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8)
2023(12730)
2022(11222)
2021(10347)
2020(8846)
2019(20209)
2018(19926)
2017(38892)
2016(20750)
2015(23330)
2014(23084)
2013(23195)
2012(21265)
2011(19165)
2010(18869)
2009(17221)
2008(16567)
2007(14488)
2006(12622)
2005(10927)
作者
(61664)
(50778)
(50726)
(48255)
(32636)
(24441)
(22945)
(20105)
(19609)
(18210)
(17590)
(17194)
(16172)
(15975)
(15903)
(15869)
(15405)
(15254)
(14707)
(14683)
(12786)
(12376)
(12319)
(11658)
(11456)
(11282)
(11231)
(11171)
(10298)
(10104)
学科
(85134)
经济(85021)
管理(61733)
(58107)
(48377)
企业(48377)
方法(44459)
数学(39194)
数学方法(38834)
(21877)
(21558)
中国(20863)
(18970)
业经(17883)
地方(15799)
(15207)
贸易(15200)
(14682)
农业(14664)
理论(14074)
(14012)
财务(13949)
财务管理(13920)
(13696)
企业财务(13318)
(13081)
技术(12714)
环境(12518)
(11704)
金融(11703)
机构
大学(301312)
学院(297140)
管理(120280)
(117760)
经济(115339)
理学(105445)
理学院(104345)
管理学(102435)
管理学院(101940)
研究(97252)
中国(71345)
(63535)
科学(62005)
(53030)
(49776)
(48666)
业大(46957)
研究所(44655)
中心(44070)
财经(43751)
(41632)
北京(40073)
(40045)
农业(39485)
(37969)
师范(37419)
经济学(35702)
(35595)
(33838)
财经大学(32992)
基金
项目(211466)
科学(165631)
基金(154805)
研究(150463)
(135908)
国家(134806)
科学基金(115900)
社会(94213)
社会科(89317)
社会科学(89292)
基金项目(82474)
(81642)
自然(77967)
自然科(76173)
自然科学(76153)
自然科学基金(74834)
教育(69630)
(69121)
资助(64987)
编号(60052)
成果(47557)
重点(46910)
(46883)
(43552)
(43542)
科研(41183)
课题(41020)
创新(40556)
大学(40241)
教育部(40238)
期刊
(122853)
经济(122853)
研究(85360)
中国(52442)
学报(50691)
管理(45341)
科学(45191)
(43303)
(38228)
大学(38058)
学学(35941)
教育(30397)
农业(30345)
技术(25933)
(23576)
金融(23576)
财经(21286)
经济研究(20697)
业经(20203)
(18005)
(15901)
问题(15553)
图书(15492)
理论(14974)
技术经济(14164)
科技(14147)
商业(13906)
实践(13756)
(13756)
(13438)
共检索到419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晓凌  刘浩  张逸聪  
品牌标识是营销和品牌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但动物品牌标识却鲜有研究。本文聚焦品牌标识中的动物标识,结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理论,首次探讨不同动物标识类型对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研究一通过对12个国家BrandZ品牌排行榜中的二手数据编码,发现个体主义国家(如美国)更多采用能力型动物标识,而在集体主义国家(如中国)温暖型动物标识更为普遍。研究二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发现自我建构和动物标识类型对品牌视觉偏好发挥交互效应。研究三通过实验法发现动物标识与自我建构交互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互依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偏好温暖型动物标识,而独立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青睐能力型动物标识。在研究三的基础上,研究四进一步识别出归属需求和独特性需求分别为上述交互效应的中间路径。研究结果丰富了营销和品牌领域对品牌标识、SCM和自我建构的理论探索,也为企业根据文化差异更有效地开展品牌设计和品牌沟通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曹菲  王霞  
敬畏情绪是当消费者面临极其浩大、新奇、复杂以及超越消费者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或者场景时,所引发的混合了惊奇、钦佩、困惑、服从等多种感受的情绪体验。敬畏情绪在消费者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而当前关注敬畏情绪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却非常有限。本文选取品牌标识这一对于企业而言重要又可以操控的变量作为研究对象,从补偿视角出发,探索了敬畏情绪对消费者有边界品牌标识偏好的影响。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敬畏情绪促使消费者偏好有边界品牌标识;相比于特质预防导向的消费者,敬畏情绪对消费者有边界品牌标识偏好的影响在特质促进导向的消费者中更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施卓敏  郑婉怡  
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对道德的要求影响人们实施道德行为,并促使人们对道德进行关注。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实验室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道德受胁时的消费行为决策偏好。一方面,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设备记录视力正常的被试在阅读不同类型道德冲突情境(自我vs.群体)时的眼动过程,并通过对眼动指标进行分析,测定被试在面临道德冲突情境时的认知加工差异;另一方面,本研究也结合实验室实验法进一步探索启动了不同类型道德受胁(自我vs.群体)的被试对生态产品产生偏好的条件、边界及心理加工机制。研究结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亚凤  蒋晶  胡左浩  
随着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拟人化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一方面,品牌在广告中所运用的拟人化语言往往暗示了品牌和消费者不同的关系,主要可分为伙伴型和仆人型两类;另一方面,消费者个性与特质的不同使其对不同关系类型的偏好存在差异。通过1个前测实验和3个正式实验,研究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当消费者权力距离信念较弱时,相较于仆人型拟人化品牌,对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更高;当权力距离信念较强时,对仆人型和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消费者的感知沟通风格恰当性中介了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在具体的营销沟通活动中,企业应该针对权力距离信念水平不同的人群和区域采用表达不同关系的拟人化语言,从而提高消费者感知的沟通恰当性,最终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偏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冰   于洋   崔力航   魏艳骄  
为丰富消费市场中食品认证标签的多样化,优化食品企业对食品认证标签的使用决策,完善政府对食品认证标签的体系建设,基于选择实验法,以纯牛奶为研究对象,利用1 311个消费者样本,借助多项Logit模型和潜类别Logit模型测度消费者对食品认证标签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1)消费者对食品认证标签的偏好程度和支付溢价均由高到低依次为地理标志、动物福利标签、碳标签、有机标签、绿色标签;2)年龄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动物福利标签的偏好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碳标签的偏好程度越高;3)依据偏好的异质性可以将消费者分成以城镇居民居多的“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者”和以年龄小且受教育程度高为特征的“动物福利主义的践行者”2类。消费者食品认证标签偏好的异质性为食品供应商认证决策和政府认证制度安排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占波  何志毅  
