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5)
2023(12219)
2022(10302)
2021(9821)
2020(7779)
2019(17591)
2018(17264)
2017(33832)
2016(18151)
2015(19955)
2014(19166)
2013(18652)
2012(17191)
2011(15591)
2010(15715)
2009(14577)
2008(14126)
2007(12694)
2006(11524)
2005(10179)
作者
(47116)
(39956)
(39449)
(37603)
(25015)
(19177)
(17801)
(15263)
(15205)
(14242)
(13357)
(13322)
(12604)
(12367)
(12262)
(11999)
(11837)
(11516)
(11489)
(11284)
(9700)
(9683)
(9538)
(9342)
(9055)
(8895)
(8846)
(8665)
(7924)
(7868)
学科
(71435)
经济(71368)
(58025)
(50812)
管理(48237)
(36510)
企业(36510)
农业(33813)
业经(22284)
方法(21046)
中国(19622)
地方(18654)
数学(17766)
(17587)
数学方法(17518)
(16766)
(15459)
(13228)
贸易(13221)
(13131)
(12835)
农业经济(12655)
(12456)
(12008)
土地(12002)
及其(11086)
环境(11070)
(10829)
银行(10827)
技术(10807)
机构
学院(245425)
大学(235296)
(101269)
经济(99038)
管理(96052)
理学(82370)
研究(81680)
理学院(81493)
管理学(80268)
管理学院(79775)
中国(65352)
(54949)
(49252)
科学(47209)
(46508)
农业(41460)
中心(40254)
(39115)
业大(38915)
(38902)
财经(35755)
研究所(34726)
(33778)
师范(33592)
(32413)
(31041)
北京(29965)
(29458)
经济学(28654)
经济管理(27459)
基金
项目(161457)
科学(128535)
研究(127089)
基金(115428)
(98207)
国家(97208)
科学基金(84522)
社会(81285)
社会科(76470)
社会科学(76450)
(64851)
基金项目(61200)
教育(56825)
编号(55529)
(53141)
自然(51516)
自然科(50214)
自然科学(50203)
自然科学基金(49282)
成果(44668)
资助(44402)
课题(37465)
(37262)
(35777)
重点(35742)
(34114)
(33068)
(33005)
国家社会(32746)
(31917)
期刊
(125593)
经济(125593)
研究(71872)
(59865)
中国(54964)
农业(40481)
(34711)
科学(33565)
管理(31720)
学报(31235)
业经(27878)
(27813)
金融(27813)
教育(27496)
大学(25438)
学学(24086)
技术(20175)
(18830)
问题(17620)
经济研究(16935)
财经(16356)
农村(15482)
(15482)
农业经济(15416)
(14136)
(13569)
世界(13173)
资源(13154)
现代(12669)
经济问题(12265)
共检索到37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扬  
农村土地抛荒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完全有效的解决。本文基于N市G村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和"老年农业"凸显使得村中耕地效率不断降低,出现季节性、阶段性抛荒。与土地利益相关的村民、土地承包户、基层组织,从个体"理性"的视角,分别选择脱离土地和从事非农工作、注重经济效益和兼事非农生计、弱化农业管理和重视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使得土地抛荒被忽视,造成集体的"非理性"。从顶层设计的法律选择规则、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集体选择规则以及引导与扶持的操作选择规则三个层次提出我国目前土地抛荒的治理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尹坤  
我国虽地大物博,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却愈加严重。土地抛荒是我国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邾鼎玖  许大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湖北  戴晶晶  刘天宇  
文章以甘肃省Y县J村的农地抛荒现象为个案分析,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典型的抛荒案例,运用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个以交易成本分析农地抛荒原因的解释框架。实证研究表明,农户选择抛荒农地最重要的原因是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与缔约成本、执行成本与违约成本以及运输成本)过高。通过分析农地抛荒的生成机理,提出必须推广"土地银行"、成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解决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交易费用,缓解农村耕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勤  周静  
湖北农村实证调查的结果显示了农地抛荒的重现与蔓延之势。农地抛荒的结构原因并非在于农业比较收益较低,而是人地关系紧张所致的适度规模经营困难的结果,引发了家庭分工下老人种田的现象。技术制约、责任弱化和流转不通畅导致了老人种田背景下的农地抛荒。解决老人种田背景下的农地抛荒现象,需要在技术层面改善生产条件,强化主体责任,推进土地流转,在结构层面培育新"中农",完善农地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晓铭  李爽  
失宠的黄土地──农村弃田抛荒现象扫描王晓铭,李爽自古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农民的传家宝,土地是农民幸福的摇篮。然而如今,有一些农民却失去了对土地那种如痴如醉的深情。他(她)们纷纷背起行囊,从与之相生相息的故土离去,留下的是一片一片被遗弃荒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饶静  张闻龙  郭晨晓  袁伟  
耕地抛荒发生于国家现代化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影响着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发展。本研究以河南省L市D镇为例,在农民理性和农政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农户生计理性"分析框架,解释了农户耕地抛荒行为,提出了耕地抛荒的"社会生态治理路径"。研究认为,耕地抛荒是发展过程中农民根据家庭生计类型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要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应引导农民的生计理性、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农户韧性,通过有效调节社会系统和耕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农户生计和耕地保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饶静  张闻龙  郭晨晓  袁伟  
耕地抛荒发生于国家现代化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影响着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发展。本研究以河南省L市D镇为例,在农民理性和农政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农户生计理性"分析框架,解释了农户耕地抛荒行为,提出了耕地抛荒的"社会生态治理路径"。研究认为,耕地抛荒是发展过程中农民根据家庭生计类型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要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应引导农民的生计理性、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农户韧性,通过有效调节社会系统和耕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农户生计和耕地保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念祺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现有耕地20亿亩左右,人均仅2亩。据估计,随着人口的增加,到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将降至1.46亩;而到2020年,更将降为1.27亩。人均耕地如此之少,并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对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无疑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键  陈雩桢  肖红林  齐保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雷海章  王雅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斌  
分析了耕地抛荒的现状和分布特征 ,剖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和后果 ,探讨了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 ,最后提出了关于耕地抛荒方面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尹侠  胡立平  袁仕海  
当前耕地抛荒现象的普通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与进度,其解决办法是加强资金支持,改革土地制度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  吴理财  
农村土地流转本质上是各个利益主体在特定情景场域利益再分配的博弈过程。通过对赣南G村一起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民依托"合法化"的利益诉求、集体"暴力性"的博弈方式及情景性契约的签订等策略,构建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情景化博弈的形态。在情景化博弈的行动场域,体现了村民利益共享的实践逻辑,但由于缺乏制度化的博弈机制,这种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秩序在现实中十分不稳定,农村土地流转容易陷入无效化均衡的格局。在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中,需要加快建立制度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建构"对称性均衡"的博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星  
近些年我国农业耕地抛荒现象卷土重来,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就土地承包者个体而言是否抛荒土地取决于其种地的成本与收益比较,而土地抛荒是否产生资源错配,则取决于农业生产中的外部性问题。我国新一轮的土地抛荒源于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等所产生的外部经济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