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3)
2023(3071)
2022(2385)
2021(2202)
2020(1690)
2019(3776)
2018(3553)
2017(6568)
2016(3667)
2015(4137)
2014(3980)
2013(3824)
2012(3638)
2011(3442)
2010(3601)
2009(3420)
2008(3679)
2007(3278)
2006(2931)
2005(2664)
作者
(11805)
(9892)
(9866)
(9355)
(6392)
(4608)
(4390)
(3785)
(3633)
(3595)
(3570)
(3441)
(3298)
(3225)
(3165)
(2997)
(2994)
(2865)
(2857)
(2835)
(2542)
(2520)
(2437)
(2394)
(2260)
(2248)
(2162)
(2124)
(2090)
(1981)
学科
(14464)
经济(14444)
管理(10842)
(10374)
(9289)
企业(9289)
方法(6001)
(5244)
数学(4529)
数学方法(4433)
业经(4084)
(4066)
(4026)
中国(3586)
理论(3536)
教育(3037)
(3014)
财务(3012)
财务管理(3009)
企业财务(2873)
(2836)
农业(2735)
(2625)
(2453)
贸易(2453)
环境(2388)
(2366)
(2175)
金融(2173)
(2133)
机构
大学(61031)
学院(59413)
研究(21661)
(20728)
管理(20429)
经济(20287)
理学(17935)
理学院(17652)
管理学(17208)
管理学院(17098)
中国(14816)
科学(14612)
(13063)
(11429)
(11027)
研究所(10685)
(10270)
(10162)
师范(10056)
(9256)
业大(9168)
中心(8810)
农业(8785)
财经(8434)
师范大学(8407)
北京(7953)
(7742)
(7657)
(7119)
教育(6725)
基金
项目(40585)
科学(32275)
基金(30062)
研究(29187)
(27062)
国家(26834)
科学基金(22336)
社会(18842)
社会科(17685)
社会科学(17679)
基金项目(15470)
(15131)
自然(14405)
自然科(14052)
自然科学(14044)
教育(13937)
自然科学基金(13816)
(13678)
资助(11501)
编号(11480)
成果(10301)
重点(9725)
(9146)
(8518)
(8387)
课题(8332)
国家社会(8104)
创新(7759)
教育部(7733)
科研(7694)
期刊
(23393)
经济(23393)
研究(16864)
学报(12088)
科学(11116)
中国(10566)
(10117)
大学(8870)
教育(8699)
(8364)
学学(8329)
管理(7174)
农业(6955)
财经(4378)
(4369)
技术(4051)
(3791)
金融(3791)
业经(3726)
(3719)
(3604)
经济研究(3593)
业大(3396)
问题(3109)
资源(3006)
农业大学(2836)
社会(2820)
图书(2795)
科技(2643)
世界(2547)
共检索到8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中国社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道德困扰。分析"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解释广泛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责任心和道德感缺失的心理根源。以"狼来了"为原型的道德故事所蕴涵的价值逻辑是典型功利主义的。人们为了逃避"恶报"而不为恶,不为恶只是外在的条件性行为或强制性要求,而非内心的愿望与选择;为了追求"善报"而为善,"善行"也不再有"善性",只是换取自己所偏好利益的"工具"而已。基于对日常道德生活经验的分析,应重申道德行为的利他性,把行为者对"我"与"他"、"我们"与"他们"一体性、同体性的认识与体验看成是道德意愿和道德行为的前提与基础。同情心的产生即是这种认识和体验的结果,同情心的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李文波  
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WAR MART)百货公司(以下简称沃尔玛),2003年将来南昌开业,随之还将有一些世界一流的企业来南昌落户。“狼”真的来了,江西零售业如何对待,是畏惧退缩呢?还是敢于与之竞争?应取之态度是:一是欢迎并向其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二是与之展开竞争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晶  
针对各种关于中国经济减速的讨论,文章指出,理论预测往往落实后于现实发展,我们不必过于在意具体的预测值,而应该关注其背后的逻辑。事实上经过分析发现,那些论证中国增长放缓的很多理由都是值得商榷的;增长的快速下滑并不是中国经济的宿命。如果能够真正推进改革创新,注重人力资本积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经济将会获得新一轮的改革红利、人力资本红利与全球化红利,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能,从而创造出第四个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较为强劲的增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殷航  
职教故事是中国故事的典型素材来源,更是国家话语公共表达的重要组成。国际化语境下,如何对海外讲好中国职教故事成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跨域融通、品牌塑造和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向世界推介中国职教故事,要厘定其内涵意蕴,明确其时代形势,探寻其现实意义。通过中国职教故事海外跨文化传播的逻辑理路研究关照职业教育的强话语权、深认可力和高美誉度生成,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度开放、对外接轨营造互信互通的和谐国际生态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纪春礼  聂莉芹  聂元昆  
尽管服务主导逻辑已经成为了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有关服务主导逻辑与旅游之间的嵌入性研究文献还十分匮乏。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核心思想,在分析商品主导逻辑范式下旅游顾客价值创造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构建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范式的旅游顾客价值创造模型,以期为服务主导逻辑与旅游之间的嵌入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晔   杨紫旭  
