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8)
- 2023(9059)
- 2022(8247)
- 2021(7859)
- 2020(6640)
- 2019(15451)
- 2018(15386)
- 2017(29882)
- 2016(16409)
- 2015(18500)
- 2014(18568)
- 2013(18385)
- 2012(16644)
- 2011(14901)
- 2010(14679)
- 2009(13292)
- 2008(12740)
- 2007(10856)
- 2006(9479)
- 2005(7883)
- 学科
- 济(62416)
- 经济(62351)
- 管理(45065)
- 业(42211)
- 企(35693)
- 企业(35693)
- 方法(31546)
- 数学(26502)
- 数学方法(26203)
- 学(16177)
- 农(15824)
- 中国(14572)
- 财(14184)
- 业经(13963)
- 地方(13021)
- 理论(11783)
- 农业(10866)
- 和(10777)
- 环境(10242)
- 贸(10235)
- 贸易(10231)
- 易(9906)
- 技术(9822)
- 务(9513)
- 财务(9455)
- 财务管理(9440)
- 制(9122)
- 企业财务(8938)
- 教育(8921)
- 划(8862)
- 机构
- 大学(230790)
- 学院(229619)
- 管理(94425)
- 理学(82696)
- 济(82372)
- 理学院(81762)
- 经济(80373)
- 管理学(80264)
- 管理学院(79866)
- 研究(75147)
- 中国(52953)
- 科学(51309)
- 京(49238)
- 所(37868)
- 农(37755)
- 业大(36686)
- 财(36249)
- 研究所(35202)
- 中心(33426)
- 江(32333)
- 范(32178)
- 师范(31763)
- 北京(31055)
- 财经(30110)
- 农业(29875)
- 院(27967)
- 经(27318)
- 州(26738)
- 师范大学(25863)
- 技术(25171)
- 基金
- 项目(165731)
- 科学(128588)
- 研究(118940)
- 基金(118594)
- 家(104128)
- 国家(103251)
- 科学基金(88109)
- 社会(72089)
- 社会科(68176)
- 社会科学(68158)
- 省(65674)
- 基金项目(64408)
- 自然(59528)
- 自然科(58074)
- 自然科学(58061)
- 自然科学基金(56992)
- 划(55429)
- 教育(53956)
- 资助(49726)
- 编号(48678)
- 成果(38701)
- 重点(36805)
- 部(35533)
- 发(35147)
- 创(34058)
- 课题(33290)
- 科研(32281)
- 创新(31658)
- 计划(30950)
- 大学(30332)
共检索到316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跃平 刘健 陈锦辉 潘连德 徐嘉楠 杨吉平 陈弟伟
检测了"狂游症"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体长(27.2±3.1)cm,体重(152.3±41.2)g)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患病中华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UREA)、肌酐(CREA)等指标较健康中华鲟显著升高(P<0.05),其中ALT、AST、ALP、LDH、UREA差异极显著(P<0.01),患病鱼胆汁酸(TBA)、总胆固醇(CHOL)有所升高,但不显著;患病中华鲟α-淀粉酶(α-AMY)、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甘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王妤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冯广朋 刘健
测定了自然光周期(对照组,白天平均76 lx、晚上0 lx)、全光照(940 lx)和全避光(0 lx)三种光照周期下养殖70 d的中华鲟幼鱼生长指标(体重、全长、体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3种光照周期下的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全避光组中华鲟幼鱼血液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最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光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甘油三酯(TRIG)、肌酐(CREA)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最高,TRIG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光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REA与全光照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AST均无显著性差异。全光照组中华鲟血液中血清总胆固醇(TC)...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黄晓荣 刘鉴毅 段明 侯俊利
将中华鲟幼鱼持续饥饿43 d,每隔6 d采样1次,研究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与肝脏7项酶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期间中华鲟幼鱼血液丙氨酸转氨酶活力波动范围为42.1~134.6 U/L,在第13天与第37天均出现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在饥饿19 d后出现下降,最低值与最高值分别为310.1±52.4 U/L与420.8±83.4 U/L;溶菌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饥饿43 d组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总抗氧化能力在饥饿19 d后下降至较低水平,饥饿13 d组显著高于饥饿37 d组;肝脏Na+-K+-ATP酶活力在饥饿前期下降,在饥饿37 d后显著升高,与饥饿前期的4个组之...
