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7)
2023(10858)
2022(9516)
2021(9001)
2020(7395)
2019(17082)
2018(17000)
2017(32634)
2016(17827)
2015(19854)
2014(19729)
2013(19395)
2012(17434)
2011(15705)
2010(15444)
2009(13864)
2008(13228)
2007(11184)
2006(9698)
2005(8129)
作者
(51079)
(42443)
(42060)
(40069)
(26783)
(20330)
(18967)
(16655)
(16081)
(14798)
(14587)
(14147)
(13272)
(13166)
(13139)
(12750)
(12626)
(12604)
(11936)
(11824)
(10523)
(10110)
(10079)
(9495)
(9485)
(9310)
(9291)
(9251)
(8425)
(8342)
学科
(69340)
经济(69266)
管理(50986)
(46664)
(38039)
企业(38039)
方法(33622)
数学(29351)
数学方法(28957)
(19308)
中国(16721)
(16613)
业经(15661)
地方(15485)
(15306)
环境(15183)
农业(13031)
(12238)
理论(11569)
(11343)
贸易(11338)
(11032)
(10962)
技术(10880)
(10060)
(9894)
财务(9825)
财务管理(9810)
企业财务(9261)
教育(9201)
机构
大学(248134)
学院(247060)
管理(101991)
(93758)
经济(91593)
理学(89674)
理学院(88640)
管理学(87043)
管理学院(86631)
研究(81419)
中国(57763)
科学(53819)
(53062)
(40162)
(40119)
(39979)
业大(39779)
研究所(37197)
中心(36700)
(33752)
(33739)
师范(33462)
财经(33240)
北京(33213)
农业(31459)
(30281)
(30233)
(28177)
师范大学(27363)
经济学(26901)
基金
项目(181283)
科学(142729)
基金(131739)
研究(130770)
(115490)
国家(114582)
科学基金(98891)
社会(81574)
社会科(77341)
社会科学(77319)
基金项目(71448)
(70967)
自然(66046)
自然科(64435)
自然科学(64423)
自然科学基金(63241)
(59889)
教育(58859)
资助(53462)
编号(53335)
成果(41468)
重点(40180)
(38907)
(38457)
(37506)
课题(35840)
创新(34952)
科研(34613)
国家社会(33157)
大学(33105)
期刊
(98596)
经济(98596)
研究(68513)
中国(40817)
学报(40599)
科学(37600)
(35779)
管理(35288)
大学(30361)
学学(28646)
(27498)
教育(25987)
农业(25898)
技术(21177)
业经(16897)
(15494)
金融(15494)
经济研究(14938)
财经(14601)
图书(14012)
科技(13311)
资源(13236)
(13152)
问题(12824)
理论(12554)
(12300)
技术经济(11959)
实践(11820)
(11820)
(11527)
共检索到338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卢龙辉  刘超  张益宾  郝晋珉  王惠  
"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研究是在识别现状空间结构、格局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空间进行优化布局,实现空间的均衡、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国土空间分区方式,已成为当前学术前沿和国土空间规划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论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对比法和归纳法,系统梳理了"三生"空间概念内涵、识别与优化研究现状。目前,"三生"空间识别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三生"空间形成的内在机理与概念探讨不足,"三生"空间的定量识别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有待完善,"三生"空间动态演化及驱动机制、空间冲突诊断和问题分析较为薄弱,"三生"空间优化理论和技术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应形成"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质""量"观,借鉴国际空间规划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三生’空间形成机理与概念界定、定量识别、演化机制挖掘、冲突诊断与问题分析、优化调控与模拟"为主线,系统构建"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同时,重视具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特征的山区"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李萍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和局限,指出国外研究在城市生态空间对居民福祉作用与机理,生态空间感知、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机理,生态空间治理方法与原理,公平理念指引下生态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等5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空间分析、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基于国内研究局限,借鉴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李萍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和局限,指出国外研究在城市生态空间对居民福祉作用与机理,生态空间感知、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机理,生态空间治理方法与原理,公平理念指引下生态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等5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空间分析、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基于国内研究局限,借鉴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应以居民福祉为核心,重视加强社会—生态空间的交互关系与机理研究,推进生态空间格局公平性及其规划模式研究,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的空间治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融入人文—经济地理研究思想及其综合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姗琪   甄峰   孔宇   邹思聪  
社区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单元。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模式以及使用社区服务设施的方式,促使以虚实空间交互为主要特征的社区生活圈开始形成。在这一背景下,亟待创新社区生活圈规划设计与建设思路,探究虚实空间交互的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估与布局优化方法,解决当前社区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效能低、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等实际问题。在梳理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估与布局优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虚实空间交互的社区生活圈研究思路,从虚拟服务对居民活动与社区空间影响的路径与机制、基于虚实空间交互视角下的配套设施评估和布局优化模拟方法三个方面,提出重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这对于社区生活圈研究体系的丰富和深化、实证研究的开展以及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晨旭  刘焱序  于超月  刘小茜  
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布局影响着保护实施力度、工程修复成效以及社会资源分配,是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前置条件和基础环节。论文在辨析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关联的基础上,从区域识别和时序判别2个层面出发,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整理了国际生态修复布局研究现状,梳理了景观"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理论范式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布局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出了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构建、以社会满意度为导向的生态修复时空需求权衡、面向多重成本的生态修复成本科学评估、在生态刚性约束背景下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恢复力思想下生态保护和人工修复决策阈值、基于时空模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选址决策6项重要研究趋向,从而架构了耦合社会—生态目标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布局研究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其文  赵雪雁  徐伟  董霞  白如山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服务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财政激励机制而备受世界关注。为了全面认识国际生态补偿对象空间选择的状况与成果,促进国际生态补偿对象空间选择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论文在分析国际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介绍了生态补偿对象空间选择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背景,对不同补偿对象选择方案进行了归纳梳理和比较分析,简要介绍了得分函数法、距离函数法和GAP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思考和展望:选择方案的设计既要注重资金效益,又要兼顾公平;努力建立生态补偿效果的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生态补偿对象选择方案,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亚明  黄安  卢龙辉  冀正欣  许月卿  