道德觉悟作为沟通自我与道德的桥梁,为道德发展提供根源力量。其具有独特的生成架构,即依托于天赋道德感,以道德感知的内容为加工物料,对其进行理性觉解。通过感知、觉解以及觉悟的联动,达至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觉悟的缺位招致道德教育理念上“知识人”僭越“道德人”、进路上滞于他律以及结果上退守伦理底线的三重困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本身予以匡正。籍由道德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敏感性、助推理性认同,并且把握道德机缘从而消解困境,达至道德觉悟的理想境界。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海  
价值理论陷入混乱和停滞的首要原因是价值命名、界定和使用的混乱。其主要原因则是没有对价值进行语言逻辑分析,没有梳理价值思维的延伸路径,没有确定同一名相在不同语境下的实际含义。文章认为价值是价值判断的简称,包括使用价值判断和交换价值判断两种形态。价值是认识论概念而不是本体论概念,表达的是一种认识结果,各种寻找价值本体的努力都是出于误认。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影响价值判断因素及影响机制,包括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主体、价值判断客体、价值判断客体的创造活动、市场供需和消费体验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通过重新阐释供需关系可以将边际效用价值论纳入到劳动价值论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彩琴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密切且具有跨界属性的教育类型,新时代职业教育亟须实现战略转型。基于价值重构和价值实现的分析逻辑,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多元化外生价值,即工具性价值;应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重构其内生价值逻辑,在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建构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实现路径。职业院校应在职业教育实践范式中实施转型,通过课程思政、面向产业集群的复合技能型人力资本供给、产教融合文化育人路径,落实职业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外生价值,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林茂  钟腾龙  徐微茵  
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自贸区建设主导新一代经贸规则制定,力图影响国际经济新秩序走向。欧盟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较高,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在面临金融危机、疫情等系统性外部风险时逐渐显现。对此,欧盟通过积极签署自贸协定,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以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在分析欧盟自贸区建设的逻辑、已签署主要自贸协定的特点及最新政策动向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自贸区建设对欧盟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为优化我国自贸区布局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韦颜秋  李瑛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我国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的重要战略支撑。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梳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全面总结,思考并探索与新型智慧城市内涵、特征、理念相协调的建设逻辑。在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杰  王劲松  宗刚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考察主流经济学说中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概念认识的演变,能够看出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的理解已经远远偏离现实的经济实践,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资源与资源稀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完善经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素月  罗生全  赵正  
教师道德是基于时代变迁的内外交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遗传"与"变革"的双重特性。教师职业经历着从"无"到"有"到"专业"的历史发展进程,教师个体经历着从"社会人"到"职业人"到"专业人"的身份变迁与认同。教师道德具有多层次发展逻辑,体现在"社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职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以及"专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教师道德发展遵循从社会道德到职业道德到专业道德的多层次发展逻辑,具有内在的历史统一性与自我统一性。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教师道德的三大范畴基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逐步走向内在统一,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依然是教师专业道德得以有效发展的恒久基础与必要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光钦  
大学组织是由学者群体组成的以具体实施高等教育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实体性学术机构。因此,大学组织有其自身的逻辑行为,即:符合大学组织自身发展规律的应然行为。这是大学组织所具有的独立性、创新性等基本属性的开放性、复杂性等基本特征所决定的。警惕和避免大学组织的非逻辑行为,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办学效益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