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2)
- 2023(11142)
- 2022(9778)
- 2021(9273)
- 2020(7537)
- 2019(17618)
- 2018(17560)
- 2017(33741)
- 2016(18436)
- 2015(20466)
- 2014(20475)
- 2013(20080)
- 2012(18218)
- 2011(16488)
- 2010(16281)
- 2009(14809)
- 2008(14334)
- 2007(12136)
- 2006(10699)
- 2005(9208)
- 学科
- 济(73871)
- 经济(73787)
- 管理(52928)
- 业(48442)
- 企(40325)
- 企业(40325)
- 方法(35573)
- 数学(30066)
- 数学方法(29713)
- 农(19653)
- 学(18584)
- 中国(17883)
- 业经(16972)
- 财(16160)
- 地方(15536)
- 环境(15430)
- 理论(14377)
- 和(13407)
- 农业(13363)
- 贸(11618)
- 贸易(11613)
- 划(11609)
- 技术(11225)
- 易(11198)
- 教育(10724)
- 制(10631)
- 务(10304)
- 财务(10246)
- 财务管理(10231)
- 企业财务(9708)
- 机构
- 大学(262390)
- 学院(259548)
- 管理(106090)
- 济(99893)
- 经济(97592)
- 理学(93162)
- 理学院(92075)
- 管理学(90438)
- 管理学院(89997)
- 研究(85637)
- 中国(60888)
- 京(56437)
- 科学(55605)
- 财(43443)
- 所(42141)
- 农(40115)
- 业大(40032)
- 研究所(38968)
- 中心(38074)
- 范(36485)
- 师范(36216)
- 财经(35984)
- 江(35806)
- 北京(35468)
- 经(32754)
- 院(31554)
- 农业(31370)
- 师范大学(29719)
- 州(29671)
- 经济学(29446)
- 基金
- 项目(186196)
- 科学(146896)
- 研究(135979)
- 基金(135403)
- 家(118187)
- 国家(117252)
- 科学基金(101163)
- 社会(85284)
- 社会科(80752)
- 社会科学(80732)
- 基金项目(73186)
- 省(72250)
- 自然(66613)
- 自然科(64964)
- 自然科学(64951)
- 自然科学基金(63759)
- 教育(61624)
- 划(61152)
- 编号(55532)
- 资助(54822)
- 成果(43968)
- 重点(41425)
- 部(40489)
- 发(39407)
- 创(38535)
- 课题(37618)
- 创新(35846)
- 科研(35380)
- 国家社会(34700)
- 教育部(34608)
- 期刊
- 济(106720)
- 经济(106720)
- 研究(74576)
- 中国(43625)
- 学报(41460)
- 科学(38932)
- 管理(36922)
- 农(35616)
- 大学(31119)
- 财(30611)
- 教育(29862)
- 学学(29130)
- 农业(25664)
- 技术(21644)
- 业经(17495)
- 财经(16635)
- 融(16364)
- 金融(16364)
- 经济研究(16188)
- 图书(14868)
- 经(14115)
- 问题(13993)
- 科技(13426)
- 资源(13415)
- 理论(13201)
- 业(13118)
- 技术经济(12498)
- 实践(12329)
- 践(12329)
- 现代(12084)
共检索到35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亚明 黄安 卢龙辉 冀正欣 许月卿
为全面掌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研究现状,完善“三生”空间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以“三生”空间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2—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在对其中403篇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系统总结、归纳“三生”空间的概念、演化机制、分类体系、相互作用关系与发展目标。研究发现:“三生”空间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空间实体,并以可持续、碳中和、协调为整体的发展目标;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也分别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并分别包含不同子空间;“三生”空间及其子空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与负向作用。未来应加强“三生”空间形成机制、内涵、相互作用、发展目标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分析“三生”空间内部各类子空间的布局特征与演化机制,建立定量测度“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丰富完善“三生”空间发展目标和优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内容,推动“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研究的并行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仁荣 刘成明
该文引入生命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经典思想、理论和方法,借鉴城市有机体、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经验,构建城市生命体的理论体系。首先,从生命和城市的定义出发,分析对比了生命与城市在系统特征、生命特征等方面的一致性或相似性,给出城市生命体的定义。其次,对城市生命体的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剖析。最后,界定了城市生命体的五大基本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自适应、应激性、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
关键词:
城市 生命体 生命特征 城市生命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曹宇 王嘉怡 李国煜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概念进行辨析,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相关重要研究内容,以期阐明从生态修复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认知转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以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受损或缺乏稳定与安全性的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国土要素的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和生态功能修整与重建以及辅以中宏观尺度上的生态工程等系统性措施,以修复生态系统过程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治理活动,最终实现生态系统健康、景观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2)根据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的不同干扰和影响程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可划分为国土空间生态恢复、国土空间生态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重建三大类型的研究内容;(3)区域背景、景观异质性、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都与生态系统相互交融,将这些要素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的过程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结论:面对中国的区域性生态问题,退化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实现,需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作为重要抓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卢龙辉 刘超 张益宾 郝晋珉 王惠
