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4)
- 2023(13457)
- 2022(11383)
- 2021(10293)
- 2020(8430)
- 2019(18447)
- 2018(18009)
- 2017(33931)
- 2016(18488)
- 2015(19888)
- 2014(19013)
- 2013(18313)
- 2012(16167)
- 2011(14668)
- 2010(14441)
- 2009(13716)
- 2008(13121)
- 2007(11322)
- 2006(9959)
- 2005(8702)
- 学科
- 济(65179)
- 经济(65068)
- 管理(58669)
- 业(52578)
- 企(43064)
- 企业(43064)
- 方法(26950)
- 数学(23150)
- 数学方法(22925)
- 农(21254)
- 财(21141)
- 中国(17675)
- 业经(17370)
- 制(17245)
- 环境(15811)
- 学(14741)
- 农业(14010)
- 贸(13867)
- 贸易(13863)
- 易(13543)
- 务(12984)
- 财务(12962)
- 财务管理(12935)
- 体(12279)
- 企业财务(12256)
- 划(11964)
- 银(11608)
- 银行(11560)
- 技术(11485)
- 地方(11199)
- 机构
- 学院(255068)
- 大学(252268)
- 济(102829)
- 经济(100885)
- 管理(95744)
- 研究(85217)
- 理学(83747)
- 理学院(82802)
- 管理学(81363)
- 管理学院(80915)
- 中国(63225)
- 科学(53737)
- 京(51288)
- 农(48878)
- 财(48791)
- 所(42745)
- 业大(42252)
- 研究所(39138)
- 财经(39008)
- 中心(38934)
- 农业(38638)
- 江(37446)
- 经(35470)
- 经济学(32275)
- 范(31651)
- 师范(31209)
- 北京(30993)
- 院(30960)
- 经济学院(29253)
- 州(29171)
- 基金
- 项目(181191)
- 科学(143346)
- 基金(133055)
- 研究(128583)
- 家(118797)
- 国家(117834)
- 科学基金(100594)
- 社会(84864)
- 社会科(80461)
- 社会科学(80444)
- 省(71289)
- 基金项目(70797)
- 自然(65311)
- 自然科(63772)
- 自然科学(63752)
- 自然科学基金(62655)
- 划(60460)
- 教育(58772)
- 资助(51936)
- 编号(50169)
- 重点(41634)
- 部(39456)
- 创(39074)
- 成果(38972)
- 发(38884)
- 制(37958)
- 创新(36546)
- 国家社会(36189)
- 科研(34951)
- 课题(34734)
- 期刊
- 济(111540)
- 经济(111540)
- 研究(69399)
- 中国(48234)
- 学报(45714)
- 农(44683)
- 科学(40358)
- 财(38295)
- 管理(34444)
- 大学(34256)
- 学学(32928)
- 农业(30313)
- 教育(24404)
- 融(20899)
- 金融(20899)
- 业经(20241)
- 财经(19207)
- 技术(18719)
- 经济研究(18399)
- 经(16547)
- 业(15927)
- 问题(14470)
- 版(13864)
- 科技(12885)
- 业大(12250)
- 商业(11485)
- 贸(11432)
- 资源(11385)
- 技术经济(10988)
- 现代(10908)
共检索到362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嘉航 尹春 孙斌栋
【目的】通过分析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为各国政府制定针对性的国民幸福感提升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基于人类所依托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三生”视角提出了国民幸福感分析框架,通过收集2005—2018年146个国家的国民幸福感汇总数据,在展示国民幸福感全球时空格局的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因果逐步检验方法分析了“三生”因素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1)国民幸福感呈现以欧洲北部、美洲北部和大洋洲为“高地”的三极分布特征,亚洲西部和南部以及非洲是其中的“洼地”;同时具有多元分化的趋势,且各大洲内部均存在明显差异。(2)生产因素中的收入基尼系数和生活因素中的失业率的增加导致了国民幸福感的下降,提高生活因素中的社会支持程度和生态因素中的人均国土绿化面积有利于提升国民幸福感。GDP增长率和收入基尼系数等生产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3)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三生”因素影响国民幸福感的中介因素。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受教育年限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情绪变量与国民幸福感存在负向关联,社会支持程度、政府治理能力、少年人口抚养比和人均国土绿化面积对国民幸福感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结论】因此,中国需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最大化国民福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顺岳
文章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温州市统计局的大量调查数据,对温州市居民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入状况和生活便利等物质生活因子,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交友中认同等精神生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幸福感 因子分析 logistic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凤林 甘行琼
文章基于两水平多层logistic模型,利用CGSS2008调查数据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县宏观经济社会变量带来的幸福感差异解释了个体幸福感差异的12.1%;家庭经济地位、婚姻状况、健康、就业和家庭人均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较大且依次递减;个体间性别和年龄的幸福效应差异显著。人均GDP和人均家庭收入、教育和就业状态对幸福感的影响具有相互抵消的效果,而城镇居民与人均家庭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则相互促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顺岳
文章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温州市统计局的大量调查数据,对温州市居民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入状况和生活便利等物质生活因子,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交友中认同等精神生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幸福感 因子分析 logistic回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引起许多经济学者的广泛兴趣。近年来,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研究迅猛发展,相关研究文献日益丰富以及富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大量涌现。鉴于此,本文将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不平等、失业、通货膨胀、政府支出、环境污染以及城市化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公共政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文 刘依阳