根据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2004年7-10月在全国32个大中城市调查收集的数据,本文探讨了消费者中外品牌偏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是主要影响变量;试图探究影响中外品牌选择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得到"可转移价值因子"和"不可转移价值因子",它们能较好地解释中国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最后针对如何开发中国市场提出了具体的营销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琳  顾海英  
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选择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城市216名消费者在不同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下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转基因食品政策下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偏好。结论表明: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有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无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政策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自愿加贴标签政策下,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晓东  何攀  
在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成为"互联网+贸易"的新模式,为传统外贸产业和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跨境电商迅猛发展,但国际化程度、市场定位水平和品牌创新能力都比较低,客户对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不高。文章梳理了跨境电商品牌化的相关研究,以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为中间变量,构建了跨境电商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机理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提出了增强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品牌偏好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凌  王盛  陆雄文  
根据复旦大学2002年7~10月在9座城市做的市场调查结果 ,作者提出中国消费者对中外品牌的偏好以及实际购买行为会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年龄、个人收入、文化程度和地域对消费者的中外品牌偏好都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 ,中国消费者并不总是认为洋货优于国货。这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开展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有直接启示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霍春辉  袁少锋  彭泗清  
中国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成长背景、经营目标和理念有所差异,这些差异性可能造成消费者对两类所有制企业形成不同的刻板印象。不同的刻板印象可能延伸到对两类企业品牌特性的感知上,进而影响人们对两类所有制品牌的购买偏好。参照原产地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品牌原产制效应的概念。通过两项研究检验了这一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消费者对国企(vs.民企)品牌在安全可靠等方面有更好的感知,对民企(vs.国企)品牌在高效创新维度上有更好的感知;另外,政府信任度高(vs.低)的消费者倾向对国企(vs.民企)品牌在安全可靠方面有更好的评价,高(vs.低)平权开放的消费者倾向对民企(vs.国企)品牌在高效创新方面有更好的评价;最后,激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梅蕾  孙立峰  张鹏  李文  
厘清碳标签所传递的绿色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绿色消费。文章以绿色食品为例,设计三组2×2混合实验,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获取被试者注视和行为数据,并采用双因素分析方法,探究碳标签信息传递相关因素和心理认知程度对消费者视觉注意(注视总持续时长和注视次数)和购买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被试者对有碳标签、产品溢价和位于包装正面的碳标签的总注视时间更长且注视次数更多(p<0.01)。(2)碳标签相关因素对视觉注意的影响受到认知程度的调节,认知程度与有无碳标签和产品溢价的交互作用均显著(p<0.01)。(3)高认知组被试者选择碳标签产品的次数占比(87.57%、70.06%)大于低认知组被试者选择次数占比(64.97%、56.50%),并且显著性水平p<0.01,表明碳标签认知的提高会对被试者选择贴有碳标签的产品产生显著正向影响。(4)消费者对碳标签产品的注意效果与购买行为具有一致性。文章在认知-情感-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视觉注意理论,采用神经营销实验方法开展绿色信息传递对消费者购买影响机理的研究,并考虑了认知的调节作用。文章提出要从碳标签诠释的客观信息出发,提高其绿色信息传递效率;同时,通过开展全媒体、立体化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广碳标签产品的知识和信息,提升消费者对碳标签的认知水平,助力我国碳标签推广和《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落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俊武  湛锐章  刘靖梅  
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过程中吉利性偏好及品牌名称的吉利因素所起的作用。理论猜测包括三个方面: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认知和感知、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品牌认知与消费者购买意图。研究结论显示,吉利性偏好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感知与认知好感,而且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图,从而对消费者的最终决策提供了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戚海峰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有关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就该需求对消费者独特产品/品牌偏好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本土消费者在对独特性需求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产生与中国文化的集体导向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独特产品/品牌的偏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翟静  卢毅  
非遗文创化是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塑造非遗文创品牌成为当下非遗文创企业的共识,也是非遗文创企业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非遗文创品牌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品牌形象缺乏个性、品牌知名度不足、消费者忠诚度不高等问题,打造独具文化内涵的非遗文创品牌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文章从研究消费者认知及偏好着手,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忠诚度为目的,为打造非遗文创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立彬  张晓莉  张景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消费的个性化,企业开始重视品牌个性的构建。以往对色彩的研究认为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产生重要影响。色彩对消费者也具有唤起作用,会促使消费者产生有关色彩个性特征的联想,当色彩的刺激由品牌提供时,消费者会认为该品牌具有色彩联想的个性,并且消费者偏好这一色彩时就会对该品牌产生偏好。企业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构建品牌个性,首先应明确品牌的个性定位,此外还要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色彩偏好进行调研分析,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运用色彩强化品牌个性,构建企业期望的品牌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