"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研究是在识别现状空间结构、格局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空间进行优化布局,实现空间的均衡、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国土空间分区方式,已成为当前学术前沿和国土空间规划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论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对比法和归纳法,系统梳理了"三生"空间概念内涵、识别与优化研究现状。目前,"三生"空间识别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三生"空间形成的内在机理与概念探讨不足,"三生"空间的定量识别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有待完善,"三生"空间动态演化及驱动机制、空间冲突诊断和问题分析较为薄弱,"三生"空间优化理论和技术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应形成"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质""量"观,借鉴国际空间规划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三生’空间形成机理与概念界定、定量识别、演化机制挖掘、冲突诊断与问题分析、优化调控与模拟"为主线,系统构建"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同时,重视具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特征的山区"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卓蓉蓉 杨丽霞 徐萌 顾秋实
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剧了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已有的乡村生活空间研究缺少对多元空间和混杂主体的关注,不利于复原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特征与内在机理。沿循乡村生活空间的概念模型—转型特征—影响机理的逻辑思路,在构建乡村生活空间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生活空间转型的研究框架。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生活空间是乡村居民居住并进行就业、消费、休闲等主要日常活动而形成的空间聚合体。基于“乡村空间三元模型”,乡村生活空间包括宏观的物质生活空间、中观的社会生活空间和微观的日常活动空间,即乡村生活空间概念模型是多层尺度、多元空间和多维主体的构成。(2)在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外源驱动和乡村内生响应因素的作用下,政策、资本、技术、人口、文化等要素在城乡间快速流动,乡村生活空间加剧转型,乡村物质生活空间、乡村社会生活空间、乡村日常活动空间等多元空间的转型度及其之间的协调性关系揭示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过程与格局。(3)乡村生活空间多层尺度的传导机制、多边空间的交互作用、多维主体的混杂效应等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机理。以多元空间认知为切入点的乡村生活空间转型研究有助于丰富当前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为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鹏
知识发掘是撷取隐含、有用、未被发掘、有潜在价值的知识资源的一种过程,采用先进和传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数据库内外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挖掘、发现和利用,区别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强调发掘目的的有用性、发掘源头的广泛性、发掘手段的综合性、发掘内容的知识性、挖掘价值的潜在性、应用方式的具体性等特征。通过对"酵论"、"差论"、"圈论"的重点阐述,试图分别回答知识发掘过程中发掘什么、发掘范式、发掘环境等问题。
关键词:
知识发掘 酵论 差论 圈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享王
从组织功能考虑,图书馆服务能力就是文献信息满足力。文章以"资源-潜在能力-现实能力"为脉络,揭示图书馆服务能力形成过程,并构建了服务能力的层级结构:元能力层、资源及特质层、表现层和反馈层。针对能力的形成过程和层级结构,从图书馆理念与文化、领导、资源、目标定位、形象、流程等六个方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素雅 郭逢爽 黄嫚丽
自从Follett提出"整合"概念以来,对"整合"有多个定义和解释,研究中所基于的理论视角也有多个。文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从外部整合与内部整合澄清其内涵和外延,并梳理各种理论支持。结果发现:"整合"的内涵被分别界定为组织对外扩张、拓宽边界以及实现组织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外延则分别包括横纵向整合以及公司内部整合、并购后整合;围绕"整合"展开研究的理论视角既有企业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也有企业管理理论。
关键词:
整合 内涵 外延 理论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兰玉杰
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它具有状态随机依存的性质。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安排相互对应。从企业所有权理论演进的历史与现实考察,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的趋势必然是沿着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概念模型 理论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 李颢颖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 李颢颖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界定、"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人地关系行为机制、探讨多学科融合多方法集成、辅以长时序数据支持的方法体系,旨在为乡村生产空间可持续发展由基础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泽宇
从图书馆组织角色定位考虑,图书馆服务能力就是图书馆组织代理政府创造读者价值的本领。这个本领包括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提高服务效率;二是保障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公平、公正与平等。"效率"与"公平"共生,使图书馆服务效率失去了任意提升的可能性,而图书馆服务本身的不确定性、无偿性和服务刚性给其服务能力提升设置了三道天然屏障。在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共生性与提升障碍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从资源稀缺的角度,确立了服务能力提升的逻辑起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辰
"街区"是法国社区研究的核心概念。将1840年以来法国城市社区研究分为"一个地方性视角(1840-1918)"、"空间与社会现象的交汇(1919-1945)"、"多学科的建构(1946-1967)"、"社会问题与批判(1968-1979)"以及"新的社会冲突与多元化发展(1980以后)"五个阶段,从"空间实践"和"理论探索"两个角度对各阶段街区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并指出法国经验中"空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互动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德胜 钟书华
生态工业园区概念来自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产布局学和工业生态学三大理论体系 ,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