关键词:
中华鲟 饥饿 生理 新陈代谢 能量供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徐滨
设置5个麻醉组(15~35 V)与1个对照组(0 V),研究直流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13项生化指标的影响。随着电压强度升高,西伯利亚鲟麻醉组总蛋白与白蛋白质量浓度逐渐升高,35 V组总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5 V组与20 V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在15 V组中最低,在35 V组最高,35 V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15 V组。对照组总胆固醇浓度为(2.35±0.69)mmol/L,15 V组与35 V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血糖浓度为(2.21±0.30)mmol/L,低于各麻醉组的浓度。尿素与总胆红素浓度在15 V组最低,35 V组最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乳酸脱...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直流电 生化指标 电压强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峰 张涛 侯俊利 刘鉴毅 章龙珍 庄平
为研究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盐度适应过程及其调节规律,将7月龄幼鱼直接转入0(淡水对照)、5、10和15等4个盐度组中养殖32 d,分别在第0.5、1、2、4、8、16和32天检测幼鱼血液水分、血清渗透压和血清Na+、Cl-、K+的浓度,结果显示,实验过程中,淡水和盐度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各项指标始终保持一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盐度10和15组,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下降程度与盐度呈正相关,16 d时各组幼鱼血液水分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鲟幼鱼转入盐度10和15条件下,其血清渗透压与Na+和Cl-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而血清K+浓度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德冬 张晓雁 罗静波 柴毅
通过对12尾雌性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背部肌肉注射不同浓度(0、0.1、0.2、0.4 mg/kg·BW)17-β雌二醇(estrAdiol),并在0、60、120和180 d尾部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钙(cA2+)、雌二醇(e2)、睾酮(t)、白蛋白(AlB)、卵黄蛋白原(Vtg)、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胆碱酯酶(cHe)的含量。结果显示,注射雌二醇后,cA2+和Vtg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e2和Alp含量不断上升,t和cHe则含量不断下降。Alt和AlB含量上下波动。此结果表明,雌二醇对养殖中华鲟卵巢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会对其肝脏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远兰 张涛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杨刚 唐琼英
为探究海水养殖条件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后备亲本的生理状况,对海水养殖5年的13尾中华鲟后备亲本的2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华鲟血液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含量分别为(1.48±0.93) U·L~(-1)、(45.70±19.07) U·L~(-1)和(0.83±0.39)μmol·L~(-1),尿酸(uric acid, UA)和肌苷(creatinine, CR)浓度分别为(11.58±8.80)μmol·L~(-1)和(15.98±5.12)μmol·L~(-1);28项血液生化指标中,葡萄糖(glucose, 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白蛋白(albumin, ALB)、球蛋白(globulin, GLB)、白/球蛋白比(A/G)、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CR、TBIL、AST、γ-谷胺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GGT)、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 CHE)、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等15项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5;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 H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UA、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ALT、谷草/谷丙转氨酶比(AST/ALT)、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α-HB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等12项指标变异系数在0.5~1.0之间;仅载脂蛋白A1 (apolipoprotein A1, APO-A1)的变异系数大于1.0。与淡水养殖的中华鲟生化指标相比,海水养殖条件下的中华鲟血液的ALT、AST和TBIL活性有所降低,揭示其肝脏代谢可能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变异系数均较大,表明相同年龄不同个体之间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海水养殖中华鲟的血液生化指标提供参考,并丰富海水养殖中华鲟血液生化的相关数据。
关键词:
中华鲟 后备亲本 海水养殖 血液生化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成辉 蔡勋 刘霞 韩志忠 曲立 隋波 吕延玲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书环 聂品 舒少武 杜浩 Foo Khong Lee 杨月梅 邵纯 邸军 黄君 曾令兵 危起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龚志高
中华鲟是我国稀有珍贵鱼类之一,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钱塘江、闽江、珠江,近海沿岸水域也产。具洄游性,性成熟个体在5~6月份陆续由近海进入长江,溯河而上于10~11月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庄平 张涛 徐军民 刘鉴毅 章龙珍 王敏 石琼
2015年4月16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1 ind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全长8.10 cm,体长7.00 cm,体质量2.19 g,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为野生中华鲟幼鱼,这是2014年以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的首例野生中华鲟幼鱼。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提早约1个月,是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的最早新记录。该小规格幼鱼的发现和较早的在长江口水域出现,原因有几种推测:一是长江葛洲坝下产卵场仍然存在中华鲟产卵活动,但产卵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二是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下游形成了新产卵活动场所,且距离长江口更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屈艺 庄平 严娟 冯广朋 刘鉴毅 章龙珍
通过选取11个侧视形态特征度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同时设置26个标记点进行相对扭曲分析(relative warp analysis,RWA),比较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西伯利亚鲟(A.baerii)幼鱼在侧视形态上的差异以及相对扭曲分析和传统多元分析在鲟鱼形态研究中的优劣。结合前期对它们的有氧游泳能力比较结果(西伯利亚鲟比中华鲟强25%),分析了鲟鱼形态的水动力功能。主成分分析比较表明,中华鲟头长、头高、背鳍前基点之后的躯干高度、尾柄长、背鳍前缘长度均显著大于西伯利亚鲟(P<0.05),而尾鳍上叶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佳佳 李吉方 温海深 倪蒙 任源远 丁厚猛 宋志飞 刘明源 来长青 刘传忠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