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
2023(11)
2021(2)
2018(1)
2017(3)
2016(1)
2015(3)
2014(2)
2013(1)
2012(4)
2011(2)
2009(1)
2008(1)
作者
(6)
(6)
(5)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学科
理论(19)
学法(18)
学理(18)
学理论(18)
教学(18)
教学法(18)
中国(5)
管理(3)
人事(2)
人事管理(2)
教育(2)
(1)
一体(1)
一体化(1)
与其(1)
(1)
(1)
企业(1)
(1)
供销(1)
关系(1)
其他(1)
分支(1)
(1)
(1)
学分(1)
技术(1)
技术教育(1)
教育学(1)
机电(1)
机构
学院(34)
职业(25)
技术(22)
教育(20)
职业技术(19)
大学(18)
技术学院(16)
(11)
研究(11)
中心(8)
师范(8)
教育学(8)
(8)
师范大学(7)
(7)
浙江(7)
教育学院(6)
(5)
研究所(5)
科学(5)
管理(5)
职业学院(5)
(4)
天津(4)
(4)
教育科(4)
教育科学(4)
(4)
理学(4)
理学院(4)
基金
教育(28)
研究(28)
项目(25)
(21)
课题(21)
科学(19)
职业(18)
主持(17)
主持人(16)
(16)
(16)
编号(16)
项目编号(14)
(13)
培养(13)
(12)
基金(12)
(12)
(11)
重点(11)
2023(10)
(10)
工程(10)
成果(10)
改革(10)
职业教育(10)
(10)
(9)
(9)
教学(9)
期刊
教育(36)
职业(29)
技术(20)
技术教育(20)
职业技术(20)
职业技术教育(20)
中国(15)
研究(4)
管理(4)
(2)
(2)
企业(2)
企业管理(2)
成人(2)
成人教育(2)
教育科(2)
教育科学(2)
(2)
科学(2)
经济(2)
世界(1)
(1)
发展(1)
(1)
(1)
工业(1)
工程(1)
建筑(1)
成都(1)
教研(1)
共检索到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卫东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公司开发出了将"培训进现场"和"培训进课堂"有机结合的全新岗位技能培训模式。W公司是国内比较大的钢铁生产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和迫切任务:一方面要使转岗员工迅速掌握新岗位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转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更生  鲁林岳  
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把教育现象学提出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运用于中小学校长培训之中,对推动现代校长培训的改革与创新有着极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并带来培训范式转型的可能。校长培训范式转型的趋势表现为:在培训的内容上,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中心;在培训主体上,从专家中心转向学员中心;在培训场所上,从学术报告厅转向教育现场;在培训方式上,从授受模式转向参与式、体验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亚婷  
现场学习是能将教师的求知热情及所学纳入教师精神生命的学习方式。现场之“现”指向时间维度的现时性,现场之“场”指向空间维度的情境性,两者的交互彰显出学习即意义在现场中敞开的过程。培训现场是教师现场学习的方式之一,研究发现,培训现场中教师处于抑身扬心的境遇之中,并彰显出身心分离的被动化学习样态。身体是整全性的身体,整全性的身体构成了教师现场学习的原初性基础,以具身性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的现场学习应该强调教师的身体参与、身体体知和身体表达,以使教师实现身心合一的实践行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瑛  
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分析了以合作企业为依托、以施工现场为平台、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建成工学教研于一体的"现场课堂"的背景;提出了"现场课堂"的建设思路,明确了"现场课堂"的建设目标定位和对象选择原则;从多元共建、平台搭建、功能复合、标准引领和交替运行等5个方面,阐述了"现场课堂"的运行模式,介绍了"现场课堂"的实践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幸嘉萍  
本文认为,应深入了解和发挥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学一体的教学理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芳杰  
课堂教学境域中的教师学习是对教师教育实践转向的现实关照,是教师实践智慧在教育发生现场中的"身体力行"。在这种"身体力行"中,教师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情境性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对现场学习的意涵、特点的分析,从整体性的视角探讨教师现场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此明晰课堂教学境域中"教学相长"的知识传统、理论基石与真实路径,意在弥合教师教育中经验与理论、知识概念与实践意义的鸿沟,从而搭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雄  孙立新  刘彬让  
现场教学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一种教学环节,以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特色受到了培训对象的热烈欢迎。深刻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的内涵,理解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的要素、特征和功能,规范现场教学的操作流程,剖析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的特点及问题,有针对性地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提高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晖  邵波  
早在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就提出了加强现场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将其作为全面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随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印发了现场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现场培训管理,健全现场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一线员工工学矛盾,最终建立起现场技能培训的全过程实施及管控体系的工作要求。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延续多年来的技能人才培养优势,以"七位一体"综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更生  刘力  
实践取向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趋势。改变传统教师培训"三中心"的授受模式,让参训者走进中小学真实的教育现场、构建研修共同体、走近实践者、对话名师名校长,是情境学习理念和方法在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与创新中的重要体现,凸显了现代教师培训所追求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园  
基于认知基本规律,结合"技术工具论"和"工具实在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创新性地将应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系统引入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组织,丰富了教学资源制作渠道,真正意义上实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境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申琪玉  陈振  李忠  
为了解当下建筑行业对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培训途径,通过问卷调查法对112名从业者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21.0软件对结果统计分析。从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才的需求情况、人才引进情况、人才能力要求以及人才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需求现状分析,并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探讨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才的培训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利成  
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其具体目标的确定决定教学设计的思路。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90后高职学生因性格、习惯等个性差异,给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对接产业带来了空前的困难,因此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迫在眉睫。文章总结出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为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对接产业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斌彬  叶春明  
MRO(现场维修服务)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针对MRO多服务中心的多技能工调度问题,综合考虑员工掌握的技能和任务技能需求匹配,并考虑员工在任务点可以使用其掌握的多项技能,以最小化总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多服务中心分开调度模型和多服务中心联合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任务数量一定时,多技能工的任务完工时间与工人数量反向变化;当工人数量一定时,多技能工的任务完工时间与任务数量同向变化。当存在多个服务中心时,分开调度总完工时间小于联合调度完工时间,主要原因是联合调度时员工转移时间和等待时间增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巍   闫利文   赵文平  
数字技术改变了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的职业价值、职业环境,是现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已成为国家规划的重点任务。通过分析近年来出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对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高校教师进行数字技能方向访谈,解析出数字技能的构成要素、建构要素、结构要素。以建构要素为顺序、构成要素为元素,对链式、层化、网状三种类型数字技能进行了数字技能结构分析。以此三种结构模型提出了突出底层数据驱动技能为培养主旨,构建分层次分专业结构化培养机制及构建混合式人才培养梯队的应对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  
现场工程师作为一种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才支撑。在价值意涵上,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类型性、创新性、高质量的体现与外显,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能级进阶和制造业数字化对接进阶。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还存在规模性困境、结构性困境、功能性困境、保障性困境等,需要职业教育持续加大现场工程师培养总量以满足产业人才增量要求,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培养效能,提升功能促进培养质量,强化保障以增强人才培养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