近年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成为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关注“生活幸福指数”既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本研究采用问卷走访的方式,以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区、无锡市江阴县、常州武进区、无锡宜兴市、苏州吴中区、苏州吴江区6区县的150名退捕渔民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地退捕渔民生活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以及生活幸福指数量表分析影响退捕渔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健康的身体状况、稳定的生活模式、不断增加的家庭支出、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是使渔民对生活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不健康的身体状况、不稳定的生活模式、拥有一定积蓄后缺乏长远金钱规划意识和合理掌控消费支出的能力、两个以上独立生活子女数量是导致渔民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的主要因素。政府可通过适当放宽安置房条件、新增就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培训、新建公共活动设施等措施提升退捕渔民生活幸福感指数。
关键词:
GAM模型 太湖渔民 退捕 生活幸福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兴祥 钟威 洪永淼
国民幸福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借鉴已有研究文献的幸福指数量表,本文构建了一套适合于测度我国国民幸福感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为了有效地选择重要变量和消除估计偏差,本文采用新近发展的重要统计方法LASSO筛选法,先从6个个人特征变量和40个维度变量中筛选重要变量,然后再进行回归系数估计与显著性检验。回归结果表明:①性别、婚否和学历水平3个个人特征变量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②9个维度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家庭生活满意度、自我价值评价、社会福利保障满意度和生活方式健康度评价对幸福感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男女、城乡、南北三个组别考察幸福感差异。最后,提出提高国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万超 王湘红 李辉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构建区县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收入差距影响幸福感的机制。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幸福感之间呈"倒U"型关系。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相对剥夺感、人际信任感和机会平等感在收入差距影响幸福感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并且性别、年龄和收入对这些中介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这是收入差距影响幸福感的机制。中介程度的计算结果揭示,正向"机会平等效应"强于负向"相对剥夺效应"和"人际信任效应",主导影响过程,这是收入差距提高幸福感的原因。这启示我们,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机会平等导向"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幸福感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卿石松 郑加梅
基于2003-2010年多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经验评估就业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为城镇居民幸福感的走势变迁提供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是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但并非任意工作,而是只有高质量就业才能提升幸福感。作为就业质量的主观评价指标,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对工作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就业人员,其幸福感水平甚至低于无业人员。路径分析发现,劳务派遣和零散工等不稳定的非正规就业,既对幸福感具有直接的负作用,又通过降低工作满意度和收入公平感而对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结论在幸福感的单项与多维度测量指标之间,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波 马占杰
员工主观幸福感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它通过影响员工的满意度而影响组织绩效。文章通过构建员工主观幸福感的系统模型,分析了组织承诺、心理所有权、全面薪酬以及工作安全保障四因素与员工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在具体实践中的难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满意度 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想 李秉龙 张恒春
本文利用对北京、辽宁和河北三省市调查所获得的1033个农户样本,运用有序逻辑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收入、年龄、健康状况、对合作医疗满意度等因素对所有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显著影响;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面积和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宗教信仰、家庭人口、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有需要赡养的老人等因素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楠
本文根据北京城区两次调研数据,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物价波动、就业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显著;住房和政府施政表现影响各类人群幸福感。因此,稳定物价,减少失业率、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可以作为"十二五"时期民生政策真正着力点。
关键词:
幸福感 物价波动 低收入群体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谷舒米 鲁统宇 张华
文章基于对幸福感的多学科理论分析,建立起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测量模型,并利用社会调查数据,对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情感质量"和"身心健康"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次要因素,而"工作状况"对居民的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伦
文章对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分析,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对湖北省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以及多元logistic模型分别对影响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个人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福利政策因素、业余生活因素和社会认同因素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