定位的整体性、价值内涵结构性、理性的时空均衡性等观点。
关键词:
人性 生态经济人 假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沛莉 张金伟
我们正处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生态危机时代,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物种锐减等都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对自然不合理地开发与掠夺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因此,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以往盲目征服自然的经济模式,建立起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人能够合理利用自然的经济模式,即生态经济。在生态经济的视阈下,我们要塑造与之匹配的生态经济人。生态经济人将奉行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优先,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与权利并重,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并自觉践行与自然亲近、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
关键词:
生态危机 人性 生态经济人 理论构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光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循环经济 城市建设 上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丽君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个体行为动机的最基本假设。它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经济学智慧。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现象无法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为了加强该假设的解释力,经济学家不断拓宽和发展其中心概念的含义,但这样做的一个不利后果是基本概念就往往变得过于宽泛和模糊,从而失去可操作性。
关键词:
“经济人”假设 新古典主义 理性 效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红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宁一非
对经济人与所有制尤其是公有制及其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迄今,流行着两种相反的观点,但是都存在问题。本着理论的彻底性和现实的客观性,从这两种相对的观点出发进行探讨———突出分析经济人范畴的层次、构成及自利性与所有制尤其是公有制的关系,却可以得出,经济人是不能被否定的,公有制也不能被经济人否定,两者之间存在相反相成(通)的联系,可以同时共存与发展。承认、运用和进一步探讨经济人与所有制的关系,对公有制改革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经济人 所有制 公有制 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远菊
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应服务于国家税收利益最大化目标,做到应收尽收、应纳尽纳。但在税收征纳的实践中,由于征纳双方"经济人"特性,使双方均具有各自的利益目标。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征纳双方可以通过合谋,求得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损害国家的税收利益。本文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家、征税人、纳税人三方利益博弈分析,寻找征管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税收管理 征纳关系 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争鸣
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到“诚信经济人”假设,折射出了人们对企业诚信乃至整个社会诚信的呼唤。市场经济从运行机制上讲是一种契约经济,从法律层面看也是一种法制经济。经济转型面临道德重塑,更需要法制的到位。缺失了诚信的德治难免苍白无力,忽视了诚信的法治会让人不知其所。而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必须以诚信为本。
关键词:
经济人 诚信 理性经济人 诚信经济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振峰
略论知识经济○韩振峰在人类历史的脚步即将迈向21世纪的时候,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采取对策,迎接这场经济领域发生的革命。有识之士将这种新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可以预见,知识经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敬威 于伟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全
经济人概念无论在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自利性动机、理性行为和最大化倾向似乎与通行于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一致,甚至明显相悖。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础———经济人假设发生了动摇,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缺乏根据?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经济人和可持续发展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协调关系,进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经济学上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向荣
经济人假设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挑战。"利他行为"的存在,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假设存在矛盾,理论上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经济人假设内涵的逐一分析,发现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行为目标描述不准确。人的真实行为目标不是功利利益或者快乐,而是平静。同情心支配下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自己内心获得平静,也属于自利的范畴。把人的行为目标界定为追求平静后,可得出"平静型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该假设包括自利性、信息不完备性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内容,可以消除传统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出现的诸多矛盾。
关键词:
经济人假设 辨析 重构 斯密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