为全面掌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研究现状,完善“三生”空间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以“三生”空间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2—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在对其中403篇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系统总结、归纳“三生”空间的概念、演化机制、分类体系、相互作用关系与发展目标。研究发现:“三生”空间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空间实体,并以可持续、碳中和、协调为整体的发展目标;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也分别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并分别包含不同子空间;“三生”空间及其子空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与负向作用。未来应加强“三生”空间形成机制、内涵、相互作用、发展目标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分析“三生”空间内部各类子空间的布局特征与演化机制,建立定量测度“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丰富完善“三生”空间发展目标和优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内容,推动“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研究的并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刘合林   聂晶鑫  
城市创新空间的识别是开展创新空间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必要对现有识别方法进行总结,以廓清创新空间识别的关键问题。在回顾城市创新空间概念发展基础上,总结创新空间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并重点总结定量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从数据、测度方法、识别尺度三个维度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三点研究展望。研究认为,应进一步聚焦创新的功能和空间内涵,聚焦创新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关注创新空间形成机制的前沿动态,提高创新空间识别的准确性、前瞻性,促进创新空间研究深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祝清松  冷伏海  
引文类型识别通过对引用动机的分类来揭示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之间关联,是对以被引频次为基础的传统引文分析的重要补充,为语义增强的引文分析奠定基础。引文类型识别主要包括引文类型定义、引文内容抽取和引文类型标引三个步骤。本文首先对引文类型识别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分别对其三个主要步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展进行阐述,最后对引文类型识别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述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浦墨  郑彦宁  赵筱媛  刘志辉  
当前,国内外关于共性技术的识别研究主要侧重于共性技术的识别理论研究、识别指标研究以及识别方法研究等3个方面。共性技术识别理论研究主要是依据对共性技术的概念界定从理论层面论述共性技术的判别依据;共性技术测度指标研究主要是依据共性技术的基本特性、技术选择原理以及对共性技术的界定和需求情况等影响因素来确定共性技术筛选指标;识别方法研究主要以基于定性分析的识别方法研究为主。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尝试探索新的识别方法,如基于实证数据的定量分析与基于专家访谈的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识别方法研究、基于异质数据源的识别方法研究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敏  颜京松  吴琼  王如松  徐晓波  
生态工程的概念提出已经有 40余年 ,在其发展过程中 ,研究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 ,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中 ,模型研究以及生态工程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 ,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跨尺度的研究已经开始 ,本文对这些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并指出生态工程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认为生态学理论与传统技术的结合 ,以及哲学观念的转变将使生态工程前途光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志勇  王忠伟  韩志刚  
不断发展的交通系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复合生态系统问题。文章从理论层面总结了生态交通的基本特征,综述了交通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理化环境、生物成分、自然景观格局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交通研究中有待探索和深化的内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金川  林浩曦  漆潇潇  
解决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开发秩序混乱和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科学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并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由此构成的"三生"空间成为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各类尺度空间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本文围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国内外"三生"空间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紧紧围绕"三生"空间的数量配比和空间配置两个科学问题进行综述,按照精度深化和尺度细化的要求,集中在"三生"功能分类、空间识别、空间优化等内容,从而勾勒出三生空间研究的框架体系。今后应重视三生空间动态演化,促进各尺度适宜性评价的统一和整合,响应"多规合一"的实践需求,最终服务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金川  林浩曦  漆潇潇  
解决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开发秩序混乱和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科学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并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由此构成的"三生"空间成为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各类尺度空间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本文围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国内外"三生"空间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紧紧围绕"三生"空间的数量配比和空间配置两个科学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屠爽爽  周星颖  龙花楼  梁小丽  
伴随中国人地关系的巨大变化,乡村聚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正在面临剧烈分化与重组。近年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利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机制与优化开展了诸多探讨。文章在综述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归纳了由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聚落空间演变驱动机制,梳理了聚落空间优化路径和模式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文章指出,未来乡村聚落空间研究应重点关注对小尺度空间演变过程的实证分析,加强行为主体和地方文化对聚落空间演变影响的研究,强化不同重构模式的凝炼和效应评估,并关注相关政策制度完善对聚落空间演变与优化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